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古奇方黃芪建中湯,原來這麼好用!

千古奇方黃芪建中湯,原來這麼好用!

相信很多了解過中醫的人都聽說過黃芪建中湯,雖然說沒有中醫十大名方那麼出名,但是經過我這十年的研究發現其作用還是很多的,尤其是對脾胃虛寒的人來說。

如今面臨著快節奏的社會壓力和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平均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會有胃病的困擾。而大多的人胃痛時選擇使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殊不知長此以往對胃的傷害卻在不斷地加深。

曾經在韓國學習的時候遇到一個病人,經我檢查時已經是胃潰瘍了。她本身體質就弱,氣血虛少,腸胃功能弱。常常飯後兩到三個小時就會胃痛,反酸。但自己卻不曾去調理,只靠吃西藥來緩解疼痛。我當時就給她推薦了黃芪建中湯,教她如何溫胃養胃。後來聽她反饋說效果確實不錯,所以今天我就來說說這個方子。

黃芪建中湯立方的宗旨,就是「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金匱要略心典》說:「里急者,里虛脈急,腹中當引痛也。諸不足者,陰陽諸脈並俱不足,而眩、悸、喘、渴、失精、亡血等證相因而至也。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充虛塞空,則黃芪尤有專長也。」

主要用於氣虛里寒,腹中拘急疼痛,也可用於調理男子虛損,陽氣不足等癥狀,效果甚佳。

其原方主要配有:黃芪6g、白芍18g、炙甘草6g、生薑9g、大棗12個(掰開)、飴糖30g。

一般來說,我會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藥方配製。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情緒都不一樣,所以要綜合所有情況進行調理。

身邊有個朋友就是平時脾胃就虛,外感風邪之後拉肚子,剛開始清稀似水,後完谷不化,沒有胃口,經常半夜胃痛。像她這種就不是單單的胃潰瘍,還有久瀉久痢。於是我就根據她的情況配製黃芪建中湯加補中益氣湯。

中醫講究的是根據患者的陰陽平衡、五臟六腑、氣血經絡、筋骨脈絡的狀況進行辯證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調理方案。

今天介紹這個方子,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胃。我們喜歡享受美食,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相信對於很多有胃病困擾的人來說,這個方子一定會有所幫助的。

當然黃芪建中湯還有很多其他的作用,也歡迎大家給我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瓊閣中醫營養師 的精彩文章:

TAG:瓊閣中醫營養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