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古國:很多人上大學不為建設祖國,僅為提高個人修養

蒙古國:很多人上大學不為建設祖國,僅為提高個人修養

從建國時候的40萬,發展到2017年底的320萬,我們的鄰居蒙古國人口增長可謂緩慢,相當於我們一個小縣城的人口。但,它有一件事情不慢,那就是教育。

由於人口基數少,目前蒙古每2萬人口就能平均到一所大學,大學的門檻很低,而在我國大約為300萬。所以,從這個數字上來講,蒙古人的受高等教育程度還是不低的。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蒙古人生於大漠,長在馬背,「只識彎功射大雕」,應該是忽視教育的,但不久前去烏蘭巴托旅遊,我們很詫異自己的發現。

烏蘭巴托聚集了全國三分之二的人口,並且,大部分是年輕人,這些人,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你在機場、中心廣場、大型酒店裡,隨便攔住一個人,幾乎都能用英語和你交談。

導遊介紹說,目前的大學裡,英文開始替代俄語,變成了學校的必修外語。蒙古年輕人,在文化上、生活習俗上、甚至文明程度,更傾向於西方化,這一點,在烏蘭巴托表現的更為明顯。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蒙古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牧民向城市集中,他們或許買不起中心城區的房子,就在城鄉結合部駐紮下來,蒙古包就是他們移動的家。目前烏蘭巴托的人口中,有60%是住在郊區的簡易房中的。

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這些牧民家庭思想並不封閉,他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普遍一個想法: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告別游牧生活,要上大學,過上體面的日子。

為了深造,很多學生選擇了大學畢業後去國外留學。但是,和他們交談,問起以後的理想,很少人說是為祖國而讀書,甚至很少人說為了做官,為了就業,為了成名成家,說的最多的,竟然僅僅為了為了獲取知識,為了提高修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像花兒一樣 的精彩文章: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以前叫庫倫,這是街頭抓拍的平民生活

TAG:生活像花兒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