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秀成說太平天國犯了十條錯誤 曾國藩讀後卻偷偷改了一條

李秀成說太平天國犯了十條錯誤 曾國藩讀後卻偷偷改了一條

在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與太平天國鏖戰近十年之後,最終由曾國荃所部湘軍攻克金陵(即天京),直搗太平天國首府。

克複金陵,乃殲滅太平天國的首功,曾國藩以六百里加急快馬將此消息送到了北京。清廷接到這一消息後,最關心的是太平天國中兩個人的去向,一個是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另一個是清軍最大的勁敵忠王李秀成。

而這兩位關鍵人物,洪秀全因為不敢面對太平天國即將覆滅的現實,在數月前已經自殺身亡。而忠王李秀成,則在攜幼主突圍的過程中被俘獲。於是清廷下令,將「李秀成、洪仁達二犯,即著曾國藩等派委妥員,檻送京師,訊明後盡法處治。洪秀全屍身,覓獲後銼屍梟示,仍傳首被害地方,以泄眾憤。」

但是,對於清廷如此明確的指令,當時作為湘軍統帥的曾國藩卻並未遵守。在俘獲李秀成後,曾國藩並未打算將他送到京師,而是把李秀成關進了牢里,讓他書寫供詞。

在十天之內,李秀成在獄中寫下了近3萬字的自述,供述了他加入太平軍以來的歷史,以及他對太平天國最終走向失敗的看法。而曾國藩在得到李秀成的供詞後,抄錄了一份送至北京,然後就將李秀成殺害了。

不但如此,曾國藩送到北京的李秀成供詞,還是經他修改後的刪減版。對李秀成供詞中許多不利於湘軍的說法,曾國藩都一一進行了修改或刪除,不想讓清廷看見。但是,曾國藩對這份供詞的刪改太露痕迹,被主持軍機處的恭親王看了出來。所以,當時清廷下發給曾國藩的諭旨中,就有這樣一段話:

「曾國藩咨送李秀成供詞一本。昨因議政王軍機大臣呈進,均已覽悉。末段所載該逆宛轉求生,乞貸一命,請招降江西湖北各賊,言招降事宜有十要,言洪逆有十誤,均歸刪節。著將原供仍詳細鈔錄,咨送軍機處,無須節錄。」

在接到朝廷的諭旨後,曾國藩又補上了李秀成供述中被他刪減的「招降十要」、「天朝十誤」、「防鬼反為先」等內容。不過,在增補的「天朝十誤」中,曾國藩卻對其中一條,偷偷進行了修改。

所謂的「天朝十誤」,指的是李秀成臨死前,在供詞中總結的太平天國滅亡十條原因。具體的內容,我們昨天的文章里已經做了詳細說明,包括北伐失利、天京事變、洪秀全後期用人不當等。而最後一條第「十誤」,洪秀全寫的是「立政無章。」

只是,在上交給朝廷的版本中,曾國藩將此條抹去,擅自改成了「不應專保天京,扯動各處兵馬。」

曾國藩的改動,與李秀成的原意離題萬里,為什麼他要特意寫這句話給清廷看呢?

原來,曾國藩之所以要在此處進行改動,是為了掩蓋曾氏兄弟的一個過失。

在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已是強弩之末,各地的太平軍都被陸續肅清,只剩下天京一座孤城,而曾國荃卻久攻不下。為了儘早結束戰爭,清廷下令讓李鴻章的淮軍前來「助剿」,但曾國荃不想別人來分了他這份大功勞,拒絕了李鴻章的支援。

李鴻章作為曾國藩的學生,也是非常識相。面對清廷催促他出兵的諭旨,李鴻章借口說他軍中的大炮在夏天容易炸膛,不肯出兵。最終曾國荃如願以償,獨佔了攻克天京的功勞。

然而,功勞是立了,但因為拒絕李鴻章的來援,攻克天京的時間比預計的晚了幾個月,意味著這場戰爭也拖延了幾個月,糜餉勞師之罪,得算在曾家兄弟的頭上。

因此,曾國藩故意篡改李秀成供詞,把「專保天京,扯動各處兵馬」也作為太平天國失敗的一大「失誤」。將曾國荃久攻不克,說成是太平天國調動各地兵力,死守天京的緣故。這樣一來,無形中便把曾國荃貪功爭利、延長戰事的責任,給減輕一大半了。

參考資料:

《清實錄同治朝實錄》

《李秀成自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扶慈禧上位的大功臣 卻因寫了這段話 被慈禧賜死
李秀成臨死前 用這十句話 總結了太平天國失敗原因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