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殺威棒下——武松真英雄,林沖成「行貨」

殺威棒下——武松真英雄,林沖成「行貨」

文/榮榮

何謂「行貨」?

在《水滸傳》里,有這麼一個情節:宋江被發配江州,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宗,想得宋江的「常例錢」,見宋江遲遲不給,於是勃然大怒。罵道:

「你這賊配軍只是我手裡的行貨,輕咳嗽便是罪過!……」

由此可以看出,「行貨」就是貨主可以隨意處理的貨物。戴宗還道:「你說不該死,我要結果你也不難,只似打殺一隻蒼蠅。」

戴院長說這些話的口吻,很像時下特朗普在貿易戰文件上簽字時的表情——so easy,但這只是題外話而已。

在水滸的世界裡,果真如戴宗之人所想,眾好漢就只是他們手裡的行貨,任其宰割?我看純屬恐嚇敲詐的「口炮」,沒有那麼容易,好漢們要是認真,就輸了。

在此舉兩個例子——林沖與武松。從兩人對此種訛詐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而得到不同結局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強權一方的本質——欺軟怕硬。

話說,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高俅陷害,刺配滄州牢營。按理說,林沖武藝舉世無雙,大好男兒,如果能奮起反抗,最壞莫過殺出重圍,還是逼上梁山的結局。

雖然結局一樣,但其英雄本色的壯舉,肯定會為他贏來江湖地位,日後梁山的權力格局,也許會是另一種情形;而且林娘子張氏,也不會早逝。

可生性懦弱的林沖,抱著對朝廷的一絲幻想,一路忍受百般凌辱,來到了滄州牢營,一轉手又成了管營、差撥手裡的「行貨」。

首先,牢營差撥過來先吹風,直罵得林沖「一佛出世,哪敢抬頭應答」。接著威脅恐嚇:「太祖武德皇帝舊制,新到犯人,須吃一百殺威棒。」

膽小怕事的林沖,馬上就被嚇蒙了,中了圈套——唯唯諾諾,陪著笑臉道:「些許薄禮,休嫌小微」。將身上銀兩,雙手奉上,來換取相安無事。林沖就這樣乖乖做了牢頭們手裡的行貨。

結果太平無事沒有呢:差撥隔三差五的就來討要銀兩,最後還跟陸謙一道來暗害林沖。你退一尺,他進一丈,林沖的軟弱無能,甘當行貨的心態,註定了他雖有一身本領,卻終難成大事的人生結局。

以後在梁山,亦是如此。

面對同樣的恐嚇敲詐,在孟州牢營,武松卻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一起來看一下:

還是老套路,差撥先來下馬威,道:「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我開口說。你是景陽岡打虎的好漢,陽谷縣做過都頭,只道你曉事,如何這等不達時務?你敢來我這裡,貓兒也不吃你打了!」

一頓詐唬威脅之後,武松上當了沒有呢。沒有,武松道:「你倒來發話,指望老爺送人情與你,半文也沒!我精拳頭有一雙相送,金銀有些,留了自買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沒地里倒把我發回陽谷縣不成?」差撥見恐嚇不能奏效,悻悻而去。

事件進入了僵持階段,沒有得到好處的牢頭們怎會善罷甘休。武松被帶到點視廳,要打一百殺威棒。武松又道:「要打便打,我若躲閃一下,叫一聲,就不是好漢。」

武松的不畏強權,爭鋒相對,牢頭們的恐嚇敲詐伎倆徹底破產,並贏得了對手們的尊重。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武松不僅沒有給好處,也沒有挨那一百殺威棒,相反被施恩父子視為貴賓,在牢營內快活自在。

雖然故事裡有施恩有求於武松的緣由,但也可以想到:倘若武松是個貪生怕死,遇強屈服的人,施恩也不會對他另眼相看,以要事相托。

林沖與武松,在遭遇強權時的不同處理方式,為自己帶來了大不同的人生局面。林沖一味的忍讓退縮,被逼到了人生死角,最終被管營差撥們出賣。

而武松,則以遇強則強的人生信條,無所畏懼的硬漢作風,在水滸的江湖裡贏得美譽。林衝上梁山之後,幾乎沒有朋友,說明了他的懦弱,正是眾好漢們不願與之深交的原因。

面對強權訛詐,重在心態。即使是敵強我弱,武松想的是「縱然不敵,也要濺你一身血」,此種氣魄,江湖人仰之彌高,敬意油生。

當然,現在社會這種你死我活的鬥爭,日漸稀少,很多事情到最後都是和談解決,但談判的前提是贏得尊重。

水滸里,梁山與朝廷第一次談判失敗,原因在於朝廷的驕橫自大,目中無人,讓眾好漢深感受辱。其時,軍師吳用對宋江說過一句話:

「哥哥休要執迷……早晚必有大軍前來征討,一兩陣殺得他人亡馬倒,片甲不回,夢著也怕,那時卻再商量。」

眾人道:「軍師所言極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榮榮讀名著 的精彩文章:

《天龍八部》之猜想——蕭峰未死

TAG:榮榮讀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