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後通牒的48小時到了,特朗普為何沒敢攻打敘利亞?

最後通牒的48小時到了,特朗普為何沒敢攻打敘利亞?

在國際社會裡,弱國才分對錯,強權只看利弊。多災多難的敘利亞又成了西方與俄羅斯互斗的犧牲品。根據媒體報道,敘利亞反對派控制的東古塔杜馬鎮在4月7日發生疑似毒氣襲擊事件,70餘人喪生。敘利亞反對派和西方國家第一時間指責阿薩德當局使用了化武「屠殺」平民。這一幕在敘利亞已經多次上演。識破了「苦肉計」,大馬士革照例予以強烈反駁,抨擊西方和反對派為了保護被圍困的恐怖分子而不擇手段。

1、西方調集重兵威脅動武,特朗普恐嚇普京

針對這次猶如「及時雨」的化武事件,西方有意要鬧大。4月9日凌晨,以色列率先發起攻擊,向敘利亞T-4空軍基地發射導彈,導致包括3名伊朗人在內的14人身亡。

美方則迅速佔領「道德高地」,聲稱「這是一起與人性有關的殘忍的攻擊事件,決不允許其發生。」特朗普與美國防長几乎同時強硬表態,責令阿薩德必須對此負責,不排除對敘利亞動武。當地時間4月9日,特朗普表示將在24小時至48小時之內做出最終決定,這不啻為一個「最後通牒」。他還炫耀般透露「美國有很多軍事選項」。美方還對俄方發出直接威脅:如果普京涉及此事,他將「非常麻煩、非常麻煩」,因為俄羅斯會付出「巨大代價」。

以「杜魯門」號航母為核心的戰鬥群已經在4月11日離開美國本土的諾福克海軍基地,這個包括1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和數艘潛艇在內的的龐大艦隊將前往地中海。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在4月10日宣布,將在「數日內」宣布打擊計劃。

而在「俄羅斯前特工中毒案」中一直上躥下跳的英國也抓住這個機會,特雷莎-梅再次鼓動合夥對俄下手,表示「將與盟國一道採取必要行動阻止人道主義災難」。熟悉的手段,熟悉的味道。4月12日,英國還氣勢洶洶地揚言成立「戰時內閣」,將潛艇部署到打擊敘利亞的導彈射程之內,最早在4月13日凌晨就能摧毀所謂的「化武設施」。但特雷莎-梅的決定遭到內部的強烈反對,工黨與自民黨都要求梅內閣必須在得到議會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動武。探客認為,想躲在美國後面撿便宜的英國人應該明白,有些事情一旦摻和,以後想脫身可就難了。

西方如果貿然行動,將令敘利亞戰事猛然升級。在敘利亞戰場上,一直存在「化武疑雲」,即究竟是哪一方投放了化武。西方集團憑藉強大的媒體工具將帽子硬扣在敘利亞和俄羅斯頭上,而俄敘則堅決否認。目前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究竟是哪一方使用了化武。不過,只要能夠找到修理俄羅斯的借口,西方集團不管事實真相,也不管青紅皂白,馬上就進行圍攻,就是為了打擊而打擊,為了污衊而污衊。

2、俄羅斯不甘示弱,特朗普亮出「王牌」

面對西方的新一輪攻勢,俄方也針鋒相對,警告美國「若以虛假借口對敘利亞動武,將導致嚴重後果。敘利亞是聯合國的正式成員國,而俄軍則是應敘利亞的邀請前往該國提供協助。西方政客必須緩和論調,停止威脅全球安全的莽撞行為。」同時,俄方拆穿了西方的「陰謀」:拋出敘利亞使用化武的謠言就是為了庇護恐怖分子,為外部勢力武力攻擊阿薩德尋找借口。

俄羅斯陸海空三軍已經處於「戰備」狀態,而且完成了「戰鬥部署」,將軍隊派遣到敘利亞東古塔杜馬鎮,也就是疑似發生化武擊的地點。根據俄敘雙方的協議,俄方有保護敘利亞的義務,在敘利亞遭受攻擊時要提供強有力的支援。俄駐黎巴嫩大使扎瑟普金提醒西方「三思而後行」:任何打擊敘利亞的美國導彈都將遭到攔截,發射場地也會被摧毀。

