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仇什麼怨!微博竟然把抖音封殺了

什麼仇什麼怨!微博竟然把抖音封殺了

早期的抖音被認為和秒拍的兄弟產品——小咖秀很像,也有業內人士擔心抖音也會像小咖秀一樣曇花一現。實際情況卻是:抖音在過去的一年保持快速增長,2018年春節前後,抖音的活躍度再創新高。

小咖秀在完成依靠明星帶動流量增長之後,沒能在內容的豐富性上做得更好,用戶玩一段時間就審美疲勞了。而抖音依靠更合理的內容發布機制,吸引了大量草根達人,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微博,這些人是抖音的中堅力量,為平台提供了豐富和多元的內容,這些內容吸引大量在手機上尋求娛樂、消磨時間的用戶。

這些草根達人也是微博想要開發的。微博在2015年之後的「二次崛起」,一方面得益於用戶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以下,另一方面是重塑信息流,讓更多優質內容得到曝光,也讓用戶的關注點不再聚焦喜歡發表社會評論的少數「大V」。

一些評論把微博的調整稱作「去中心化」,但實際的情況是「多中心化」——微博變成了娛樂內容為主,還有搞笑、動漫、房產、汽車、旅遊等幾十個垂直領域的內容。

但微博依然是中心化的。娛樂新聞、明星八卦在微博上佔主導,這些內容又集中在明星身上,在一輪接一輪的明星緋聞和出軌八卦中,微博不斷創造流量新高。即使是在垂直領域,微博的流量也集中在少數賬號,而不是讓眾多達人分享流量。

長期研究社區類產品的社交網路從業者潘亂認為:微博突出轉發有利於製造頭部效應,對迅速打造意見領袖圈子非常高效。但它的弱點是提供的內容有限,用戶也不容易拓展新的內容。除了明星八卦去微博看之外,不知道還能看什麼,平時不怎麼想得起來上微博。

抖音解決了「沒內容可看」的問題。

抖音採用演算法推薦+人工精選的推薦機制。據了解抖音的一位人士透露:機器學慣用戶的興趣之後,會按一定頻率推送相似的視頻,但不會過多推送某一類視頻引發用戶審美疲勞。抖音還會人工精選一些優質內容,推送給粉絲,以及對相關標籤感興趣的用戶。

更重要的是運營。抖音達人發布創意視頻之後,抖音還會通過運營引導普通用戶模仿。在某一類創意視頻火爆的時候,機器也會對這類視頻做更多推薦,吸引普通用戶參與。

同時,抖音官方和用戶都可以發布話題挑戰,引導用戶在同一個話題下進行創作。機器會向用戶推薦其感興趣的話題。

模特郭芯榕告訴PingWest品玩:在抖音參與話題挑戰非常有助於視頻傳播。她參加一個「撩頭髮」的話題挑戰,收穫了4萬多個贊和上千條評論。

抖音在微博眼皮底下成長起來,搶走了微博的內容創作者以及用戶,微博怎麼能不緊張。

而微博的類抖音功能——微博故事和抖音相比,還是太弱了。微博故事的展示頁中,僅能展示100個短視頻,下拉更新,經常出現無新內容可更的情況。而且,目前微博故事主要還是來自明星。

為什麼微博那麼快就趴下了

春節之後,一篇名為《抖音的野望,快手的危機》讓抖音和快手的戰爭成為輿論焦點。抖音帶給快手的危機感未必有多強烈,但給微博帶來了危機卻是實實在在。

社交網路從業者潘亂把快手呈現的內容定義為「what are you doing?」,把抖音定義為「what are you playing?」。快手的產品價值時平等,在意發掘更多的用戶。抖音是效率,注重用戶消費好內容的效率。「按照審美來分,抖音可能是開心麻花,快手是東北藝術團。」

喜歡這兩類產品的完全是不同的人。快手毫無修飾的視頻內容發在抖音上必然得不到推薦,快手對希望紅、希望賺錢的小哥哥小姐姐們未必是好選擇。

專註於網紅經紀的「宇宙網紅中心」網紅事業部總監楊濤告訴PingWest品玩:目前電商和互聯網品牌更願意做短視頻廣告投放。這些客戶更願意投放抖音,因為抖音更偏年輕、城市的用戶,消費意願更高。這些品牌很少投放快手。

不過從數據上看,過去一年抖音的增長並未給快手帶來威脅——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2017年到2018年春節,快手的日均活躍用戶在4000萬的基礎上增加了7000多萬,抖音則是從0增加到6000萬。今日頭條旗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和抖音的日均活躍用戶加起來,才能和快手相當。

另一個被忽視的是快手的本地化運營——快手已經相當於四五線城市用戶的朋友圈。

四五線城市的很多用戶不擅長文字表達,他們的朋友圈幾乎全是轉發,沒有記錄個人生活的原創,沒有社交價值。在用戶下沉之後,微博採用的方法是強化轉發,轉發內容能佔到用戶發帖量的80%左右。但短視頻讓這些用戶找到了低門檻記錄生活的方式。

而且,與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不同,四五線城市是熟人社會,快手的同城頻道很容易發現熟人。

但這些事不可能發生在微博上。儘管微博也強調社交關係鏈,但微博上很難有熟人之間相互關注的小圈子。

快手是「what are you doing」,抖音是「what are you playing」,但微博是「What』s happening?」——追求的是消息的即時性。因此,很多用戶把微博當成新聞客戶端用。但新聞客戶端並不具備微信那樣的「必須用」的理由。無論是大V還是普通用戶,說不用也就不用了,沒什麼損失。

而且,抖音的兄弟產品——今日頭條就直擊了微博老巢。此前上線的「微頭條」,允許用戶發布短頭條(一段話)、圖片和視頻,瞄準的就是微博。周冬雨、陳赫、劉強東等明星名人也開始入駐頭條。

接二連三的娛樂事件給微博帶來的流量也不夠穩固——壓力來自於監管層面。去年開始,國家網信辦等六部委聯合整治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卓偉等大號被要求永久關閉。今年,微博熱搜又遭遇整改,娛樂八卦的內容明顯收斂了。

微博和今日頭條競爭的另一條賽道是短視頻,這是內容消費不可阻擋的潮流。

微博在2013年就投資了秒拍引入秒拍的短視頻內容。但秒拍在短視頻領域「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極光大數據顯示,秒拍的日均活躍用戶和今日頭條旗下三款短視頻產品的日均活躍用戶,已經不在一個數量級。而且,被短視頻創作者詬病的是:秒拍播放量注水嚴重。

在逐漸火起來的用戶創造內容領域,秒拍也毫無建樹,微博也只好自己動手了。

新浪和微博曾是今日頭條早期的投資者,如今兩家公司的關係卻越發微妙。意識到兩家是競爭關係後,2017年4月,新浪和微博清空了今日頭條的股份。

2017年8月,今日頭條內測的「微博內容源」功能,幫助用戶將微博等平台發布的內容自動抓取發表到 「微頭條」上。這迎來了微博方面的強烈反應,封了第三方介面。此次紛爭之後,微博封殺了今日頭條的微博賬號。

現在,微博也封殺了抖音。

但抖音殺死微博這件事,已經差不多幹完了。接下來的對手,人們都說是快手。

這僅僅是開始,更大的戰爭將會在短視頻領域爆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緒文 的精彩文章:

可以讓人快速賺錢的方法 暴利賺錢公式

TAG:秦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