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蒙:書乃心聲——論孫沖書法藝術中的音樂美

許蒙:書乃心聲——論孫沖書法藝術中的音樂美

書乃心聲

——論孫沖書法藝術中的音樂美

▼作者:許蒙

我的小外甥剛滿三周歲,有一次拿著我的手機玩,看到相冊里的一幅書法作品,蹦蹦跳跳地跑到我身邊來問我:舅舅,舅舅,這是什麼?好漂亮。還用他媽媽教他的英語說了句「beautiful」,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對書法美的感知是天然的,是與生俱來的。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真不需要你具備多強的書法專業知識。書法的美是自然呈現的,這是欣賞者對諸如書法的線條、墨色、行文的直覺感知。這種直覺,是潛意識中欣賞者的文化儲備,經驗積累和閱歷沉澱的呈現。儘管,這種感知或許是只是朦朧的存在。

我的小外甥拿給我看的書法作品的作者正是書法名家孫沖。這是一幅四尺對開的橫幅,魏碑楷書,四字。書寫內容為「音樂星空」。這是上個月參加書法活動時孫沖老師特意為我寫的。這幅作品結構樸拙險峻,用筆蒼勁,對比強烈,開合有度。正如書寫內容呈現的含義那樣,很有音樂性。

我們是否可以把書法和音樂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審美呢?我想,對於音樂的審美感知同樣適用於書法。孫沖先生是一位具有很高書法造詣的書者,同時他還是一位具備專業聲樂素養的音樂愛好者。其實,孫沖是音樂的「科班出身」,曾經還獲得過江蘇省民族唱法「十佳歌手」榮譽稱號。你很容易把他的書法和音樂聯繫在一起。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認為:中國書法「尤接近於音樂的、舞蹈的、建築的抽象美(和繪畫塑雕的具象美相對)。」用音樂美來形容書法美真是恰到好處。欣賞一幅書法佳作,如同欣賞一曲優美的音樂那般。誠然,音樂和書法不同,它不具有字形、線條、章法、色彩等方面的可視性,它屬於一種聽覺藝術,但卻與以視覺形式出現的書法藝術有相似之處。如音樂中的抑、揚、頓、挫和書法中的濃、淡、干、濕是「暗合」的。

孫沖的行草書流暢雅觀,如輕快的樂曲在宣紙上演奏。有時候「大弦嘈嘈如急雨」,有時候「小弦切切如私語」。孫沖書法諸體皆善,但我尤愛他的行草書,我認為孫沖的行草書更能代表他的個性質地。它承「二王」一脈,端莊秀美,圓潤可愛,呈現出來的音符我想也是飽滿的。其中精彩的神韻以及躍動的線條,體現著書法家特有的生命樂章。這當然不是「漂浮」,孫沖的行草書有「根」、有「腳」,能站得住。小字行草孫沖更為注重單字的變化,力求多變,大字行草更為「豐滿」,骨感肉感都很強烈。中國書法是有生命的,每一個字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是群居生命中的一員,這都是書法家心靈的顫動。張旭曾說:「始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意」。我不知道孫沖是否也是聽到某種樂曲而悟到筆意。但我在他的書法作品中閱讀到了它的音樂性。

孫沖的小楷很純、很凈,如輕音樂。這種樂曲不一定是獨奏,也可以是音質細膩的多種樂器合奏。它的節奏舒緩但不拖沓,字字都是音符,肅立著。個個颯爽英姿,給人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或許是因為孫沖小楷中含有「隸」味,這是孫沖小楷的獨到之處。唐代書法家張懷瓘就說過:書法是「無聲之音」,孫沖的小楷正踏著韻腳有聲有色地走來。

孫沖的魏碑厚重、有古味,如古典音樂。我們狹義上所說的古典音樂是指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的歐洲主流音樂,代表性的音樂家有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古典音樂是一個獨立的流派,藝術手法講求「洗鍊」,古典音樂歷久不衰,深為眾人喜愛。我們看孫沖的魏碑書法,結字上追求多變,通過線條的粗細、長短、濃淡、曲直,行筆的快慢、鬆緊,章法的疏密、顧盼,如同樂音中的緩急、高低、長短等變化,構成具有孫沖標誌的書法旋律和美感。在用筆上,孫沖充分發揮了毛筆的特點,無論轉筆角度、折筆速度還是行筆力度,對於不同的點畫線條,孫沖用相應的筆法。正如趙孟頫所說:「書法以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功。」當人們聽到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樂家的音樂作品時,它帶給人們呈現的絕不僅僅只是優美的旋律,更為重要的是真摯的情感。孫沖是聰明的,他可以任意布置自己的情感投放,或收或放,孫沖想這麼寫就怎麼寫。

(《題海天落照圖》節抄)

孫沖的其他書體當然也樂感十足。比如,隸書儀態雍容華貴,如華爾茲;篆書蒼勁有力,似金屬樂,擲地有聲。不論書法創作者用哪種書體,所謂「書乃心聲」,這都是書法家在抒發自我情感,表達自己的審美意境。這種意境是可以給欣賞者足夠的想像空間的,如音樂一樣令人回味。

在書法藝術中取得成就的書者,無一例外都是長期臨習,刻苦鑽研,不斷求索。孫沖當然是勤奮的,他如饑似渴地鑽研書法技法,反覆追摹歷代著名碑帖。聽他的書法同道說,孫沖甚至有段時間每天習字超過八個小時。同時,他也注重對綜合素質的提高,這些都體現在他的書法作品中了。

我喜歡在欣賞書法作品時播放音樂,我會選擇與書法搭配的樂曲來播放,我努力追隨音樂的節奏去尋找書法中的線條感,我的眼睛和耳朵同時工作,讓音符在墨色中盡情翻滾跳躍。此時,我正在播放的是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夢中的婚禮》,電腦上展示的是孫沖的行草《題海天落照圖》節抄,輕快的樂章敲擊著耳膜,流動的書法線條在眼前呈現出鋼琴曲的音符。這種感覺是立體的,是視覺、聽覺在腦海中形成的多維畫面。孫沖的字好像自己飛起來了,在我的腦海中歡快地歌唱著。

許蒙

2018年4月12日於紫月齋

作者簡介:許蒙,1988年9月出生於江蘇宿遷。筆名夏巴、林尚聲,別署春華閣、紫月齋。已在報刊發表詩文百餘篇,作品入選十餘種選本。

現為宿遷市閱讀推廣人、《書畫宿遷》主編、《速文藝》主筆、宿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宿遷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宿豫區詩詞協會主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宿遷 的精彩文章:

TAG:書畫宿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