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把漢語定為官話,雍正說:不懂普通話禁止科考

清朝把漢語定為官話,雍正說:不懂普通話禁止科考

清朝時期,雍正設立了了一個特殊的地方,叫正音書館,然而全面在京城進行「普通話」推廣,當時他名人將此語言稱之為「官話」,據說當時文人想要參加科考,但凡不懂得這樣的語言,都不能參加。無論是聽不懂還是不會說官話,皆不能參加考試。

這是一個將滿語視為了國語的皇帝,甚至於破天荒進行了漢語普通話的推廣,據說當時老百姓的反應是極為強烈的。雍正還在各個地區設立了這樣的書院,專門聘請了教授官話的人員,但凡是想要參加科考的人員,必然是需要進去學習的。曾經一度規定,若不會說官話的人,不能考取秀才。

但是無疑這樣的盲目推廣是一種錯誤且沒有遠見的行為,據說當時因為推廣措施似乎有些不可行,不僅成效不太好,而且得到了很多地方官的敷衍了事,甚至於根本不重視這樣的事兒。

雖說雍正提倡的「普通話」推廣政策沒能達到自己理想當中的效果,但是從歷史記載內可以了解到,無疑是發揮了比較積極正面的作用,想必沒有此次推廣的話,後來所謂的官話也不會如此盛行。

雍正作為首位普通話推廣的提倡人,為後來其他皇帝提出這類語言提供了基墊,甚至於確定了整個核心。據說在1902年期間,張之洞等人,終於針對這類語言的推廣進行了政策的制定,甚至於規定天下所有人都應該說官話,並且在各個地區設立了高等小學堂,當中的學科就有官話,顧為當地人教學使用。

很明顯,張之洞等人的行為和舉動將其「普通話」的推廣真正連貫了起來,繼承了雍正皇帝的核心要點,又將整個過程進行連貫,加以修改和完善,最終將其發展了起來。這次的普通話推廣效果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並且當時1909年的時候,清政府方面開會最終確定官話就是國語,並且在當時已經人人能說了。

想必在當時若是沒有雍正的提倡,那麼接下來他們的想法也不可能如此順利的進行,最重要的就是後期是約束,學堂的建立,都是有助於推廣普通話的有利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幽默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的滅亡:皇帝哭窮,貪官們富可敵國卻見死不救
魏忠賢從倒馬桶的小太監,爬到一人之下的九千歲,全靠一個女人

TAG:幽默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