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畫中尋古琴-台北故宮博物院篇

古畫中尋古琴-台北故宮博物院篇

鳳求凰

 中國古琴十大名曲

群星 

00:00/03:25

北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

絹本墨筆 206.3cm*103.3cm

《溪山行旅》為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此圖據說是他傳世的唯一真跡,也是台北故宮的天字型大小重寶。該作品以淺淡的色彩作極為精緻的構圖,舉凡山川流水、高山岩石,都能細心勾勒且呈現出立體的空間感,受到歷代收藏家的珍愛。畫中有許多印記,其中「御書之寶」方璽的印文和印色都具有明顯的宋代特點,說明此圖曾經被收藏於北宋的皇宮,此圖也曾被乾隆收藏過。畫中人物與馱獸比例雖小,但面目、裝束和道具(含古琴)都不馬虎,動作亦十分鮮活,證明範寬並不只有山石造型方面的功力而已。人物、馬匹亦能夠在尺寸極為渺小的限制下活靈活現,使得觀者看此畫時,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的確妙哉!

宋 佚名 《宋人人物冊》

絹本設色 29cm*27.8cm

該畫中人坐於榻上,駐目凝思,執筆似欲書寫。身旁陳設琴、棋、書、畫四事以及飲食之物,童子在旁斟酒。榻後有座屏風,其上懸掛著士人之寫真畫軸。畫中主角集文人之雅玩趣事於身邊,表現出閑適雅逸之宋文人的生活。一般「畫中畫」的屏風多填飾以山水,本幅則以花鳥為飾,反映出北宋末汀渚水鳥的風格,也表現了徽宗朝花鳥畫特別興盛的時代性。

宋 李嵩 《聽阮圖》

絹本設色畫104.5cm*177.5cm

相傳為宋代李嵩(浙江錢塘人)所繪。本圖園中高木奇石,枝葉掩映翁郁,樹下士人持拂閑坐於榻上,左腿盤起,聆聽撥阮演樂並賞古玩。旁有儀態嬌美仕女,焚香、拈花、持扇隨侍。人物線條流暢,繪法近似明代畫家杜蓳、唐寅。床面為藤編軟屜,透氣適合炎夏使用;床榻上置有直搭腦交椅式躺椅,沒有腿足,供坐時後背依靠的調節式活動支架,一般適合在床上或席上使用。榻前方形香幾有束腰、直腿、下為如意足、托泥。

元 朱德潤 《林下鳴琴圖》

圖軸,絹本,淺設色畫120.8cm*58cm

畫松樹數株,矗立江邊,松下三人琴會高談,一漁翁持槳輕曳而至,童子臨流汲水,回望江天,一片遼闊。隔岸坡陀起伏,崗巒層立,煙霧空濛。近景主樹幾佔全幅的一半,畫樹皴石墨色濃郁,描寫細膩,隔水對岸的山石林木則盡量簡化,層層推遠,大部份隱於嵐霧之中。使畫面形成細密繁複與疏朗松秀的對比。利用濃淡墨色相間,簡化物象,使畫幅更形開闊。在筆法線條變化上,樹用中鋒細筆,勾勒坡石取筆側卧成勢,起頓間,產生粗細變化的線條趣味,在學郭熙畫法的元人之中,朱德潤較曹知白、唐棣等更貼近郭熙的技法表現。惟畫法雖學郭熙,然流暢婉通的筆法似書行章,寫意趣味甚濃,構圖以經營河岸為主,筆法結構趨於元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絲桐科技 的精彩文章:

古畫中尋古琴-上海博物館篇

TAG:絲桐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