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00多年前古人這樣學英語!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00多年前古人這樣學英語!

原標題: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00多年前古人這樣學英語!


還在為學英語發愁嗎?


想想古人,沒有復讀機,沒有電子辭典


但人家四級可能考得比你好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看看前輩們是如何學外語吧!


昨日,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咸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裡面的內容,大家感受一下:


托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


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



古人會玩,這都什麼亂碼啊?揭曉答案:分別為「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



下面晚報君帶大夥去認識下這本寶典



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一些近代史研究專家則表示,漢字注音學英語的現象在近代非常普遍。


清朝人如何學英語?


漢字標註讀音,全靠「自揣摩之」


七八年前,成都市民堯先生從重慶的舊書市場淘回一堆舊書,其中一本沒有封面的繁體字書籍引發了他的興趣。「繁體字下面還有英語字母。」 堯先生告訴記者,這本書共有四五十頁,從左往右翻,開始的幾頁裡面有「咸豐十年」(1860年)的字樣。



開篇「英話注釋目錄」後標註著,「地理門」、「君臣門」、「師友門」、「宮署門」、「五金門」等門類,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里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



一些用漢字標註的英文讀音,現在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比如「減一半就是了」翻譯為「Less one half of your price」,英標用漢字標註為,「肋司、氓、哈夫、啞夫、尤、濮癵司」。堯先生表示,按照這樣的讀音讀出來,外國人肯定聽不懂。


在教材開始還有一段「使用說明」:「漢字從右至左讀、英字從左至右讀」……而作者也在開篇友情提示學習訣竅,「唯學者自揣摩之」


該怎麼讀這些漢字注音呢?


標註漢字應是晚清「普通話」


在看過書籍的照片後,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的彭老師表示,應該是清朝晚期的書,不過具體時間無法判斷。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的專家也表示,根據書籍照片,從外觀和內容上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清朝的書,不過因為沒有接觸到紙張和實物,所以還不能判斷這本書是善本還是後來複制的。「清朝時期已經陸續翻譯了很多國外的書。」據專家介紹,善本刻印較早、流傳較少,如果是善本,那麼這本書就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按照這些漢字標註的讀音來讀這些英語短句,讀起來發音顯得非常奇怪。那麼,究竟該如何讀這種漢字注音呢?


精通語言學的四川大學教授雷漢卿認為,這種漢字注音主要還是出現在不太正規的教材中,教的人會在聲調上進行指導,而教材的漢字主要還是給初學者的提示。「晚清時也有自己的『雅言』、『國音』(相當於普通話)。」雷漢卿推斷,因為定都北京的原因,當時的標準話應該接近北京話讀音,從一些溥儀講話的錄像也可以得知,讀音差別不算大。也就是說,如果穿越到150多年前,還是能夠聽懂當地人說話。


這種學習方法雖然簡單粗暴


但卻仍沿襲至今



當然重災區還在網路


不信看看求英語歌名的空耳典例


每句都能把人活活笑死



先來看看什麼叫雷滴夠。。。



魔力紅(Maroon 5)多次無辜躺槍。。



下面這個可以魔性循環一整天:



綿羊(英國女歌手埃利·古爾丁)也不幸躺槍。。



為什麼這個說得有種山歌的即視感



逼雷,是啥?MJ要是聽到估計會氣哭



這位請問是如何一耳就聽出來了是個小姑娘?


漲知識


清朝人把英語叫鬼話


事實上,用漢字為英文注音的學習方法,在近代曾長期、大量存在。



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孫廣平博士在一篇關於晚清英語教科書發展中介紹,當時的英語教科書分為三個階段,萌芽階段主要在1807年到1840年,在中國的通商口岸,一些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學習教材比較流行,主要是洋涇浜英語課本,滿足中外貿易需求。這些課本都是用漢語為英語注音,方便中國人學習。



中英貿易之初還要靠會講廣東話的葡萄牙人或者會講葡萄牙語的中國人作為中介來進行溝通,當時廣州流行一本叫《鬼話》的小冊子,其中就用「曼」代替「man」的發音、today 注為「土地」。美國傳教士衛三畏評價這些小冊子所標註的英語「發音很糟糕」。



1840年到1895年,英語教學得到了發展,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出現了一些西式學堂,在一本美國人編寫的英文教材中,開始用音標為英文字母標註讀音。第三階段則是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這一時期開始引入一些原版英語教科書。


?曾國藩長子曾紀澤的英語學習筆記


不止英語,別的語言也都用漢文注音


有資料稱,康熙年間,《尼布楚條約》簽訂後清朝開始注重精通俄語和拉丁語人才,雍正年間《華夷譯語》又重出江湖,這本中國近代早期的外文譯漢文的官方辭書,外文詞條都是以漢文注音。



曾經為記單詞,也這麼干過的,請點贊!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來源:成都商報(ID:cdsb86612222) 綜合網路 編輯:林聿晶 值班主任:蔡萍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植樹節,教你把果核變盆栽!
我與舊書店之緣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