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德軍步兵分隊戰術的理論發展

二戰德軍步兵分隊戰術的理論發展

二戰初期,根據以往的戰爭經驗和新式武器裝備的要求,德軍下發了一系列作戰訓練手冊;同時以這些作戰手冊為基礎,改編出了一系列的商業版本,以其通俗易懂、故事性強的特點受到廣大官兵的歡迎。德軍下發的《步兵訓練大綱》詳細闡述了步兵分隊的戰術。1940年和1941 年,德軍對該大綱進行了兩次改版並重新下發,其內容涵蓋了步兵分隊編製、班排戰術和訓練、步兵分隊武器操作使用、簡易信號通信以及一些野戰訓練。然而,現在可以發現,德軍官方出版的各類戰鬥條令的部分內容已經落後於當時的戰鬥實踐,一些具有超前意識的德軍軍官和士官在實戰中代之以那些具有超前意識的商業版本,如本章開頭提到的1938年版《戰士手冊》,該書首次介紹了MG 34機槍的操作使用及戰術運用;又如經常被官兵使用的《軍隊服役指南》,該書由步兵學校教員賴伯特撰寫,1940年1月出版。

1941年版《軍隊服役指南》(左) 1938年版《戰士手冊》(右)

相對於德軍官方出版的戰鬥手冊,《軍隊服役指南》所涵蓋的內容較為廣泛,一個初級步兵軍官需要了解的知識該書都有所涉獵,主要有步兵戰術、歷史與傳統、詳細的編製體制介紹、軍銜、軍服和各類服飾的介紹、指揮與協同、防毒氣訓練、武器操作與使用、後勤保障、馬術訓練等等。該書理論性不強,但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與老兵戰鬥經驗介紹相似,因而在德軍官兵中得以廣泛流行。

另外一本較為出色的書籍是1940年出版的《突擊小隊》,該書是一本半官方性質的書籍,由博多·齊默曼(Bodo Zimmerman)少校所著,內容與官方出版的戰鬥手冊大致相同。齊默曼上校是一位戰術素養較高的軍官,一度成為德國陸軍參謀部首席作戰參謀,主要參與西線德國陸軍的作戰籌劃,對西歐戰場較為熟悉。上校於1963年過世,其回憶錄對於研究諾曼底登陸戰役及後續發生的若干戰役、戰鬥的學者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他出版該書主要基於兩個動因:一是為基層官兵提供戰鬥指導,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二是在原有的官方戰鬥手冊中,部分理論建立在一戰德軍編製體制的基礎上,其內容已經過時。齊默曼在出版《突擊小隊》的同時,也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將自己在1930年出版的《戰士》進行了改版。

英軍於1941年2月發行的第35期《德軍簡報》,裡面摘錄了德國帶有官方性質出版物中所刊登的「近戰訓練場」。儘管整個區域的規格只有137米×91米,但德國人還是在狹小的區域內設計了實戰中可能遇到的若干種戰場環境。訓練區域從左向右分別為進攻戰鬥訓練區、手榴彈實彈投擲區和障礙訓練區。

德軍步兵戰術的基礎,即班、排戰術在戰前已經發展成熟,但縱觀二戰全程,還是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主要是戰場環境和步兵武器裝備的變化造成的。隨著戰爭的發展,德軍官兵的戰術素養和士氣有所下降,德軍的應對辦法之一就是在步兵中增加自動武器的數量,以獲取足夠的火力優勢,增強官兵戰鬥的信心。特別是在東線戰場,面對蘇聯紅軍「人海戰術」,自動武器的數量顯得特別重要。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些類似,在一戰前兩年,德軍的攻勢被遏制之後,面對西線英法聯軍的「人海攻擊」,德軍採取了相同的措施來獲取火力優勢,緩解步兵的壓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MP44的列裝,步兵戰術也逐步發生改變,步兵與其他武器協同、集中各個突擊小隊的火力攻擊目標正在變得日益重要;根據任務需求隨機編組的戰鬥群逐步出現在戰鬥編組中,在戰術理論中也出現了「任務主導式戰術」; 這種理論並不算新鮮,德軍在1920年出版的《帝國國防軍》(Reichswehr)中,就提出過類似的思想,1944年美軍發行的《德軍連長戰鬥手冊》(Company Officer』sHandbook of the German Army)對這種理論作出了解釋:

