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動性新規效應顯現 貨基告別拼收益率時代

流動性新規效應顯現 貨基告別拼收益率時代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貨基主動調整久期僅是貨基市場變革的一個縮影。隨著監管趨嚴,未來的基金行業,尤其是貨基市場,將迎接一個嶄新的時代。

隨著6個月過渡期結束,所有公募基金都需符合流動性新規。上證報記者注意到,剛披露結束的基金年報透露了貨基最新的運作軌跡,它們大批量嚴控久期,以此對標新規,降低潛在流動性風險,這一現象與貨基去年三季度借「時間差」大幅提高久期,把握提高收益率最後的好時光,形成了強烈對比。

主動降久期

去年10月1日,《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下稱「流動性新規」)正式實施,新規同時設置了6個月的過渡期。這意味著,在過渡期間,基金購入新標的需符合新規,原有配置組合不符合新規的必須調整,在過渡期結束後,也就是今年4月份達標。上證報記者注意到,剛披露結束的基金年報透露了貨基「看齊」流動性新規的最新動作。

流動性新規第三十條對貨基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也稱「久期」)作出了更嚴格的規定:其一,當貨基前10名份額持有人的持有份額合計超過基金總份額的50%時,貨基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不得超過60天。其二,當前10名份額持有人的持有份額合計超過20%時,貨基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不得超過90 天。

但需指出的是,貨基目前並無披露前10名份額持有人所持份額的義務,因此,上證報記者收窄了統計範圍,通過梳理單一投資者所持份額比例超過20%或50%的基金來觀察相關情況。可以肯定的是,真實情況一定會比基於單一投資者數據得出的結論更為明顯。

統計數據顯示,剔除無法比較的次新貨基,在381隻貨基(ABC類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有304隻貨幣基金去年四季度末的久期相較於去年三季度末出現了下降,下降數量佔比近80%。而去年三季度時,大多數貨基的久期環比不僅是上升的,且上升數量佔比達到七成以上,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進一步來看,不少貨基的久期已達標。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單一投資者持有份額超過基金總份額50%的共有174隻貨基,它們的平均久期約59天,對照上述流動性新規第十三條,它們的平均久期已降至「60天」紅線以下。比如,去年三季度久期環比增幅居前的廣發添利A,在去年四季度末久期從之前的73天驟降至29天。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表示,未來將保持適度的久期和槓桿,繼續做好流動性管理。

這標誌著,隨著貨基陸續達標,其未來久期調整範圍將大幅縮小,相關基金的收益率彈性也將隨之降低,以流動性風險為代價,突擊提高收益率的現象將一去不復返。

貨基迎新時代

貨基主動調整久期僅是貨基市場變革的一個縮影。隨著監管趨嚴,未來的基金行業,尤其是貨基市場,將迎接一個嶄新的時代。

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底,貨幣基金總規模已達到7.8萬億元,占基金總規模的比重達到60%以上。

儘管貨基在流動性、收益率等方面遠勝銀行存款,但從海外經驗來看,貨基潛藏著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時。也正因此,隨著貨基規模的持續擴大,監管層對貨基的監管日漸趨嚴。

記者注意到,為防止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新規不僅對久期進行了嚴格規定,在投資品種、投資集中度等方面均有更細化的規定。包括中融基金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日前紛紛表示,為響應新規要求,基金經理對貨基持倉標的進行了主動調整,目前相關基金已符合要求。

此外,基金業協會此前召開的相關會議還提出,基金評價機構應進一步弱化對公司管理規模的關注,不再公布包含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的排名數據。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公募基金,尤其是規模龐大的貨基,將重新出發,過去比拼規模和收益率的時代已過去,回歸「安全」本源的新時代已到來。

(編輯:鄭惠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華業資本收購長城人壽股權「夢碎」 母公司虧損+資金來源存爭議
你所關心的工資和養老金竟然都和它有關!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