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活中常見的困惑其實都和心理障礙有關,你知道嗎?

生活中常見的困惑其實都和心理障礙有關,你知道嗎?

近年來公布的《多省市心理健康大數據》,數據來源於多個省市的數百家醫療機構,調查人群超過10萬人,數據是在生理體檢的同時進行心理體檢得出的。結果顯示:心理體檢篩查異常率約為1.8%,主要異常為強迫及焦慮。

據介紹,此次篩查的10萬人中,高中以下人群佔24.6%,大專以上佔61.4%。整體受教育程度分布較高。心理體檢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到生活習慣、人際關係、飲食睡眠等多角度來進行評定。結果顯示,12歲至17歲年齡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為穩定,而30歲至49歲人群心理健康負擔最大,最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專家分析說,男性群體中,強迫、焦慮、敵對等各種心理狀況在40歲至49歲年齡段達到最高峰,這提示40歲至49歲這一年齡段的人群需要警惕心理健康問題。

調查顯示:律師群體的生活滿意度高於其他群體,醫務人員的生活滿意度相對較低;不同年齡段人群對生活滿意度感覺也不同:60歲以上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最高,18歲至29歲之間青年的生活滿意度相對最低。

一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實際上往往都是心理障礙引起的。如果你有下述困惑,千萬別不當回事,我想提醒你,一定要重視,最好是找心理諮詢醫生看看,但也不必過於緊張。

總擔心自己有病,是疑病症

遇到許多沒有病卻被嚇得半死的人。一個人好好的,卻總想自己有什麼病,擔心醫院的設備檢查不清楚,或是檢查清楚了,卻不相信醫生會說真話,怕因此耽誤了治療。他們每天為這事煩惱不已,坐卧不安。這是典型的疑病症。

這種恐懼感會加重人們的心理負擔,會使他們過分將注意力集中到軀體上。只要什麼地方有那麼一丁點兒不舒服,他們就會立即想到癌症,令他們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不停地在醫院轉圈圈,重複做各種檢查,甚至服用許多完全沒有必要的藥品和保健品。這不僅給國家和他們自身造成不必要的沉重負擔,同時也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疾病恐懼症的表現多種多樣,有癌症恐懼症、艾滋病恐懼症、心臟病恐懼症、中風恐懼症等。它的機理是,忽略社會、集體和正常人際交往,注意力過度集中於自身,誇大保健作用,蔑視機體的自我調節功能,導致心理扭曲。

患了這種病症的人應該注意:第一,多培養興趣,不要以為自己不喜歡就可以放棄,有機會要主動參與;第二,多關心別人,做好個人定位,放低姿態,多從別人那裡收集信息;第三,樹立良好的對待疾病的觀念,對死亡現象理性看待,正確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義。

疑病症的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催眠治療。

疑病症的藥物治療:疑病症一般採取對症治療手段,睡眠不好、多思多想的,可以用一些抗焦慮葯;情緒不穩定的,用一些情感穩定劑;情緒低落者,選擇抗抑鬱葯。一般情況:治療期大約3個月,減葯期保持36個月,之後可逐步停葯。

怕見人,是社交恐懼症

有的人怕見人,不敢與人交往,在社交場合顯得情緒緊張、心緒不寧、不知所措、心跳加速、面紅耳赤、出汗多,令自己坐立不安,甚至頭腦空白。這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理疾病。

怕見人的主導因素是過分注重自身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從而產生自卑情緒,淡化自己,低估自己的價值。

患社交恐懼症的人內心十分痛苦。他們在人面前,總喜歡掩飾自己的缺點,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短處。他們希望別人永遠只看到他們的優點,並讚許他們。

患社交恐懼症的人並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他們以為與人相處只不過是向人學習長處的一種方式罷了,於是見人就產生了怕的感覺。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大腦功能的失調才是產生這種病症的根本。

目前對社交恐懼症的治療已經有很好的藥物,如果合作良好,經過3個月的治療,患者便可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交往恐懼症的產生與社會發展的速度成正比,社會發展越快,人際交往轉換越頻繁的地區和人員的發病率就會越高。

怕見人不會危及生命,卻會對人的社會功能構成極大的危害。人際交往的缺失會導致幸福指數下降,這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

怕特定物品,是特定恐懼症

患特定恐懼症的病人,大多都有刻骨銘心的不愉快的親身體驗。

有一個女孩怕尖銳的東西。只要看到尖銳鋒利的物品,如針、刀、剪子、玻璃、鐵釘,甚至筆尖,她都會產生恐懼的情緒。

我一詢問,原來她小時候用刀切菜時,不慎將手切傷,遭到父母的責罵。

這不僅對她的身體造成損傷,而且對她的心靈也造成極大的傷害,久久不能抹去。從此,她一看到尖銳物體就恐懼。

這個女孩對這一類特定物品特別害怕,很明顯患有特定恐懼症。

在生活中,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使我們對某些事物產生了和一般人不同的恐懼感,就應引起重視,努力調整心態,克服自身的問題,達到心理平衡。

如果通過努力,仍不能擺脫,就有必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反覆回憶,是強迫思維

有些人對過去的事總是進行毫無意義的回憶,明知不必要,卻難以控制,內心十分痛苦。

有位婦女在商場購物時,見到一男一女吵架。忽然,那個男人對著那個女人的臉吐了一口痰,她當即感到很噁心。回家後,她就不受控制地重複想那個場面。明知和自己沒有關係,但那印象就如同在她腦海中蓋了一個印,怎麼也抹不掉,令她痛苦萬分。

對於此類患者,大多數人覺得難以理解,他們的家屬也總是這樣勸他們:「你一天到晚想這麼多幹什麼?你不想不就行了?」然而患者卻很無奈,因為他們病了,沒辦法放下。

其實,人們應該理解患者。試想,如果患者能控制思維,那就不算一種病。有些參加過戰爭的人,強迫性回憶過去的恐怖場景,就屬於強迫思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強迫思維患者,特別是那種自身沒有痛苦感覺的患者,極有可能就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現。

重複動作,是強迫行為

經常見到這樣的人,對什麼事總是放心不下,反覆檢查。

剛剛從廁所出來,臨出門,又要進廁所;明明已經關好了煤氣閥,還是放心不下,反覆檢查多次;剛剛關好了門,才走了幾步,又回頭去檢查,有時甚至反覆檢查多次,否則一天都放心不下,總感到不安心。

這種情況許多人都有,也許你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毛病雖無大害,但如果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也是一種心理疾病。如果癥狀嚴重,還是應該治療為好。

這些都是典型的強迫性行為癥狀。強迫行為,還有上面講的強迫思維,都是強迫性神經症,簡稱強迫症。

另外,我想提一提潔癖。說到臟,絕大多數人都怕。講究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自然是完全正確的。但怕過了頭,自然就不正常了。

非典時期,有個女孩看了宣傳片後,總感到手臟,一有空就洗手,每天洗手幾十次,還用牙刷刷,刷到手出血,還是認為不幹凈。就算洗完了,也不敢用毛巾擦,因為她認為毛巾也會有細菌。她就那樣一直舉著雙手,直到自然風乾為止。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潔癖。潔癖的產生是對某個思維概念產生了放大效應,是大腦思維出現環形的反應。所以,過分怕臟當屬強迫症範圍,也是強迫行為的典型癥狀。

溫馨提示:以上所描述的這些困擾,可能都是我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這些問題都和心理障礙息息相關。當出現這些情形的時候,要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腦康中醫院 的精彩文章:

認識愛,才能更好前行
別讓心理壓力,毀了你的生活

TAG:瀋陽腦康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