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去有幾萬父母因此演講而覺醒,現把它轉成文字版

過去有幾萬父母因此演講而覺醒,現把它轉成文字版

「作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我看到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父母覺醒,越來越多的孩子得以天性綻放,甚是欣喜,不過依然有些父母與孩子正在覺醒路上,我把曾經關於「中國父母覺醒」的演講整理成文字,以期協助到更多還在路上的家人,「大道至簡」,此文已把"複雜"的教育講得簡單、直達、易懂,能悟到、做到,可解絕大部分教育問題,願更多父母輕鬆無為、孩子喜樂成長!」

我將帶領大家直達核心,直達教育核心的真相和規律。讓在教育中迷茫和困惑的家人,在簡短時間內就知道落地行動的方法。

拋出三個問題和大家一起探索:

1、現在父母有更多時間,金錢和精力,用心想把孩子教育好,可是為什麼有些教育結果卻恰恰相反呢?

2、我們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父母,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3、到底什麼是愛孩子,你對孩子的那份「愛」有沒有造成傷害呢?

1

我們來看看,當我們想把孩子教育好,結果效果卻不好的話,有幾方面的原因導致。當我們想把孩子教育好,那就代表了不是對等和和諧的關係,我們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擺在了控制、監督、要求、拯救、俯視孩子的位置上,那效果肯定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當我們越是想把孩子教育好,我們對孩子已經做到的部分會覺得理所當然,對孩子做不到的部分,我們會變得情緒不好。會出現焦慮、煩躁、擔心、憤怒等等。當父母這樣表現的時候,孩子會覺得不被接納和認可。 越是對自己生命狀態覺得有缺憾和不滿意的家長,越是會把注意力投在教育好孩子上面。不接受自己的家長,他的愛就越容易變成孩子的阻礙。

2

我們到底要做個什麼樣的父母?把所有答案統一起來,就是做「做最好的自己」的父母。比如您的脾氣不好,您不需要因為自己脾氣不好給孩子造成傷害性教育而擔心,您只需要在自己脾氣能變好的範圍內去做到就好了。單親父母也不需要跟完整家庭的父母相比,您只要做一個最好的單親的父母就好了。成為最好自己的父母,才能更好陪伴孩子成長。所有人都有長有短,我們不需要總是拿自己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去相比。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性格的缺憾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性的教育,但其實這本身不是問題,傷害性教育可能結果恰恰成就了孩子。你一點不需要擔心,你只需要有能力把不好轉化成好就可以了。 比如蘋果的總裁喬布斯,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性格非常偏執的人,但是就是因為他的偏執把「蘋果」這樣完美的產品奉獻給了世人;我自己也因為從小父母教育方式不當而有些性格上種種的缺陷,但就是因為這些缺陷讓我對心理學感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我所有的問題都得到轉化了,這些問題成為了我的資本,讓我可以自由地幫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 所以我們父母,只要做最好的自己的那個父母就夠了。

3

我們真正愛孩子嗎?我們經常給孩子講很多道理,認為我們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就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應該聽話上進好好學習云云。其實我們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孩子的狀態和心情是不會好的,我們知道愛一個人就是讓他開心和幸福,可我們給孩子講了很多道理卻讓他很內疚、難過、自責,那您是真的愛他嗎?我們是愛孩子嗎?其實,我們真正愛的不是孩子,是我們愛上了自己心中那些標準、要求、規律、禮貌和所謂的優秀。所以我們打著愛孩子的名義幹了很多傷害性教育的事。

下面我們來講講覺醒是什麼?什麼樣的狀態是覺醒者?

覺醒者本身要有能力去看得見問題。比如很多父母非常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人,那是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非常不自信的人。所以我們要有這份能力去照見問題背後的真相。

但是更重要的是,覺醒又是為了看不見問題。因為在覺醒者眼中是沒有問題存在的。

那什麼狀態的父母是覺醒的父母呢:能夠適應外在人、事、物,不被孩子任何狀態牽走。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把戲來掌控父母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比如孩子想要某樣東西而得不到滿足,就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父母如果一著急而退讓,那就是被擊中,被孩子的把戲帶走了,而我們沒有引領和調整這個孩子。

四種覺醒的意識

1、從問題意識中覺醒:孩子剛生出來是白白嫩嫩的,所有人都會想親他摸他給與他,這時候孩子一無所有,卻得到整個世界的愛。反而是等他長大了,父母就會看見各種問題了,覺得你不應該這樣、那樣,有種種的規劃和要求。在不斷的教育提醒中,人會形成一種意識,就是我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孩子被教育的越多,形成的限制就越多。家庭不好、相貌不好、學問不好……許許多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改變自己,甚至在走到墳墓里都還在否定自己。我們根深蒂固地被問題意識控制了,認為人生就是改變問題就是去成長。

