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歡樂恐懼症:越開心,越害怕

歡樂恐懼症:越開心,越害怕

在某些好事發生的時候,你是否曾有過不敢置信的感覺。有些人難以擺脫這種感覺,他們總害怕好事會變成壞事,這種對快樂的厭惡又被稱為歡樂恐懼症(cherophobia)


讓他們感到快樂的事情本身並不恐怖,他們害怕的是,假如自己放下擔憂,讓自己盡情享樂,就會發生某些不好的事情。


目前,這個詞很少見,歡樂恐懼症也沒有一個明確定義,並且沒被列入《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中。

但有些專家認為它是焦慮的一種形式。患有歡樂恐懼症的人不一定總是很悲傷,但他們儘力躲避能為自己帶來歡樂的聚會和活動。這種恐懼症是有癥狀的,比如:

被邀請參加社交聚會時,會感到非常焦慮。
放棄能為生活帶來積極改變的機會,因為害怕發生不好的事情。
拒絕參加遊樂活動。
認為高興的時候一定會發生壞事。
認為歡樂是一種罪惡。
認為表現出快樂,對自己和親友來說都不好。
認為尋求歡樂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

歡樂恐懼症:越開心,越害怕
CREDIT: 銳景創意


心理學家Carrie Barron解釋了人們患上歡樂恐懼症的原因。她說,「現在大都鼓勵追求快樂,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居然有人會迴避快樂。如果這是因為人們在童年時期經常將快樂與懲罰聯繫起來,那這將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常見。」

舉個栗子,這種恐懼症可能來源於與親密之人的矛盾,或者是一次不好的經歷。假如你經常在喜事過後就遇到壞事,你可能也會抗拒快樂。


The Metro的博主Stephanie Yeboah分享了她的經歷。她說,「這讓人非常絕望。做任何讓我感到快樂的事情時,我都會覺得很焦慮,總覺得這種快樂會轉瞬即逝。害怕快樂並不代表一個人總是悲傷著。我的歡恐症主要是由創傷性事件引起的。不論是慶功、完成一項艱難任務還是拉到客戶,我都會覺得很不自在。」


而治療抑鬱症的方法並不適合治療歡樂恐懼症。


Barron建議患有歡樂恐懼症的人不妨挖掘一下自己的過去,學著浪費時間,享受快樂。她認為領悟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能夠幫助人們不再將快樂與壞事聯繫起來。


總之,治療歡樂恐懼症還是需要改變思維。如果你認為自己有這種恐懼症,可能是因為某些創傷讓你建立起了自我保護機制。雖然解決問題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但你終將戰勝它!

原文發表在Business Insider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蛋奶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LINDSAY DODGS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運動時身體內部會發生什麼?
Reddit:約會中途離開的理由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