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00多年前,這個法國人揭開了吳哥窟的面紗

100多年前,這個法國人揭開了吳哥窟的面紗

微信ID

EYEONHISTORY

1858年4月27日,32歲的亨利·穆奧(Henri Mouhot)帶上他的查爾斯獵犬Tinetine從倫敦啟程,踏上了去往當時被歐洲人稱為「比印度更遙遠的地方」,即如今的泰國曼谷。

這次旅程的緣起,是一本書——詹姆斯·寶靈(James Bowing)所寫的《暹羅王國和人民》(The Kingdom andPeople of Siam),這本書描寫了一個東方古老帝國的故事。

反覆閱讀這本書之後,穆奧決定到中南半島進行一系列植物、動物探險考察並且收集動物標本。

穆奧制定了探險計劃之後便開始尋求資金,但他向拿破崙三世以及一些法國公司申請資金都被拒絕了。最後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和動物學會支持了他。

4 個月後,穆奧結束了在大洋上的漂流,開始了在中南半島的旅途。

他先是乘海船抵達新加坡,由此取海道前往曼谷,然後以曼谷為基地,分別向暹羅、柬埔寨和寮國進行了四次旅行。

在此期間,他在暹羅(今泰國)、柬埔寨、寮國和安南(現在的越南中部)寫下的日記,成為如今對當地最具洞見的一批文字記錄。

1

穆奧用了各種方式旅行,有時用漁船沿著海岸線航行,有時坐大象、馬、牛、大車,更多時候,他用自己的雙腳在叢林中步行。

有時候,他睡在當地人的小木屋裡,更多時候,則是在兩棵樹之間的吊床上或者蚊帳里。有一次,他為了在山裡追逐一隻野豬而失去方向,只好在樹上睡了一個晚上。

在如今柬埔寨王國的首都金邊,穆奧受到了柬埔寨國王的接見。「你喜歡我的城市嗎?」國王如此向穆奧問道。

穆奧深深鞠躬,恭敬回答道:「陛下,這裡實在是壯麗無比,讓我看到了在別處從未見識過的景象。」

穆奧訪問柬埔寨南部的貢布時記錄道:「一次會有六或七艘輪船同時裝貨」 ,「不時就能看到來自中國和歐洲的花瓶在水流中不斷地載浮載沉。」

穆奧不喜歡貢布,當時貢布還只是柬埔寨一座繁華的口岸小鎮,因為靠近海岸而成為貿易運輸集散地,相當繁華。

而如今新的貿易航線開通後,小鎮貢布則沉靜下來,又因為曾經的繁華而留有許多別緻的法式和中式建築,成為旅行者喜歡的休閑之地。

亨利·穆奧(1826-1861),19世紀法國博物學家

穆奧還描述了分布在貢布郊野的鄉間別墅。這是專供當地貴族休閑度假時使用的,四處都有果園和小河。

「他們會在晚間時分抵達此處,只為了呼吸一口比他們在城市裡所能享受到的更加新鮮的空氣。」

穆奧造訪貢布期間,當時的國王建議他,如果想遠離此處的喧囂:「去烏東吧。」

烏東是當時柬埔寨的國都,位於金邊西北 40 公里的一座小山上,有許多運河、橋樑、台基和近百座佛塔。

從貢布去往烏東「騎乘公牛或水牛需要八天」 ,穆奧寫道,「換成大象後,只需要一半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在今天,從金邊出發,駕車一個小時便可到達烏東。當時的金邊只是一座集鎮,而「城市」則是烏東,如今烏東則成為小鎮,而金邊成了首都。

吳哥窟

在金邊,穆奧跟隨著船隻一直往北,感嘆著洞里薩湖的美景:

「河流變得越來越寬,直到最後,寬度有四五英里,然後就進入了有如大海的洞里薩湖。海岸很低,還被一層厚厚的樹木覆蓋著,而在遠方似乎可見被雲吞沒的山峰;

湖水的波浪在陽光的照射下,輝煌地閃爍著,讓眼睛幾乎無法睜開。在洞里薩湖上,看過去只能看見一片海,別無其他之物,而在該湖中心,杵了一個高高的桅杆,標示出暹羅和柬埔寨王國之間的邊界。」

此後,他登上巴肯山,這座位於吳哥窟西北1.5公里處的小山,雖然高僅70米左右,但已經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從巴肯山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吳哥窟。

穆奧在日記中寫道:「一步一步,到達山頂,可以飽覽如此美麗而豐富的景色。」作為一名喜歡記日記的人,穆奧細緻地記載他的所見所聞和感觸。

他感嘆在柬埔寨所見到的各種宏偉建築廟宇「第一眼望去,你的內心會充滿一股澎湃的仰慕之情,(建造者)是如此文明,如此進步。」

2

就是這樣一路追逐著野豬、蝴蝶和昆蟲的蹤跡,在 1859 年的冬天,穆奧在叢林里越走越深,最後在藤蔓遮蔽的森林深處,發現了沉寂已久,掛著古老微笑的高棉王朝遺迹。

這就是古代吳哥的廢墟,也是亨利·穆奧最知名的探索之一,他一步步深入探索,發現這片土地為數眾多的古老廟宇、塑像、護城河、宮殿。

那些宮殿上雕刻有精美的雕像,有的佛像臉上掛有神秘的微笑,還有的許多廟宇和巨樹共生,各種各樣的廊柱、佛像、雕塑,其上人物和動物精雕細琢、栩栩如生,許多人物舞姿翩翩、衣袖如雲。