2、從二元對立的意識裡面覺醒出來。就像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認知:外向的人招人喜歡,內向的則不,覺得人應該是禮貌,謙卑,勤快,懂事的好,那些傲慢,小氣,懶惰,自私的人不好。我們觀念里總有一個好,一個不好,一個黑,一個白的對立,其實沒有所謂的好、壞,黑、白。所有覺醒的人都知道,不是在對立中選擇其中一頭,而是兩者兼有。是人都是兩面都有,有細心的一面就有粗心的一面,有驕傲的一面就有謙虛的一面,所謂性格只是一個人在個性的兩個極端中比較多的處在哪個方向上,外向的人也有內向的時候,懶惰的人也有勤快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是讓一個孩子的人格走向完善。我們不需要刻意改變自己和孩子,而只是去創造環境讓他把他的特點活出來。

3、從改變的意識裡面覺醒出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我們很想改變自己,改變另外一半,改變父母,其實所有還在想改變自己和別人路上的人都是在自討苦吃。當你有天發自內心不想改變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解脫了,而這時候會出現一個奇蹟是什麼呢?就是當一個人不再想去改變自己和任何人的時候,別人和自己都會自動開始改變。

4、從用腦意識中覺醒出來。我們以前看見孩子有問題就想解決、判斷、分析,有什麼辦法可以幫我解決孩子這個問題,其實這時候家長都是在用腦。舉個例子,當孩子打架,父母被老師投訴,這時候父母又要顧著生意,又要照顧孩子,覺得孩子真是添煩,你咋這麼不讓人省心呢,就教導孩子你不要和同學打架,你忍讓一點,你不要做個用拳頭解決問題的孩子嘛。可是經過反覆諮詢,這位孩子的母親慢慢了解到用心和用腦的區別,她突然間有一次能感受到孩子當時的感受了,她感受到的是孩子內心的氣憤、失望、委屈啊,所以這位母親眼淚就掉了下來,真正對孩子感同身受。

再比如我曾經處理過十幾個孩子休學的問題,父母一味地就是想著你怎麼幫我解決孩子休學,怎麼讓孩子回到學校讀書,父母就想解決問題就想搞定孩子回學校,他們沒辦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也許孩子真的遇到學習上的挫折,或者感情問題的衝突,或者他覺得待在這個學校沒有面子他想換個地方。而父母,永遠在術的層面上沒辦法解決問題,只有從用腦意識轉化成用心意識才能解決問題。用腦就是概括、推理、假設,用心就是感受,就是直覺、溫暖、理解。只有在心的層面才能解決問題。

教育的三種真相

1、孩子的問題是對父母的呼救。如果只看到問題而看不到問題背後孩子的呼救,就會錯失對孩子有效的教育和引導,有個媽媽帶女兒來,上三年級的孩子突然說不上學了。但是她又表達不出來什麼。孩子就是跟著媽媽,媽媽走到哪跟到哪。後來才了解到,她們一年前,夫妻離婚了,這個離婚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孩子是用不上學想要從父母那裡要到安全感,孩子在和父母說,我怕失去你們。

還有個男孩子愛玩暴力遊戲,當我看到他,他小小的年紀,但他的面相就是那種很緊的面向,你摸摸他的後背,也是緊張的。我感受到這個孩子內在有很多憤怒,如果只看到問題表面,就是孩子喜歡玩暴力遊戲,但是問題背後是他對父母很不爽的表達,因為父母和奶奶總是訓斥他,教育他,凶他,他只好通過暴力遊戲來呼救。

下面羅列幾種孩子呼救的模式:

孩子自卑,是呼救被肯定太少了;孩子內向,是呼救被關注太少了;孩子拖拉,是呼救被要求太多了;孩子叛逆,是呼救被尊重太少了;孩子暴躁,是呼救被包容的太少了;孩子自私,是呼救給的愛太多了;孩子膽小,是呼救受驚嚇過多了;孩子固執,是呼救被理解的不夠。參透孩子問題背後呼救的信號,那是救命的信號,我們卻都當做問題來解決了,我們這樣陪伴孩子怎麼能給到他們成長的教育呢?我們只會給到傷害性的惡性循環的教育。孩子表現不好都是在求救,甚至在走到沒救了破罐子破摔的時候更是孩子在求救。一個越是壞透的孩子越需要被愛,一個越是壞透的孩子越需要被支持和接納,是支持性的愛才能幫助孩子從問題中解脫出來。

