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年間甘肅米案始末評議

乾隆年間甘肅米案始末評議

電視劇中的王亶望

甘肅冒賑事件又稱甘肅米案,事情東窗事發在乾隆四十六年,但是過程始於乾隆三十九年,故事的主角叫王亶望,是山西臨汾人,亶者,誠也,信也,也有忠厚,老實的意思。可是看後來他的行為,可是非常的不老實。

王亶望的父親是江蘇巡撫王師,也是有根基人家的後代。他父親王師算是個清廉的官吏,為雍正年的進士,王亶望自己也有點功名,是乾隆朝的舉人,但是之後並沒有再進一步考進士。他父親,見兒子不願讀書,也沒有個前程,心裡著急。當時朝廷有「捐監製度」,王師雖然清廉,但是還是有錢的(你們不要聲張),就花錢給兒子捐了一個知縣的官來噹噹。就這樣,王亶望連考試都沒有參加,就當了知縣。

田文鏡也是捐生出身

王亶望讀書不行,但是當縣官當得挺有心得的,他自己的縣官就是老爹花錢買來的,他天性聰穎,舉一反三,立刻得到了當官的訣竅,在當上知縣的幾年後,很快就步步高升,用了沒幾年的時間,就從山丹、皋蘭諸縣的縣令,升到雲南武定知府、寧夏知府,後來又當浙江布政使,代理巡撫職務。

王亶望擢升的訣竅就是用阿堵物開路,孔方兄到處,一片康莊大路。當然,王亶望跟同僚關係處的融洽,平時的工作也順利,很多工作做的是很出色的,比一般人表現的更有能力。

蘭州夜景

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到天津巡遊,王亶望進獻一柄如意,此如意是純金打造,遍身鑲嵌珍珠,十分華美,但是乾隆皇帝因為這樣的物品太過珍貴,收下這種東西對於其他官員影響不好,很容易帶壞風氣,就拒絕接受王亶望的進獻。

故宮如意

但是可能這次進獻,還是讓乾隆皇帝注意到了王亶望。一方面王亶望是朝廷功勛的後代,這樣的人根正苗紅,用起來比較放心,也能籠絡其他大臣,另一方面,王亶望這幾年的履歷也很漂亮,在同僚中的官聲也不錯。就把王亶望調到甘肅任甘肅布政使。清朝的布政使是從二品,管理藩庫,主管財政、人事、刑名等事,是總督、巡撫的輔助官員。

王亶望

清朝入關後,順治六年就開始沿用明朝的捐監製度,「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普通人可以向當地官倉捐一定數量的豆子麥子等糧食,國家既授予其國子監監生資格,從而可以直接參加科考,不用經過秀才、舉人的考試,如果再捐多餘的糧食,就可以直接獲得官職,這些糧食在當地遭遇到災荒時,就可以用來賑濟災民。

甘肅旱災

這種制度的出發點是好的。一方面由於中國封建社會不是世襲制,一些朝廷勛貴的後代,往往由於家庭條件優越,而不願意好好讀書,家庭的地位就不能得到長久的保障,這些勛貴在兩代以後,很可能就被擠出貴族階層,這樣無法保障勛貴的利益,對於維護封建統治是非常不利的(勛貴們很容易想到謀反,來保護自己的利益)。給貴族階層更多的機會,成為維護現有統治利益的一種客觀的選擇。另一方面,這些捐糧如果能夠作為保障本地人民的災荒使用,也算是能體現出一些公平的意思。

但是一項措施的出發點在實行的時候總會發生變化。一開始是執行的官員和捐生覺得買賣糧食太麻煩,另外儲存糧食也需要很多的精力,每年還會有鼠噬蟲耗,腐爛變質等問題,於是就摺合成銀兩。一旦成為銀兩,這些錢在不用的時候,就有可能被挪用,甚至直接貪污。在拿錢出來捐職位的人,在當官之後,就千方百計把買職位的錢撈回來,這樣就造成了更為嚴重的貪墨。

焦晃扮演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權衡再三,就於乾隆三十一年取消了捐監的辦法。王亶望是在此之前就捐了官的,這項辦法對他的影響就不大。但是他是經歷過這種事的,深諳其中之道。

乾隆三十九年,在他到甘肅之後,就遇到了實際性的問題,甘肅這個地方氣候乾旱,糧食經常歉收,有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一旦發生旱災,那麼官倉中是沒有儲備糧食的,就要餓死百姓。

王亶望就盤算利用這一點做些文章,撈一些錢,他在計算了最終得益後,發現捐監糧是一個油水很足的名目。歷來朝廷的措施皆是如此,沒有監察制度,任何好的措施都有可能成為牟利的手段。但是這種事情他一個人肯定是沒有辦法完成的,他先說服了當時的陝甘總督勒爾謹(滿洲鑲白旗),勒爾謹上書皇帝,請求重新在甘肅實施捐監,通過捐監解決甘肅缺少儲備糧食的問題。

