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十塊的交情

五十塊的交情

跟朋友芬芬聊天,她說起有位朋友即將結婚做新娘,那準新娘不知道要不要請芬芬,就直接在微信上來問。芬芬說跟這準新娘是通過一位共同的朋友認識的,關係一般,從來沒有一起玩過。這樣開門見山的發問,著實有些尷尬,芬芬說其實完全不用請她,請就算了,還來問要不要請的問題,令她難以作答。我有些好奇,便讓芬芬截圖給我看看。

那位準新娘很會說話,一句「想送請帖又有點不好意思」,既表達了熱情好客的禮貌,又體現了尊重對方的周全。在我看來,她不是不好意思,而是太好意思了。知道她既然提出來了對方肯定不好拒絕,就算被拒絕了,失禮的也是對方,她在道德高地上,完全立於不敗之地。

我曾經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有位男同學結婚請客,也是請了一些關係一般的同學,其中有位女同學被邀請後就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麼請她,平常根本不聯繫,也談不上什麼交情。那男同學還跟她說有些糾結,不請她怕她會生氣。我讓女同學乾脆不要隨禮,反正也去不了。女同學還是抹不開面子,讓我帶了禮。

我個人也送過不少並不想送的禮,大多是工作上的。在湖南工作的幾年裡,不少上級單位、共事單位的人,不論是喬遷、婚嫁、還是家裡有人過世都會特意招呼一聲,也不管什麼親疏遠近、交情深淺。而對於我們外地企業的人來說,這些送出去的禮基本也是收不回來的。

許多時候人情世故就是如此,別人請了我們,我們抹不開面子、丟不開禮節,但是當我們自己操辦喜事時,這些請過我們的點頭之交,我們也未必想請,多半不會請,甚至可能都忘了自己送過哪些。其實這些不好意思請卻好意思問的人,多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未必不懂這樣的道理,也有可能正是太懂這樣的道理了,才熱衷於請一些泛泛之交。還要附帶一些不好意思、怕你生氣之類的虛情假意,其實他們根本不在意別人尷尬與否、生氣與否,這番惺惺作態不過是為自己的小人行徑找個借口、略作開脫。

雖說吃虧是福,隨個禮也損失不了什麼,收禮的人靠這點禮錢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但這樣惺惺作態、貪慕小利的嘴臉卻令人生厭。類似的事情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熟人之間、朋友之間、同學之間、同事之間......很多人憑藉著一點微薄關係就能做出遠超情誼的邀請或請求。也不只是請客送禮,更多的是請人幫忙辦事,找人借錢周轉,這些人往往站在道德高地,把要麼答應我、要麼得罪我的選擇硬生生的擺在別人面前。而即使隨了禮、辦了事、借了錢,這些人的心裡也往往不是感念,而是暗自得意。所謂人情,所謂面子,對「老實人」而言,大多是進退兩難的窘境;對「聰明者」來說,卻是無利不往的工具。

準新娘說託人帶請帖給芬芬,芬芬無奈說不知如何是好,我說方法有很多,直接回絕也行、推脫也行、不表態也行,只是對她而言肯定都是不可行。

於是我玩笑著說:那你就讓朋友帶五十塊錢禮,這交情只值五十元,比給乞丐多一點。

芬芬哈哈大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拙的獨白 的精彩文章:

TAG:古拙的獨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