2、孩子的性格缺陷往往是為了對付父母而形成的。曾經我和一位女主管一起吃飯,她吃飯真的是很慢,一頓飯要吃一個小時。我的職業敏感讓我問到,「你是不是小時候,媽媽總是嫌你吃飯慢」。我一問她,她就很不高興,說我媽到現在還總是說我吃飯慢,我其實內在明白我慢就是為了對付媽媽形成的。其實不需要反抗,這些不良程序也不是不能改變的,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就曾經幫助過很多有不良程序的孩子和成人改變掉了不良程序。

下面羅列一些現象代表孩子是用這種方式對付父母的:

孩子說謊,往往是被逼的,因為孩子怕說了真話沒面子,會被教育,或者不被喜歡,父母無法給到孩子被信任、包容、尊重的感覺,那麼孩子就會說謊更多;

孩子好動的父母,那我們曾經在訓練營里看到,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也是不太守規則的,他們往往自身沒有榜樣的作用,同時又不尊重孩子,過於控制嘮叨,孩子不喜歡被束縛,慢慢就形成了好動的傾向;

另外很多孩子磨蹭也是讓很多父母操心的方面,有些孩子父母都是急性子可孩子卻偏偏很磨蹭。其實孩子就是用磨蹭來對付父母的,父母如果不尊重孩子,或者過多要求孩子,孩子恰當的要求得不到回應,那孩子就會用磨蹭來抵觸父母。如果父母不能收回原來的作用力,那孩子的反作用力就會加強。磨蹭的孩子是你越說,孩子的磨蹭就會越來越強,你越說,他內心的抵觸就更強。

叛逆也是為了對付父母形成的,其實在西方國家沒有叛逆期的說法,是我們中國才有,因為中國經歷過封建社會,父母都會有這樣一種意識說孩子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要多,你怎麼能不聽我的話,我是為了你好。導致對孩子管得過多限制過多,父母不尊重孩子。一個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能做什麼呢?一種是逆來順受聽你的,一種是反抗,結果叛逆就形成了。所以父母唯有從孩子的問題和缺陷看到,它是怎麼樣的作用形成的,反過來照見自己的問題才能幫孩子改變。

3、孩子都是通過問題來愛父母,來喚醒父母自己補自己的缺陷。有次有個朋友諮詢我,說他學生的父母提到這樣的問題。這個女兒的脾氣很倔,女兒要東西如果不給,她就威脅父母,甚至走到走廊說你不給我就從這跳下去,看你給不給。我就敏感的意識到,這背後一定有什麼原因,讓孩子用這種激烈的方式來面對,原來這孩子的父親是抑鬱症的狀態,孩子是想用這種激烈的方式喚醒父親振作起來。

下面羅列幾種現象,代表孩子是用問題來愛父母,僅供參考:

孩子生病,是孩子喚醒父母曾經不懂得健康;孩子自卑,是孩子喚醒父親自身要自信起來,是父母你們的自信不夠;孩子偷錢,是喚醒父母曾在錢財方面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孩子自卑,是喚醒父母和自己父母的關係不好,自己的德行不夠;孩子說謊,是喚醒父母的不夠真誠。我們要讀懂,孩子在用問題喚醒我們什麼。

最後再來談談我理解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如果您作為父母巴不得把最好的都給孩子,您為了孩子沒有好的條件上最好的學校而覺得沒有面子,如果您只有孩子好了您才喜悅開心,甚至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那代表您可能把孩子當做是您的附屬品,而忽略了把孩子當成獨立的生命對待。孩子不是實現父母需要的工具,孩子是你生的,他們通過你的身體而來但他們不屬於你,他們屬於社會,屬於人類,你只有照顧權,你只有培養權,但不是讓孩子活成你想他活成的樣子,好多父母需要孩子活成父母內心的標準,但那其實會害了孩子。

有一個方面,我想幫大家達成共識,就是我們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概括起來說,我們要讓孩子成為他原本所是的樣子,把對孩子的傷害性教育減少到最小,而把成長性的教育做得越來越多。如果我今晚分享的幾個主題你能夠全部覺醒了,那我相信你會實現真正輕鬆的不教而教,你會發現教育孩子其實是很閑很輕鬆很好玩的一件事情,當孩子長大了,你完全可以享受屬於自己的生命,這是我和很多父母都走過來的路。

導師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心林大哥 的精彩文章:

TAG:知心林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