大學士阿桂

皇帝在考慮之後,許可了勒爾謹的請求。但是以往捐監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嚴重的貪墨,這次開捐實為不得已而為之,特意強調:這次開捐,是為了積貯糧食,為備荒賑恤之用,只准捐納糧食,不準折成銀兩。

其實王亶望的手段很簡單,就是向當地的富人收捐糧,但是收捐糧的時候,會百般挑剔,說捐上的糧食質量不行,不予收取,這樣開捐的事情就無法進行了,在大家困惑的時候,王亶望就說:為了保證朝廷收捐的質量,大家可以將糧食折成現銀。原本朝廷規定,每位捐生應該捐糧43石,可以摺合銀兩47兩,但是官府收銀子不能白收啊,還要添加人手,是很勞神的,還要加辦公銀、雜費銀8兩(加收17%),這樣一共收取55兩。

這樣錢就被收上來了,那麼這個錢怎麼轉化呢?因為甘肅本身就是十年久旱,只要向朝廷報稱發生旱災,這些捐銀已經被花了就可以了。

國子監

首先,王亶望將自己的親信蔣全迪安排成蘭州知府,這是甘肅最有錢的知府了,然後授權蔣全迪全權處理各州縣收上來的納捐糧折成銀兩,蔣知府再以賑災的名義,將全部納捐銀報銷。開捐三年,蔣知府就開銷了600餘萬石的納捐糧。

僅僅開銷蘭州府的捐糧銀還不夠,王亶望就和蔣全迪為甘肅各州縣量身定製災情,依照各縣的災情大小,去收納捐糧,就是有富人不想捐功名,也會敲打他們,讓他們捐出錢糧,再給你個監生的名額。之後藩司再按照各縣的災情,開銷捐監糧。

蘭州府衙

各州縣也趁機向王亶望送銀子,以得到更多的監生指標。為了方便同各州縣的聯絡,隨時勒索,王亶望設立了「坐省長隨"制度,長隨就是隨身僕役,坐省長隨就是在蘭州常駐的親信。

在表面上,王亶望是解決了甘肅當地的儲備糧食的問題,並且處理了災害善後問題。甘肅境內的大小官員,上到陝甘總督,下到州縣官吏都收到好處,王亶望同朝中大臣如和珅等有來往,官聲極好。乾隆四十二年,王亶望被調到浙江任巡撫,浙江富庶,王亶望在此地更是大有作為,很快就變的更有錢了。

浙江海塘

王亶望的繼任者王廷贊到了甘肅布政使任上後,發現了監糧折銀是有違朝廷規定的,他與總督勒爾謹商議,上書將納捐停掉,但是吃慣了的總督大人怎麼會同意?勒爾謹又成功地說服了王廷贊,於是原本清廉的王廷贊也被拉下水,而且一通百通的王廷贊乾脆取消了「坐省長隨」,直接將私收折色收歸蘭州府總辦,變本加厲。

乾隆南巡圖

乾隆四十五年,皇帝第五次南巡,王亶望負責接駕,結果王亶望一味討好皇上,事情辦得太過了,乾隆皇帝就有些懷疑了,他對王亶望說:南巡只是體查民情風俗,不是遊玩觀景,今添建屋宇,張燈結綵,朕實所不取。

王亶望就有點心驚了。正好不久王亶望的母親去世了,朝廷有丁憂制度,王亶望就申請回家丁憂,百日後,回到浙江海塘工地效力。

循化府

東窗事發

既然王亶望任職時,沒有人告發,繼任者也沒有人告發,這件事情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俗話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王亶望這件事拉的戰線太長,牽扯麵太廣,很容易敗露的。乾隆四十六年甘肅河州循化廳撒拉人蘇四十三因為官府的壓榨太厲害,率眾人起義,殺死蘭州知府楊士璣和河州協副將新柱,並進攻蘭州。乾隆皇帝急調和珅為欽差到甘肅鎮壓,並且調大學士阿桂督師,並且從陝西、四川、伊利調兵圍剿。

在和珅、阿桂來往的行兵報告中,時常提到甘肅地區陰雨連綿,耽誤行兵,華林山一戰中,大雨數日,無法作戰。這跟數年來甘肅上報的連年乾旱相矛盾,其中必有蹊蹺。

替換高清大圖

蘭州華林山

加上不久以前,大學士阿桂到王亶望任職的浙江勘察海塘工程,參奏了杭嘉湖道王燧、嘉興知府陳虞盛,借大差為名,貪縱浮冒。皇帝已經開始懷疑是王亶望在職的時候,曾經有包庇所致。乾隆皇帝是很信任阿桂的,立刻逮捕王燧,令刑部嚴加查問。但是這時矛頭還未完全對向王亶望。