「德軍編製的特點之一就是靈活性較高,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其戰鬥組或者稱之為『戰鬥群』的變化;儘管德軍編製表可用於大致了解單位實力,但就作戰而言,實際價值不大。德國師在進攻或防禦戰鬥中可能編為一個或多個戰鬥群……在德軍的軍事術語中,『步兵戰鬥群』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其規模可能是一個加強步兵連,也可能是一個加強步兵團。」

正在使用MP44的德國士兵

戰鬥群通常以其指揮官的名字來命名,可能包括多個戰鬥兵種,包括步兵、裝甲擲彈兵(裝甲步兵)、裝甲兵、炮兵、工兵、甚至是其他軍種的單位。隨著戰鬥進程的發展,戰鬥群下屬的各個兵種也可能隨時轉隸給他人,因此其編組也不是固定的。德軍認為應該強化戰鬥群獨立戰鬥能力,因此其內部編成趨向於平衡,各個兵種比例十分科學合理,但有時緊急情況和自身兵力的缺乏也會導致戰鬥群功能單一或內部凝聚力不強。在西西里戰場,赫爾曼·戈林裝甲師曾編成厄林格(?hring)戰鬥群;哈姆(Hahm)戰鬥群;雷霍茲(Rebholz)戰鬥群和費爾曼(F?hrmann)戰鬥群 ,這些單位混合了步兵、裝甲車輛、坦克、突擊炮、高射炮甚至是義大利的步兵。其編製是臨時的,只是在特定的戰鬥環境中圍繞某一作戰目的臨機編組的戰鬥單位,戰鬥結束後就會解散。例如保盧斯(Paulus)戰鬥群,該單位根據1943年7月底的戰鬥形勢,為抗擊盟軍登陸行動而組建,以裝甲偵察連連長的名字命名,包括2個重炮連、1個裝甲步兵連和1個由師部指派的「特種連」;又如加強營級別的海爾曼(Heilmann)戰鬥群,由傘兵部隊、反坦克單位、炮兵和3輛自行火炮組成,還象徵性地納入了32名義大利傘兵(其中8人是軍官),該群被投入阿普利亞(Apulia)北部來遲滯盟軍的進攻;再如勞(Rau)戰鬥群,為防禦義大利的泰爾莫利(Termoli)而緊急組建,其中383名官兵來自8個單位,裝備火炮10門,自行火炮1 輛,機槍24挺。

1938年版《戰士手冊》中手榴彈投擲訓練工事的俯視圖。

1945年年初,二戰行將結束時,美國的軍事理論研究者才開始探究德軍基於戰鬥群的戰術本質。德軍的戰鬥群包括戰鬥部隊與指揮機關,戰時根據任務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戰鬥部隊和指揮機關,臨機組成一個戰鬥單位。應當承認,這是一種較好的做法,它能夠快速適應戰鬥任務和當前作戰環境。值得注意的是,戰鬥群有時並不只由陸軍單位組成,也可能包括空軍、海軍和黨衛軍部隊,如黑爾(Heer) 戰鬥群,此時其指揮官及其指揮機關主要來自於佔主導地位的軍種。戰鬥群組建以後一般是單獨執行戰鬥任務,並不依賴其他兵力協同。總之,「二戰前人們通常認為德國人的戰術較為呆板,具體運用時也缺乏靈活性和主動性,通過這場戰爭,這種認識被顛覆了。二戰中的無數事實證明,德國人在戰鬥中勇敢堅定,戰術靈活,作戰主動性較強」。

二戰末期,德軍步兵進攻戰術的關鍵詞是「接敵運動和出發」。步兵連在戰鬥區域的縱深出發,在炮兵火力的掩護下,成縱隊向敵防禦前沿接近;在接敵過程中,一旦與敵發生遭遇戰或者是遭到敵軍猛烈的火力打擊,步兵連一般展開成排戰鬥隊形;在向敵發起攻擊時,步兵連將分散開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逐步攻擊前進,在上級火力掩護下,逐步向敵前沿目標(如塹壕)發起攻擊;在實際攻擊行動中,往往採取滲透、穿插和強行突破的手段;第一波突入敵防禦前沿陣地的是各類突擊隊,佔領敵防禦前沿陣地的若干關節點,形成突破口,後續攻擊分隊則從突破口中投入交戰,向縱深發展進攻,同時部分攻擊分隊向突破口兩翼擴張,以鞏固和擴大突破口。

本文摘自《二戰步兵分隊戰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一個蘇聯紅軍戰士的攻克柏林六:強攻
關於錦衣衛的飛魚服你應該知道這些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