這就是起源於約公元 400 年的古代高棉帝國的遺迹。古高棉帝國曾經強盛一時,802 年,闍耶跋摩二世立都於吳哥王城,被譽為「神王」。當時的高棉軍隊有戰象百頭,征服了周邊許多地區。

有研究者稱,15 世紀 30 年代,高棉帝國由於中世紀溫暖時期結束,氣候由夏季降雨的穩定型態轉為厄爾尼諾現象與乾旱頻繁的氣候型態。

而以往為了支持吳哥王城的龐大人口,高棉人大舉砍伐森林、開墾農田,導致水土流失,使得洞里薩湖淤積,在乾旱季節無法有效供應農田水,農作物產量劇降,無法再供應數十萬人的糧食需求,致吳哥城衰落,終於16世紀末期成為廢城。

元人周達觀所著《真臘風土記》,是一部介紹位於柬埔寨地區的古國真臘歷史、文化的中國古籍。

1819 年,周達觀《真臘風土記》的法文翻譯本首次在巴黎刊行,此後陸續有歐洲人訪問吳哥:

比如 1856 年,方濟各會(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遊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遊歷吳哥的見聞;

1857 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敘述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

直到穆奧的旅行筆記出版,吳哥才突然在西方人的眼界里出名起來,更多的傳教士、攝影師、考察者開始對這片土地產生興趣。

正因如此,穆奧常被錯誤地認為「發現」了吳哥,事實上,吳哥從未「丟失」過。但穆奧的確是在西方推廣了吳哥。

因為吳哥是穆奧在吳哥窟的觀察手記和手繪的圖張,讓安靜幾百年的吳哥在歷史上又「復活」起來。

亨利·穆奧筆下的吳哥窟

穆奧的畫,除了反映吳哥窟的布局,也包括了一些有吳哥特色的露台、屋頂、柱子、門廊,還有畫廊和淺浮雕的細節,比如其中的植物、動物、跳舞的人、珠寶首飾和軍事武器等,這些繪畫把吳哥窟呈現得活靈活現。

穆奧的筆記中,將吳哥的建築跟埃及金字塔做比較,他對吳哥的四面佛頭像的描述是「四個埃及風格的巨大頭像」。

當時的西方對中東文明深感好奇,所以穆奧的這種關聯比較,讓吳哥馬上抓住了西方人的好奇心。他感嘆:

「這麼宏偉的廢墟,想必當時動了多少勞力,讓人看到時一方面是充滿欽佩,另一方面不禁感嘆,當時能打造出這些巨大作品的人是個又強大又文明的種族,而這些人卻又消失到哪裡了?

這裡有些寺廟可以和我們的所羅門比對,美得像是古老的米開朗基羅所建的,大可以和我們自以為最美的建築平起平坐。」

這感嘆即使今天看來,也是毫不誇張的,吳哥窟的確是集合了人類最高的智慧和藝術成就而誕生的傑作。

3

1861 年的第四次旅行中,穆奧在寮國叢林中感染了瘧疾並最終因而喪生,年僅 35 歲。

在離世前,他寫信給家人,描述了自己的激情,並表示此生已不再遺憾:「看到如此之多美麗、壯觀又新奇的景緻,這一切叫我心滿意足。」

穆奧生前最親密的僕人將他葬於湄公河的支流——美麗的南康河的河岸,又把他所有的日記、標本運回曼谷,最終運回歐洲。

這些遊記最後由他的弟弟整理為《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1862 年在巴黎出版。後來,倫敦出版此書的英譯本。

穆奧的日記里對高棉遺迹給予最高的讚譽:

「吳哥是古高棉王國的國都……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一見到吳哥寺的剎那,人們立刻忘卻旅途的疲勞,喜悅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一瞬間猶如從沙漠踏足綠洲、從混沌的蠻荒進入燦爛的文明。」

《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第一版

穆奧的遊記激發了歐洲人對吳哥窟的濃厚興趣。

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森是世界上最早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他受到穆奧遊記的啟發,1866 年 3 月抵達吳哥,拍攝了世界上最早的吳哥窟照片,這些照片後來結集出版,名為《柬埔寨的古迹》。

1866 年 -1868 年, 由 法 蘭 西 護 衛 艦 艦 長杜達爾·德·拉格雷和陸軍中尉弗朗西斯·安鄴率領的法國的湄公河考察團,對吳哥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正式地科學考察,團員中還包括陸軍中尉兼考古學家路易·德拉波。

這支考察團用的就是穆奧在寮國所繪製的地圖,穆奧的地圖上較為清楚地繪製了從寮國琅勃拉邦到泰國曼谷的路線,是當時這個路線唯一可參考的地圖。

德拉波將大約七十件吳哥窟的雕刻和建築物帶回法國,在 1867 年和 1878 年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趕上歐洲興起的一股收藏東方文物的熱潮。他在 1880 年出版了《柬埔寨遊記——高棉的建築藝術》一書,書中附錄了多幅素描畫。

吳哥窟郵票

隨同德拉波前往吳哥的,還有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1866年,他出版了《亞洲》畫冊,其中吳哥窟的照片讓人們一睹吳哥窟的雄偉風采。

1873 年,法國派出的湄公河考察團出版了由團員安鄴執筆的《印度支那考察之旅》,其中也收入了德拉波的吳哥窟素描畫。

自此,隱藏於叢林中的吳哥窟,喚起了西方世界的極大興趣,旅行家、考古學家、建築學家、歷史學家紛紛前往,渴望著一睹高棉王朝璀璨奪目的遺迹。

而穆奧就是那個時代里把吳哥窟拉近人們視線中的第一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周日電台 | 現代女性是如何誕生的?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