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月的英國古董小集市之一

四月的英國古董小集市之一

昨日看見豆瓣一篇文章,說是故宮裡最美那顆樹開花了. 於是我截了她拍下的圖,這景這花,應該是我今年看過最美的花吧.

在我看來故宮是中國所有人文景中最美之地. 一景一物都是歷史的沉澱. 此景讓我聯想到了這期一鑲嵌了古法切割鑽的小花戒.

一直苦於無法準確表達自己心中對古法切割鑽的美。看到這幅故宮小花圖時我知道我終於找到了最好的表達法。

在你們心中那面紅牆與白花繪出一枚怎樣的景? 那一枚古法切割的鑽石就如此景一般,美,出世的傲嬌之美.

01

古董

戒指篇

Art Deco

藍寶石戒

原汁原味的Art Deco 古董戒指

製作於Art Deco 鼎盛時期,1920年代

製作國 :英國

就算只是方寸之間,純正的Art Deco 也能用最簡單的對稱,描繪絕美的繁複空間。

- 戒指主體為18金黃金戒托

- 以18金白金為底,在四角分別以四枚古法切割鑽石鑲嵌。

- 戒指主石為一枚夏天之色的上上層品質藍寶石。

Art Deco

鑽戒

Baguette 切割古董鑽戒

製作於Art Deco 鼎盛時期,1920年代

製作國 :英國

應景4月鑽石月,尋到此枚別具一格的小巧異形切割鑽。 感嘆也只有在工藝鼎盛的 Art Deco時期才能把單顆異形鑽做得如此有設計感。 換作時下,如給一顆 Baguette ,我們得到的十有八九是Baguette + 四爪頭和光戒托吧 lol . 玩笑歸玩笑,見如下上身圖:

Art Deco Baguette鑽戒

- 18金黃金戒托 ,鉑金鑲嵌底座

- 總約20分重肉眼無瑕疵白鑽

古法切割主鑽小花

每次遇到古法切割的鑽石,我都把它們視為珍寶。在我眼中現代的完美切割和整容術一般,我們已可以輕易追求到鑽石的完美。這反而讓人重新審視,什麼才是鑽石原始的美麗?

- 9金戒托

- 完美細節

- 古法切割約20分重上上層品質白鑽

每次提到某件美物有上百年歷史時很多人都表示不可思議。接下來的這件可是自帶了「身份證」的1872年英國全標印寶石戒。僅僅這個標印就足以代表它的存在價值,更別說360度無死角的雕刻和紅綠寶石白鑽的豐盛美好了。

側面都可如此用心,正面究竟還會有多美?

主石分別為:祖母綠,紅寶石與古法切割白鑽

圈內側的英國全標印1872年

四月的鑽石月與五月的祖母綠,一應俱全了。很多時候不需要打破常規,就這樣子簡單又美好。

- 18金黃金戒托,白金鑲嵌底座

- 鑲嵌祖母綠/古法切割白鑽5 points/pcs

02

古董

吊墜

口吐蓮花不如心花怒放, 盛夏缺的就是這麼的一枚點睛之物。

1910 年間Almandine 石榴石吊墜

- 9金吊墜

- 鏈長45厘米 ( 主體吊墜部分另算 )

03

古董

手鐲

我對手上飾物的興趣大過了頸上的。最近和一設計師聊起這個話題,她說在她看來戒指手鐲是戴給自己看的,所以你是在取悅自己。 而耳環項鏈是給別人看的,是你美麗的外表給別人的尊重。

現代的工藝讓人變懶了,懶到雕刻的工匠們都寥寥無遺。很多人會說:激光雕刻能做的為何還要人? 那以它為例來回答此問:因為哪怕過了一個世紀,你都還能看到那些被賦予生命的花朵在驕傲的綻放。

它來自1900年,以全手工雕刻。簡介的線條配以精緻的細節。每一筆一線都毫不馬虎。這是我在看古董手鐲時最喜歡欣賞的細節之處: 雕刻。

英倫花園- 古董雕刻手鐲里永恆的主題

全標印

1883年- 可追溯的135年

紅花與綠葉,珠寶匠人向大自然的致敬! 它是一隻賦有滿滿能量的手鐲,按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著獨立堅強的個性又不失著女性柔和的美麗。

以英國sterling silver( 列入法律的最好成分鑄幣銀)為主體,配以玫瑰金,黃金。工匠巧奪調功的構造出了英國花園裡的夏日玫瑰。

04

古董

胸針

原盒來了! 每次遇到原盒都要引用此句: 「原盒可遇不可求,買櫝還珠也值得!」

1940年代,設計師以馬貝珠為畫龍點睛之筆完美的構造了這枚以昆蟲主題的胸針。

以昆蟲為主題的珠寶可一直都是無數大牌的座上客。有姑娘問過我:為何珠寶屆喜歡以動物昆蟲為靈感? 原因很簡單: 因為它們非常的

CHIC啊!

05

寶石篇

四月鑽石月,除了手中帶證的裸鑽外,這次特意尋了一對性價比超高的18金底座,香檳色49分(總重)鑽石耳釘。

鑽石凈度vs1 以上,上身大小如圖

希望大家喜歡這一期的英國古董集市 。

我們很快又再見 !

- 掃右側給晶花夕要大圖。你能問她就能答, 答不上來就證明該送她回去接受再教育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晶花夕 的精彩文章:

TAG:晶花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