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盜匪誰都劫,唯獨這類人他們不劫,甚至連碰都不碰

古代的盜匪誰都劫,唯獨這類人他們不劫,甚至連碰都不碰

現代有高考為普通人提供改變命運的跳板,古時候也有科舉制度為貧寒學子提供鯉魚躍龍門的機會。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成名,但是,既然有成功者,就必然有失敗者,沒有中榜的考生想必一定是很難過的。畢竟,進京赴考的每一個考生都歷經了多年的苦讀,心裡滿懷著自己的偉大理想,而且,考生大都滿腹才華,這個科舉考試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重要。

古代的科考也是一步一步來的,一般情況下都分為三步:

縣州級考試,這級考試叫「童試」,——中者稱為秀才;

省級考試,這級考試也叫「鄉試」,——中者稱舉人;

國家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中者稱貢士;

經皇上親監考,這級考試叫「殿試」,——中者為進士,考中第一名者稱「狀元」,第二名稱「探花」,第三名稱「榜眼」。

在這裡,他們如果沒有中榜就算了,但是,還沒來的及考試就出現了意外的話,那不是很令人遺憾嗎?比如,古時候的山匪盜賊肆意橫行,考生去赴京趕考的路上肯定會經過他們的地方,那麼,怎樣他們才能不會遭遇不測呢?今天筆者帶你一探究竟。

首先,來說說怎樣才不會遇到山賊綁匪搶劫呢?家裡條件比較富裕的,騎匹好馬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這樣的人走在路上勢必會引起綁匪山賊的注意,照理說應該很危險了。但是,他們會自己插一面帶有「奉旨進京」或者是「禮部考試」等字樣的旗子。

綁匪土匪也不願意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一看到這樣的字樣他們自然就會選擇放棄目標。因為,他們心裡清楚的很,皇家是招惹不起的。而且,萬一他們中舉了,回來報復的話,土匪的安定生活就沒有了。

其次,是關於考生如何成功找到路,並順利入京趕考的。眾所周知,古時候的京都一般都設立在北方,對於北方的考生來說當然都是比較方便的,但是,這對於南方的考生來說就很尷尬了。在現代,火車、飛機、高鐵交通發達,可是,古代哪有這些東西。

還有就是,進京趕考的舉人,最大的擔心和麻煩就是在路上生病,若生了重病,輕則耽誤考期,重則病死異鄉,歷史上,像這樣的例子其實有很多的。

古代科舉考試一年有兩次,稱為「春闈」和「秋闈」。相對於那些偏僻地方的考生就只能靠自己,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都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就只能像取經一樣進京趕考。這一路,他們都不知道哪兒是哪兒,因為,那個時候根本也沒有那麼大的地圖啊。

當然,更不可能靠自己的直覺去辨認方向,大家都知道指南針是我們國家的發明,這對於考生來說簡直就是福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買得起指南針,畢竟,在那個時候指南針還是個稀罕物,而且,那個時候家庭富裕的人並不是很多,沒有經濟來源。所以,那個時候的貧苦人家根本就買不起。

那麼,這些人應該怎麼辦,難道就此放棄了嗎。絕對不是,大家大概忘了指南針是用來指認方向的,但是太陽也可以啊。如果在野外,太陽就是最好的指南針,太陽每天東升西落,這樣一來,東西南北就都很清楚了。而且,官府為了給大家提供便利,在關鍵的地方都設立了驛站,最起碼能給考生提供一個住宿環境。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危險,由於,進京路途實在太過遙遠,無論走路、騎馬、坐車、乘船,有時也會發生事故。如:昆明舉人尹尚廉,道光二年上京城會試,走到距京城不遠的今河北衡水市安平縣時,他圖方便搭乘安平同知周炳的運銅船沿滹沱河北上,船行至新灘時被大風吹翻,可憐這位飽讀詩書的尹尚廉竟溺死異鄉。

從這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地理環境、路途遠近、交通方式的特點給考生帶來的各種困難。

這一路方向是清晰了,危險也幾乎消滅殆盡了,就算是沒病沒災的。那麼,這一路上免不了有花費的,所以,盤纏是個大問題。其實,官府對考生是有補助和幫助的,畢竟,他們很有可能是以後的朝廷命官,是很有可能為朝廷百姓做出巨大貢獻的,就像現在的政府有學業補助補貼一樣。

考生還有一張通行證,可以去驛站住宿休息,當然,還會有一定的盤纏補貼,畢竟盤纏才是王道。但是,即使這樣,也不能解決所有人的問題,對於那些路途遙遠而且家庭貧苦的人來說,那點盤纏根本無濟於事,所以,那些人基本上就是傾其所有去赴考。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夕,所以,所有的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這更需要我們好好珍惜現今美好的時光。

參考資料:

『《科舉制起源辨析》、《中國的科舉制堪比「四大發明」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此人一生都想著為中國收復領土,死前連喊三句:殺賊、殺賊、殺賊
此人人頭曾被美國高額懸賞,臨死前說:我害世界人,但不害中國人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