特朗普4月11日則在社交媒體上嘲諷俄方:做好準備吧俄羅斯,又好又智能的導彈會飛過去的!你們不該與(敘利亞)這種利用毒氣進行屠殺的牲口同流合污!美國總統公開表示:美俄關係已經處於最低谷,甚至比冷戰的軍事恐嚇時期還要惡劣。俄羅斯需要我們幫助他們度過經濟難關,既然如此,停止軍備競賽如何?探客分析,為了制住普京,特朗普亮出了一張「王牌」。

事實上,美國早已對俄羅斯打起了「經濟戰」。在特朗普宣布對俄新一輪嚴厲制裁之後,俄羅斯股市在4月9日暴跌,創下2014年克里米亞問題之後的最大跌幅,RTS指數蒸發了11%,盧布兌美元匯率也驟降近2.7%。而位列美國制裁名單之上的「俄羅斯鋁業」則在港股暴跌50%以上。梅德韋傑夫已經下令制訂對美進行報復的計劃。

3、首先露怯和服軟的反而是美方

在美方看來,脆弱的經濟就是普京最大的軟肋,在西方的遏制下,俄羅斯最終或將不得不放棄敘利亞。不過,這種想法可能就是一廂情願。首先露怯的反而是美方。

48小時已經過去,美國似乎退縮了。4月11日,白宮雖然強調「俄羅斯和敘利亞必須為化武攻擊負責」,但同時也表示:總統「沒有確定對敘利亞動武的任何時間表」。美軍最有可能的行動就是像1年前一樣,發射一些導彈意思意思就算交差。2017年4月,美國就以阿薩德一方使用化武為由發射59枚「戰斧」巡航導彈,不過已經提前通知了俄方人員。

已經自食其言的特朗普用一種近似哀求的口吻宣稱「俄羅斯做錯了事,美國希望普京能夠改正」。如果靠勸說就能解決國際問題,那麼要軍隊還有什麼用?

實際上,美國動武並沒有任何靠得住的依據。小布希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在伊拉克發現了美國不能容忍的武器,結果一場戰爭打下來,什麼也沒發現,只要拿洗衣粉糊弄媒體和公眾。而今,敘利亞乾脆來了一招釜底抽薪,公開歡迎公正透明、不受任何國家操縱的調查,以證明敘利亞與化武無關。而西方集團則對此裝聾作啞。

當然,窮兵黷武的西方早就無視敘利亞合法政權的存在,所有行動也絕非為了敘利亞人民的福祉,問題是,西方到底敢不敢動武?「海外探客」認為,英法或許有點想法,因為這符合其利益,而美國還沒這麼傻。炮彈不長眼,如果不小心誤傷融入敘利亞軍隊的俄羅斯軍事人員,那麼就將把普京逼到牆角,局勢必將失控。俄羅斯在敘利亞有2座部署了先進反導系統的軍事基地,分別位於塔爾圖斯和卡曼門,與俄羅斯直接衝突也將令美軍付出代價。

就在3月29日,特朗普還曾宣布「很快就會從敘利亞撤軍」,可不到半個月,敘利亞戰雲密布,美俄甚至有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國際形勢之詭譎,出人意料。

開戰容易停戰難。如果美國的精銳被困在敘利亞,那麼就將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情況,美國真正的利益在亞太,與東亞大國之間的貿易戰還沒有一個明確結果,美國如果貿然陷入一個「非核心利益區」,無疑得不償失。探客分析,有的人、有的勢力、有的國家不願讓美國從敘利亞從容脫身。特朗普無論如何都不想成為歐洲的「棋子」。

在敘利亞動武並不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最優選擇。「老朋友」基辛格早在特朗普入主白宮之前就獻上一條「毒計」:「聯俄制華」最符合美國戰略利益。可一直生活在「通俄門」陰影之下的特朗普卻同時與中俄為敵。即使作為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國也沒有同時打贏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能力。很多人都希望美軍在敘利亞不是虛晃一槍,應該在敘利亞動武。可特朗普並不傻,他明白,即使在中東挫敗了普京,自己也落不下什麼好處。(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探客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對華發動600億美元的「戰爭」,最受傷的反而是韓國?
安倍讓這個國家給坑了?450億美元大工程成為日本的包袱

TAG:海外探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