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他深諳游擊戰十六字訣,擊破多次圍剿,敵軍坦克變破銅爛鐵

他深諳游擊戰十六字訣,擊破多次圍剿,敵軍坦克變破銅爛鐵

戰場上,在以弱對強的情況下,多次出現游擊戰扭轉乾坤的局面。游擊戰秉持「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秘訣,頻繁發動奇襲擾亂敵軍部隊。這種趁虛而入、以柔克剛的戰法頗有我國太極拳的精髓,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戰爭,著名的「潘傑希爾雄獅」將這一精髓延用的淋漓盡致。

1979年底,當蘇聯僅花費三個半小時控制喀布爾,一周時間控制阿富汗全境時,萬萬沒想到,真正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其中,有一個叫做「死亡山谷」地方地勢崎嶇,是蘇軍心中最大的一根刺。

潘傑希爾谷地是蘇軍補給線的戰略要地,由馬蘇德領導的阿富汗游擊隊控制,他們利用地形優勢,曾在一個星期內擊毀蘇聯300多輛軍車,打掉400多名蘇士兵,馬蘇德此人「雄獅」的名號也因此而來。

而為了拔掉這根刺,蘇聯先後發動過9次圍剿,在前四次圍剿中皆無功而返。馬蘇德採取兩翼迂迴,小規模伏擊「蘑菇戰」戰法,把蘇軍折磨得死去活來,損失了數十架直升機和裝甲車。

而馬蘇德不僅建立起抗敵根據地,隊伍也不斷擴大,甚至擁有了裝備精良的機動隊。這一次,兵強馬壯的馬蘇德主動出擊,三番五次的搞突襲。蘇聯惱羞成怒,浩浩蕩蕩調來11000人,裝甲車3000餘輛,配合空中打擊部隊發動大規模的圍剿。然而,馬蘇德用「圍點打援」的策略多次捲土重來。

此時,蘇聯南部戰場遭遇困境,不得不再次大量調兵,兩線作戰。儘管在最大一次圍剿時,成功進入谷地中央,蘇軍仍然疲於應付不斷搶佔據點的游擊隊。直到1986年,蘇聯宣布撤軍後,馬蘇德返回了屬於自己的戰場,再次控制了山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英出鞘 的精彩文章:

數千武裝分子投降,上萬民眾安全撤離,俄軍速度令死敵一臉茫然
土耳其與鄰居大打出手,飛行員英勇投彈報復,怎料炸沉自家軍艦

TAG:精英出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