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吹菊花擺,一覽縱山小

風吹菊花擺,一覽縱山小

經過幾天的準備,換個地方住在大山深處的二層小樓,庭院里有假山有菜地,周圍有雞窩也有球場,打開窗望見山腰上的輸電網橫跨其中,聯通著世界,這似乎是現代文明與原始山林的完美結合。過些年,樹木會不會超越輸電網而掩蓋現代性呢?我想有這個可能。

醒來,吃過早餐,帶著滿身的輕鬆愉快,出門散步,沿著剛修整的公路邊沿前行,拐了幾道彎,偶見路基邊上雜草重生的深淵,心有餘悸。由於我的生理習慣,一般情況下早晨起來得減一下重量,後獨自一人沿小路上山,可以清晰看到人們走過的痕迹,山土被切割而成的樓梯,一人寬的路徑旁長滿了不知名的植被,他們似乎永遠在走進,卻每次都被我們人類切割,若不出意外,這條路就是路邊情侶的銀河,那座鵲橋也許永遠不會出現。

在野外,尋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如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卻是一件值得的追尋。走了好遠都找不到一塊平地,隨著呼吸急促,整個人變得不安起來,走得越遠,離危險越近,在一個現代人眼中,離開他所熟悉的水泥空間,進入這混亂嘈雜的自然森林,頓時,警惕心爆棚。

七拐八拐的,到達那座電塔底座處,放眼望去,大片森林盡收眼底,遠處還有一座龐大的建築,雖沒有一覽縱山小的氣魄,卻足以觀賞洞天。我一直想不明白人們在如廁時為啥非得尋得一個狹小隱私空間,如果沒有報紙沒有手機網路,排泄也算是一種煎熬吧。日本人所做的精緻馬桶,建築師設計的極度安全的如廁空間等等,都沒有在山腰上偶尋一塊平整土地,盡情排泄來的舒坦。此時可以丟棄隱私,丟棄所謂的舒坦,回歸本真!

人的腦洞奇大無比!在慾望的驅使下,人們像殭屍一樣奔向一個又一個目標,永不滿足。如果有機會嘗試最原始的生活,降降溫也好。

晚上坐在床上,閑來無事,打開甲骨文圖書《亞洲的去魔化:18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第一空白頁,明晃晃地寫著2018年4月3日,但今天依舊得從頭開始。在並不清晰獲知此書內容之前,打算寫些文字,也是我在購買此書時大腦中出現的某些疑問。

在我所接收到的信息和教育中,對西方是有巨大偏見的,對東方尤其是中國保持著一種輕蔑,後來發現這兩點都是不可取。從高中開始接觸世界,形成了所謂的觀念,大多停留在地圖或者教育媒介之中,並不確切,當時有幾個女同學特別喜歡特別欣賞日本和韓國的娛樂和生活。

大學之後,接觸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的同學後,發現中國太大了,存在差異是必然的事情。後來開始學習中國近代史,聽老師在那毫無力氣的述說中國的屈辱故事,沒有激起我絲毫的銳氣,相反卻持輕蔑態度,進而對西方歐美國家的社會及其政治制度產生了濃烈的興趣。

畢業後,隨著閱讀生活的繼續,之前的部分想法被動扭轉,雖然對某些問題依舊存在偏見,自認為程度有所降低。帶著偏見看世界,是我們固有狀態,只是得看一個人的格局如何了,能否包容不同。

希望自己能夠盡量客觀地面對這個世界。

此書,不知可否給出一部分答案,或者提供一點處理偏見的手段,能提供一些思考的素材也可以!

2018年4月11日於連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檯燈下的日記本 的精彩文章:

TAG:檯燈下的日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