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型血液檢測早八年發現阿爾茨海默病

新型血液檢測早八年發現阿爾茨海默病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已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不幸的是,這種疾病目前還無法治癒。有人認為,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太晚,耽誤了有效干預。他們認為在患者出現記憶喪失等典型癥狀前,疾病其實早已發生。那麼,如何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早期診斷呢?

德國和瑞典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血液檢測,能夠在患者首次出現癥狀很久之前就檢測到疾病的早期指標。因此,這種檢測有望發現那些存在風險的個體,並為藥物開發打開新局面。這項成果於近日發表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

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之一是澱粉樣蛋白斑塊在患者大腦中積累。於是,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Klaus Gerwert及其團隊開發血液檢測,來測定血液中β-澱粉樣蛋白的病理形式和健康形式的相對比例。

病理形式是指這種分子的錯誤摺疊形式,它會引起大腦中有毒斑塊的形成。早在疾病發作前15-20年,有毒的β-澱粉樣蛋白分子就開始在患者大腦中積累。在這項研究中, Gerwert及其同事探討了血液檢測是否能在疾病的早期階段發現病理性的β-澱粉樣蛋白。

首先,研究人員關注了瑞典BioFINDER隊列人群中的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患者,也就是所謂的前驅期。他們發現,這種檢測能夠可靠地檢測到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血液中的β-澱粉樣蛋白變化,同時腦部掃描也發現了異常的澱粉樣蛋白沉積。

接著,Gerwert等人又研究了他們的檢測是否能夠在疾病發作前很好地檢測血液變化。 他們這一次使用了ESTHER隊列研究的數據,這項研究是從2000年開始的。研究人員將後來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的65名參與者的血液樣本與809名對照進行比較。這項檢測平均能夠在患者出現臨床癥狀八年前檢測到疾病。近七成的病例被正確鑒定,而真陰性的個體中僅有9%被錯誤地判定為陽性。整體的診斷準確率為86%。

在現階段,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方式包括大腦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或通過腰椎穿刺提取腦脊液樣品進行分析。這些方式不僅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也為他們帶來痛苦。研究人員認為,血液檢測是一種廉價而簡單的選擇,可針對一般人群進行預先選擇,再對個別對象進行進一步檢測,以便排除假陽性對象。

Gerwert及其同事開發的血液檢測使用了一種稱為免疫紅外感測器的技術,它可以測量健康和病理性的β-澱粉樣蛋白的分布。β-澱粉樣蛋白的病理結構富含粘性的片狀摺疊模式,容易聚集,而健康結構則並非如此。這兩種結構吸收紅外光的頻率不同,因此能夠確定樣品中健康與病理性β-澱粉樣蛋白的比例。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今後計劃測定另一種疾病標誌物α-突觸核蛋白,將這種血液檢測擴展到帕金森病。

原文標題

Amyloid blood biomarker detects Alzheimer"s diseas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通 的精彩文章:

Oxford Nanopore獲中外多家機構投資1億英鎊
里程碑成果:第一個人類Y染色體著絲粒線性圖譜

TAG:生物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