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茶澀,老茶陳,何時的普洱最好喝?

新茶澀,老茶陳,何時的普洱最好喝?

普洱茶被稱為可以喝的古董,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這是普洱茶有別於其它茶類的一大特點,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經常有茶友在提及品鑒或者飲用普洱茶時一定要存放一段時間。那麼,普洱茶一定要放放再喝,這是誤解還是真實的呢?

每年三四月份春茶季的時候,茶友們紛紛奔赴雲南各大茶山尋茶。即便不能到茶山親自挑選,茶友們也會選擇一些當年的頭春茶來收藏品飲。茶友所見所選,因產地不同,要麼是剛經過初制的毛茶,有甚者可能只是初加工的茶樹葉,很多春茶從採摘到品飲可能只過了三四天。鮮葉採摘回來便開始殺青、揉捻、曬青等製作工序,晒乾以後便拿來品飲,通過這些茶葉的口感表現去判斷未來的走向和茶品特點。

喝過新茶的茶友相信都會熟悉那些新葉散出的濃濃青草味(青味)。從品飲的角度來說,這些普洱茶已經是可沖泡和飲用的了,只是它的刺激性過強、青味過重,無法被廣泛接受罷了。因而,普洱生茶並非一定要經過存放才可以喝,剛做好的新茶也是可以馬上喝的,只是相比存放一段時間的普洱生茶,存放後的普洱生茶適口性更佳、更易被接受。

那麼,普洱生茶究竟存多久才好喝呢?

其實這要看青味褪去的程度及茶湯的整體表現。由於各項客觀因素的不同(存放環境、溫濕度、轉化程度)對茶葉的影響也各有不同,所以,目前業界無法給出一個統一的標準。在溫濕度相對可控,普洱茶正常轉化的情況下,一般散茶陳化6個月至1年、茶餅1年半以上,茶湯綜合口感較易被大多數茶友接受。

當然,在各項客觀因素存在差異的現實條件下,具體存放的時間長短我們也要因地制宜,同等時間來說,各地存茶的口感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對於存放的新茶,有經驗的茶客都會定期取一兩泡來嘗試,通過茶葉的具體表現判斷是否適宜飲用。

在普洱茶製成之後,為了便於運輸、存放,往往都會經歷壓製成餅的步驟。茶友們在購入生茶茶餅後,一般來說,其口感表現會隨時間不同存在如下變化:

剛壓制好的茶茶性重、茶氣強,香氣高揚,但滋味青、苦澀味(尤其澀味)突出。這時的普洱茶,只有輕微發酵,適於淺嘗。品飲新茶如同嘗鮮綠茶,過強的茶氣傷胃且茶性相對寒涼,不宜過多飲用。

壓製成餅一年以後,經過一定時期的轉化,茶葉發酵程度加深,茶中青味衰減,口感趨於穩定。轉化後的茶湯口感厚重感增強,滋味表現出的葉片個性更強(如苦茶苦味凸顯,澀味減弱,不如新茶又苦又澀),此時品飲,可更易判斷一款茶的真實個性。

經過五年以上陳放轉化,期間的茶葉已達到中期茶標準,若正常存放,茶葉中已經能夠感受到陳味,而茶葉香氣(公杯香)也更多呈現出地域、產區特徵,只是相比新茶的豪放張揚,中期茶香氣更為沉穩內斂,單一的花香可能出現向花蜜香的轉變。此時喝到口中的普洱茶才方顯存茶的樂趣,轉化後的生茶茶性溫和,整體平衡度更好。

存放達15年及以上,普洱茶即步入老茶標準,其茶氣多已淡了,但陳味正濃。無論飲茶經驗是否豐富,品飲老茶都能輕易感受到那種經時間陳化的味道。經過多年自然發酵,基本沒有了苦、澀等味道,整體表現出的口感爽滑甜蜜、茶湯黏稠有厚度。

如果一款普洱生茶存放在整體環境比較乾燥、空氣濕度比較低的地方,客觀環境對茶葉後期轉化影響程度大。那麼,這款茶即使放上十多年,茶性、茶滋味、湯色等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普洱生茶後期轉化實質是一個自然發酵的過程,發酵需要一定的水份,缺少水份的發酵過程自然就緩慢了。這個很好理解,同一款茶在干倉、濕倉存放三五年,對比一喝自然就會發覺前者如新茶而後者似老茶。

註: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一片茶葉的距離
一個茶几,一個窗檯,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