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癌患者術後CEA升高提示腫瘤複發?

腸癌患者術後CEA升高提示腫瘤複發?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沒啥可聊的東西,對,一種腫瘤標記物,又對了,癌胚抗原(CEA)!哈哈,果然沒啥好聊的,告辭!

但是,慢著,如果就這樣走掉,領導又該找我談話了。

所以,回來回來!界哥不辭辛苦,大浪淘沙,終於扒出了CEA背後非常有意思的宮斗小故事。快搬小板凳坐下,我們來聊聊人生。

1   不著急,先八一八CEA的前世今生

CEA是一種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存在於結直腸癌細胞膜和胚胎黏膜細胞上。通常情況下,治療前的CEA水平被認為與腫瘤分期和組織學分級存在一定相關性,研究表明,有28%的A期和45%的B期患者CEA會升高。

術前CEA水平正常的患者手術治癒率高,術後不易複發;

而術前CEA已升高者則大多數已有血管壁、淋巴系統和神經周圍侵犯和轉移,預後較差。

治療後,CEA用於動態監測腫瘤複發,持續升高提示腫瘤複發和轉移的可能。   術後1-6周,若CEA由較高水平降至正常水平,表明腫瘤已徹底切除,預後良好;若CEA短期下降後又升高,提示腫瘤複發或轉移。 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7版)建議患者在診斷、治療前、評價療效、隨訪時必須檢測CEA水平。這麼看來,臨床上結直腸癌患者術前CEA水平似乎更有意義。術後短期的療效評價監測也依附術前CEA水平的正常,遠沒有重要到撼動術前CEA檢測地位的地步。

古人說了,學貴有疑。術前CEA水平真的那麼重要嗎?處在附屬地位的術後CEA能否有機會農奴翻身把歌唱?

當然!總是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者。這可不是一次簡單的挖牆腳,成功的人已經挖上了JAMA oncology的大舞台。

到底怎麼回事?嗯,先買個西瓜吧,又大又甜,還容易聽懂。

2 判斷結腸癌預後,術後CEA完勝術前!

這是一項由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外科學系的Martin R. Weiser博士發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回顧性研究,選取2007-2014年間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的1027名結腸癌Ⅰ-Ⅲ期患者,評價術前術後CEA水平與結直腸癌預後之間,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幕後一把手。

答案果然出人意料,相比術前CEA,術後CEA水平對於結直腸癌患者預後更具重要意義。患者術後而不是術前CEA水平升高,尤其是發生在術後12個月內,其複發風險會大大增加。

此外,多因素分析發現,手術後CEA水平升高是導致無複發生存時間過短的重要獨立因素,而術前CEA升高術後正常則不是。簡言之,術後CEA有望轉正了!以前我們總是將術前CEA水平看的太重,是時候扭扭脖子,正眼瞧瞧術後CEA水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無價 的精彩文章:

做一下這十道題目對比一下你是否是「癌癥候選人」
通過腫瘤標誌物篩查真的可以查出早期肺癌嗎

TAG:健康無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