事情的徹底敗露是因為一個豬隊友:王廷贊。前面我們已經交代,王廷贊是王亶望的繼位者,也繼承了王亶望的納捐措施。由於天氣緣故,派去的官軍不能立刻剿滅起義軍,皇帝一怒之下,撤了陝甘總督勒爾謹,令李侍堯署理陝甘總督,甘肅一省的地方官心懷鬼胎,惶惶不可終日。此時朝廷從各地調撥的數萬官軍都聚集到蘭州,糧餉一時成了大問題。布政使王廷贊為了討好皇帝,為了以後脫罪留條後路,於是向皇帝奏請:「臣歷官甘肅三十餘年,屢蒙皇上格外開恩,不次擢用,薦歷藩司,任重才庸,涓埃未報……在用兵之際,需用浩繁,臣甘願將歷年積存廉俸銀四萬兩,繳貯甘肅藩庫,以資兵餉。」

王廷贊上任幾年間,貪墨銀兩不下百萬,已經對銀子沒有了正常的概念,他覺得四萬兩銀子已經很少了,他都忘了自己從二品的年俸是130兩了,同時已遠調浙江升任巡撫的前甘肅布政使王亶望在辦理浙江海塘工程期間,也曾經主動捐獻出私銀50萬兩。這種事情是逃不過乾隆皇帝的眼睛的,皇帝責問:王延贊僅任甘肅藩司(即布政使),何以家計充裕?並且傳諭阿桂和李侍堯詳查甘肅以往年份賑災事宜。

替換高清大圖

李侍堯

這件事情原本是人盡皆知,並不複雜,一查一個準,很快阿桂和李侍堯將王亶望和王廷贊等官員私改折色、虛銷賑粟的事情上達天聽。皇帝龍顏震怒,下旨將陝甘和浙江兩地之事,合併調查。

令侍郎楊魁到浙江與閩浙總督兼浙江巡撫陳輝祖王亶望嚴加審問,並抄沒其家產。其實這裡面的陳輝祖的四弟陳嚴祖當時正是甘肅理環縣的知縣,是甘肅冒賑事件的參與者,而且陳輝祖與王亶望在浙江一同為官,二人早有交情。

替換高清大圖

故宮玉器

乾隆四十七年,王亶望被抄沒的家產運抵京城,乾隆皇帝親自前去驗收,發現陳輝祖運過來的臟物都是些大路貨,裡面沒有什麼好東西,跟王亶望貪墨的財產不相稱。

況且乾隆四十六年,王亶望曾經給乾隆皇帝進貢過玉瓶、玉山子等珍奇異寶,無論材質還是做工都是世間罕見,跟陳輝祖抄沒的東西完全不是在一個水平上。況且上次王亶望進貢的物品,由於清朝祖訓嚴厲,皇帝不能收受臣下進貢的這些東西,皇帝都退回給了王亶望,這是去年的事情,上次的寶貝應該在抄沒的家產之中,但是居然一件也沒有。

玉瓶

九月,乾隆皇帝又派阿桂和福長安再去浙江清查,並且要求陳輝祖一起參與審理。十月下旬,阿桂就調查出了真相,陳輝祖在抄沒王亶望的家產時,曾經偷換玉器、字畫、黃金;還有陳輝祖在外面開當鋪、虧空穀倉銀130多萬兩等事也一併被調查出來。乾隆四十八年二月,陳輝祖被賜自盡。

從王亶望家中前前後後抄沒的財產有金銀一百餘萬兩還有大批珠寶玉器。但是按照朝廷給出的監生名額274450名和官員招供的納捐銀每名55兩計算,共計收銀15094750兩,還有倉庫原有的賑米虧空,合計侵貪賑銀2915600兩,這些白銀最後大多數無法追回的。

甘肅一事最後清查,涉及大小官吏173人,這是甘肅官吏的全部數目,無一人不參與此事,其中侵吞白銀一千兩以下者102人,一千兩至一萬兩以下者30人,一萬兩至兩萬兩以下者11人,兩萬兩至十萬兩以下者20人,十萬兩以上者10人。按照大清律例,貪墨數在一千兩以上者擬斬監候,這樣全省的官吏都要被依律判斬監候。影響太大了,乾隆皇帝不得不將死刑的標準提高到一萬兩。

最後王亶望論斬,勒爾謹自裁,王廷贊論絞,冒賑至二萬銀兩以上者二十二人遭誅;余皆免死、抄家、發配。

王亶望的兒子王裘等人發配伊犁,未滿十二歲的幼子先入刑部大獄,滿十二歲,再發配伊利,有敢私自逃回者斬。

後來陝甘總督李侍堯又調查出一些參與的人員,斬了閔鵷元等十一人,判了董熙等六人。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最幸運的芝麻官,因值夜班被乾隆相中,很無能卻官至兩廣總督
嘉慶也不算庸君,為什麼清朝會在這個時期衰敗呢?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