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最新研究認定長江江豚為獨立物種:與海江豚之間出現生殖隔離

最新研究認定長江江豚為獨立物種:與海江豚之間出現生殖隔離

最新研究顯示,長江江豚其實是獨立於海江豚的物種。

在此之前,長江江豚曾與東亞江豚(海江豚的一種)共同被認為是窄脊江豚的兩個亞種,兩者形態十分相似、難以區分。而此研究成果,令鯨豚類物種由原來的89種增加為90種,這對於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長江江豚來說意義非凡。

11日晚,該項目負責人、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光向澎湃新聞稱,通過大樣本全基因組測序,來自南師大、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大基因的科研人員將長江和中國沿海不同水域的49隻江豚的基因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發現長江江豚與海洋江豚之間存在著顯著而穩定的遺傳分化,已形成獨立的進化支系。

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自然通訊》論文原文截圖

論文原文截圖

該科研成果於4月10日發表於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訊》)上,論文題目為「Population genomics of finless porpoises reveal an incipient cetacean species adapted to freshwater」(《針對江豚的群體基因組學揭示了一種適應淡水的鯨類物種》)。

據楊光介紹,研究發現一些與水鹽代謝和滲透調節相關的基因在長江江豚中出現了顯著的正選擇,提示它們為了適應與海洋高鹽環境完全不同的淡水低滲環境,已經出現了適應性進化,從而更好地在淡水環境下維持體內的水鹽平衡。而這種顯著的遺傳分化與適應性進化,提示它們之間缺乏基因交流而出現了生殖隔離。

長江江豚曾與東亞江豚都被看作窄脊江豚的亞種 南京長江江豚保護微信公眾號 圖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江豚(學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屬於鯨目、鼠海豚科、江豚屬之下的窄脊江豚,是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由於多年來數量下降迅速,被農業部要求按照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加強保護(目前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危(CR)。

中國江豚的分布 南京長江江豚保護微信公眾號 圖

長江和海洋江豚曾被認為是同一個物種下的三個亞種,後又被認定為兩個物種——窄脊江豚(又分為長江江豚、東亞江豚兩個亞種)和印太江豚。其中,印太江豚以台灣海峽為界,在海峽以南的南海、東南亞、印度洋海域生存,而窄脊江豚則在海峽以北的東海、黃海、渤海及朝鮮半島和日本海域、長江流域活動。

印太和窄脊江豚在形態上區分的顯著特點是其脊背的寬窄和上面疣粒數量多少,而窄脊江豚中的長江江豚和東亞江豚用肉眼尤其難以辨別。

11日晚,長期關注江豚的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克雄告訴澎湃新聞,他認為楊光等人的此次研究很有意義,是很重要的工作,「江、海亞種間長期地理隔離,缺少基因交流,那麼形成各自獨立的種便是必然的。研究成果凸顯了長江江豚保護不可替代的價值和升級的急迫性」。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常見的皮膚細菌或能預防癌症
施一公研究組在PNAS發文報道人源賴氨醯氧化脫氨酶LOXL2晶體結構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