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獻帝都吃不起的水果,我們想吃就能吃得起

漢獻帝都吃不起的水果,我們想吃就能吃得起

《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正在騰訊視頻獨家熱播,在第22集里有一個鏡頭,就是漢獻帝劉平居然沒吃過葡萄,不知道葡萄怎麼個吃法。按照該劇劇情的設定,劉平從小被寄養在司馬防家中。司馬防待他有如己出,司馬懿從小到大一直把劉平當成親兄弟看待。結合該劇的人設來看,劉平沒吃過葡萄 ,也就是說司馬防和司馬懿沒吃過葡萄。根據百科詞條顯示,葡萄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水果。現在的葡萄,也就幾塊錢一斤,作為平頭百姓的我,也是想吃就吃得起。為何堂堂的漢獻帝和司馬懿會吃不起葡萄呢?

《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劇照,感謝原作者

有史料記載的接觸葡萄最早的漢人是漢博望侯張騫,就是那個因出使西域而千古流芳的漢武帝伴讀。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來到了一個名叫「且末國」的地方,發現了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水果。張騫嘗了一顆這種水果,發現特別的酸爽,就問當地人這種水果叫啥名字,當地人回答說:「pu tao」。張騫他們根據音譯把這種水果稱為「蒲陶」。(此事典出《漢書.西域列傳》語:「且末國,去長安六千八百二十里,有蒲陶諸果。」)

漢武帝劇照,感謝原作者

博望侯發現了蒲陶之後,又繼續前行,在一個名叫「大宛國」的地方,發現這裡的有錢人家,都喜歡喝蒲陶酒。這裡的蒲陶酒味道特別好,還可以窖藏幾十年不壞。(大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至數十歲不敗。)張騫回到漢朝之後,把西域的所見所聞告訴了漢武帝。在電視劇《漢武大帝》裡面,還有張騫帶蒲陶干給漢武帝吃的橋段。筆者認為這種橋段雖然是演戲,但是也是符合歷史的。

張騫雕像,感謝原作者

漢武大帝想要大宛國的汗血寶馬,大宛國不肯給,於是就引發了貳師將軍李廣利討伐大宛事件。這一場戰爭,有一個意外收穫,就是讓蒲陶進入了中國。按照《漢書》的記載,大宛被漢武帝打服之後,答應每年進貢汗血寶馬。漢武帝先後派遣了十幾批的使者去大宛國宣示國威。有一個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漢使,覺得大宛國的蒲陶酒好喝,就帶了蒲陶種子回國。(漢使采蒲陶、目宿種歸。天子益種蒲陶、目宿離宮館旁,極望焉。)

從《漢書》的記載來看,有史料記載第一個吃蒲陶的漢人是張騫,第一個種蒲陶的漢人是漢武帝。雖然從漢武帝的時候就有種葡萄的記載,但是中原的葡萄種植技術一直沒有進展。到了唐朝的時候,蒲陶依然是帝王享用之物,連宰相都吃不起。(此事典出《新唐書.陳叔達傳》,原文是:嘗賜食,得蒲萄,不舉,帝問之,對曰:「臣母病渴,求不能致,願歸奉之。」帝流涕曰:「卿有母遺乎?」因賜之)

陳叔達是唐朝的宰相,李淵請他吃飯,他看到葡萄之後,居然不敢吃,而是求李淵把葡萄賜給母親食用。大家看看《新唐書》的記載就可以知道,到了唐朝的時候,中原人已經把「蒲陶」的名字改成「蒲萄」了,跟現在的叫法「葡萄」已經差不多了。但是那個時候的葡萄依然是稀罕物,連堂堂宰相大人的母親,都是想吃而吃不到。由此可見,從漢武帝到唐高祖這麼多年裡,漢人依然沒有掌握葡萄種植技術。

李淵劇照,感謝原作者

漢獻帝夾在漢武帝和唐高祖之間,他那個時候的葡萄種植技術肯定不行,所以葡萄肯定是非常珍貴的。司馬懿他爸爸雖然也是當官的,但是他的官職遠遠比不過唐朝宰相陳叔達,所以司馬家族吃不起葡萄就不奇怪了。讀到這裡,也許有網友要問了:葡萄在古代那麼難得,為什麼唐朝會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詩句呢?

漢獻帝劇照,感謝原作者

這首詩的名字就叫《涼州詞》,作者是著名的邊塞詩人王子羽。涼州的地名,取自漢武帝時期。冠軍侯霍景桓打下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個地方。漢武帝認為那裡「地處寒涼」,就在那裡設置了涼州刺史部。大家看看涼州的位置,就知道靠近西域了。那裡靠近葡萄產區,有葡萄酒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霍去病雕像,感謝原作者

寫到這裡,筆者不禁在想啊:「古代的司馬懿和陳叔達宰相都吃不起葡萄,咱卻是想吃葡萄就能吃得起葡萄,咱這是享受古代帝王的待遇啊。不多說了,咱也過一把古代帝王癮,去買幾斤葡萄,邊吃葡萄邊看《三國機密》,這叫一個酸爽啊!」

參考書目:《漢書.西域傳》《新唐書.陳樹達傳》《涼州詞》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福星 的精彩文章:

三國機密:曹植能得善終,關鍵是靠一個女人保命
三國往事:曹操派人刺殺司馬懿,司馬懿為何能躲過一劫?

TAG:王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