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兵仙的一生:生的憋屈 死的窩囊

兵仙的一生:生的憋屈 死的窩囊

兵仙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之一,被稱為「國士無雙」的韓信戰功赫赫,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沒有韓信劉邦根本不能平定天下,然而縱觀他的一生,真可謂是「生的憋屈 死的窩囊「。

生的憋屈:

1、出身困苦:父親死的早,家裡沒給韓信留下什麼家業,韓信早年生活困苦還無所事事,依靠吃百家飯長大,自己母親死了都無處安葬。

2、受盡欺凌:堂堂七尺男兒沒有一番事業,到處混飯吃當然受人白眼,連贈飯之恩的大娘都數落他沒出息;被市井流氓「胯下之辱」(漢時民風彪悍,一般人受到侮辱哪怕嘴說說早就刀劍相向了)。

3、懷才不遇:在項羽陣營受盡白眼,計策不被項羽採納;到了劉邦陣營險些喪命,差點被夏侯嬰砍死,被夏侯嬰推薦後還是得不到重視,要不是蕭何月下追韓信,恐怕中國歷史上兵仙的名號就要落到旁人頭上了。

4、被人猜忌:別人不說,光是自己的老闆劉邦沒事就「惦記」自己,漢陣營里對長年領兵在外功高震主的韓信流言蜚語是少不了的,最終導致韓信當眾被劉邦奪了兵權,對於一個古代統帥來說這是丟人丟到家了。

5、功成被貶:韓信的軍事功勞最大,卻被貶成淮陰侯,和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人是一個地位的,韓信因此終日悶悶不樂,只能裝病不上朝來逃避。

死的窩囊:

傳說韓信怕劉邦殺自己,讓劉邦答應他的條件才能幫他打江山,劉邦立刻應允他「三齊王」: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五不死」: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若違反這個誓言,劉邦不得好死。

日後為了除掉韓信並且不背棄誓約,讓呂后出面除掉韓信,呂后和蕭何將韓信詐入宮中,韓信往上看頂棚遮得嚴嚴的看不見一絲天,往下看地上鋪著毯子,看不見一點點地,呂后又不讓他見劉邦,所以是見不了君王,心中就知道自己此番是要完蛋,呂后對韓信說:「君王封你"五不死",我們都按君王的意思辦了。我知道你要說:沒有捆你的繩,沒有殺你的刀,這些我們都不用照樣殺你。」說完,一揮手,兩旁幾十名宮女個個手拿棒錘,一擁而上,團團圍住,一陣亂打,把韓信活活打死了。不僅韓信身死,還涉聯三族,一代兵仙死的真是窩囊至極。

韓信一生不順除了外因之外,與自己本身也脫不了關係:

1、性格太「軟」:可能是小時候吃慣百家飯,習慣了哀求他人和逆來順受,性格過於懦弱,胯下之辱往好說了聽是有容人之量,難聽點說就是膽小怕事,這種性格在「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那裡不被重用是不奇怪的,用科比的話說「軟的像坨衛生紙」。

2、婦人之仁:最諷刺的是這個評價就是出自韓信本人之口評價項羽,但是在劉邦「解衣推食「的「關懷「下,他始終念著劉邦的恩情不願反叛,作為臣子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如果將韓信看做是與劉邦、項羽平級的人物,那麼他身上缺少亂世梟雄的狠勁,項羽的仁義更像是「豪傑英雄「的仁義,而韓信的仁義更像婦人之仁。

3、伐功矜能:司馬遷特意給韓信造的詞,就是居高自大,恃才傲物的意思。別的不說,多多益善的故事大家都聽過,韓信直言劉邦帶兵水平不行,而自己多多益善,兵越多越好。試想一個將領沒給自己領導面子,當著面都敢這麼說,對別人還能好到哪去?

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樊噲雖然是一屆莽夫但是是劉邦最親近的人之一,多次救劉邦於危難之間,關係比韓信透,但是人家這樣都恭敬的對待韓信,而韓信怎麼對待樊噲的?韓信出門後,笑道:「生乃與噲等為伍!「 ( 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

韓信這樣的人沒有什麼人緣,所謂知己如夏侯嬰、蕭何等人更多的是將韓信看做是工具而不是同袍,就如韓信自己所說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一般,一旦失勢便是牆倒眾人推,沒有人來幫襯自己,沒有朋友和黨羽來制衡自己與君王間的關係,韓信怎麼能不死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該隱的歷史書 的精彩文章:

西方公認的七大神童 他們都是誰
西方哲學五大聖人 他們分別是誰

TAG:該隱的歷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