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歲內的寶寶,真的有這麼多不能吃嗎?

1歲內的寶寶,真的有這麼多不能吃嗎?

輔食不懂怎麼添加?寶寶吃飯愛挑食?

自己做的輔食是否好吃?

遇到寶寶的問題不知如何處理?

在這裡

你能和媽媽們一起分享交流、學習成長

再也不用自己干想煩悶了

想要學習輔食育兒

網路上充斥著種種關於寶寶飲食禁忌的觀點,同一種食物有說1歲前不能吃的,也有說2歲前不能吃的等等,同一種食物不能吃的原因也有各式說法,所以,寶媽們不好看還好,看多了不暈厥才怪。不過,幾乎大部分的內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給你個簡單的理由,就讓你不能吃,這一個簡單的「不能」簡直就是朋友圈嚇人謠言傳播的最簡單粗暴的利器。

那我都吐槽到這了,肯定就不是只給你一個某某...某某...不能吃的「好用清單」。

如果你就是喜歡一個簡單粗暴的清單,也沒問題,直接往下瀏覽所有大標題,記住所述的每種食物,大約2歲前都別吃就好了。

↓現在就讓我們來說說以下幾類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吧↓

1. 純牛奶

各地區權威機構建議

這一部分內容較多,請向下滑動查看。

世界衛生組織WHO

「到1歲,大多數寶寶都可以和家庭其他成員吃一樣的食物了(資料第9頁)「。「全脂牛奶在生命的頭2年很重要。因為脫脂牛奶不含必需的脂肪酸、缺乏脂溶性維生素並且腎負荷較高,不推薦將其作為2歲以內的兒童主要食物。低脂牛奶可以在12個月之後添加(第13頁)」。

美國兒科協會AAP

「當寶寶1歲之後,你可以給他全脂牛奶或者低脂(2%)牛奶,同固體輔食(麥片、蔬菜、水果、肉)一起提供均衡的飲食。但他一天最多喝1夸脫(約946毫升)牛奶。更多的奶會提供過多的熱量,同時減少他對於其他食物的胃口。(資料第116頁)「

英國國家健康服務體系NHS

「因為不能提供平衡的營養,直到寶寶1歲前,不應該喝牛奶,但寶寶6個月之後可以添加全脂牛奶為原料的一些食品,比如乳酪醬或者蛋奶沙司(Custard)」……「1到3歲的兒童每天需要350毫克的鈣,大概30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提供這麼多。」

日本厚生省

「牛奶飲用與否取決於離乳的進行(結束)的情況。餵食牛奶建議在1歲之後。」(資料第56頁)

香港地區衛生署

「一歲幼兒已能從多樣化的飲食攝取所需的營養。家長需注意奶只是一歲或以上幼兒均衡飲食的一部分,亦是一種較易獲取鈣質的來源。幼兒每日飲用三百六十至四百八十毫升的奶,大致已足夠提供他們每日所需的鈣質。「

「家長可讓幼兒飲用較配方奶便宜的牛奶(包括鮮牛奶、冷藏或保鮮裝UHT牛奶、或全脂奶粉)。家長無須為幼兒轉用成長或助長配方奶 (即「3」、 「4」號)攝取額外營養。選擇牛奶方面,兩歲以下幼兒應飲用全脂牛奶,兩至五歲則可飲用低脂奶,而五歲以上可飲用脫脂奶。」

台灣地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奶類可提供豐富的鈣質及蛋白質,但牛奶容易受到污染或引起過敏,因此建議一歲以下嬰兒不要給予牛奶,可以選擇起司、優格。」

總結

除了有牛奶過敏,或者有嚴重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困擾的寶寶外,大部分兒童1歲之後都可以開始嘗試喝全脂牛奶了。而脫脂牛奶和低脂牛奶,國際上多家機構建議區別較大,建議2歲之後再換成脫脂牛奶(換句話說就是看看是否需要攝入這麼多脂肪)。現在的寶媽們對寶寶都更加的呵護,所以如果很擔心寶寶,那逐步少量添加觀察就好了。

為什麼?

1、牛奶中的脂肪含量較高,再配合母乳和其它輔食食物,1歲內的嬰兒就比較容易營養失衡,熱量過多等問題

2、由於牛奶中鈣的含量較多,相對鐵的含量卻很低,兩者的比例大約在2000-4000:1,而鈣的大量攝入同時又會降低人體對鐵的吸收,所以1歲內的寶寶常喝牛奶比較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的問題

以下摘抄3點用語極不負責任、嚇唬人的內容來看看:

1、由於牛奶蛋白對胃腸道的黏膜有刺激,極可能造成腸道出血,導致血液進入大便。(把每個寶寶都當病號了)

2、純牛奶缺乏足夠的鐵、維生素C和所需的營養成分,含有的脂肪類型對成長階段的小寶寶也不是最健康的;(肉類也含有同類的脂肪,也別吃了唄)

3、如果長期大量給小寶寶餵養純牛奶,還可能會在寶寶熱應激、發熱或腹瀉時引發嚴重疾病。(健康的時候和牛奶和生病時有毛關係)

2. 果汁

2017年5月22日,美國兒科協會(簡稱AAP)已經把果汁列入禁榜!(主要指代果肉完全去除的果汁)

很多媽媽都會在家用榨汁機把水果打成果汁,給孩子治療便秘、或者替代水來補充液體,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對於不滿1歲的寶寶來說,與完整的水果相比,果汁沒有任何營養上的優勢!

為什麼?

高糖、低營養會造成寶寶過胖或營養不良;

孩子一旦接受了果汁的甜味,就不會再願意喝白水,養成偏甜的口味;

長期喝果汁會對寶寶的牙齒造成侵蝕,形成齲齒。

3. 汞含量高的魚

我們非常推薦寶寶吃深海魚,因為魚類含有非常豐富的DHA,對寶寶的大腦發育和眼睛都很有幫助,例如:三文魚、龍利魚、鱸魚、鱈魚、黃花魚、銀魚和帶魚。但是,也不要把海洋魚類作為每頓的主菜,特別是一些汞含量高的魚

為什麼?

有其實海洋魚類都存在相對淡水魚較多含汞量多的問題,哪些海洋魚類含汞量更多?寶寶應該注意少吃或不吃呢?應避免體型較大的魚類,包括鯊魚、劍魚、旗魚、鯰魚、羅非魚、金目鯛及吞拿魚,特別是大眼吞拿魚、藍鰭吞拿魚等。

4. 蜂蜜

有的媽媽看寶寶最近便秘了,就想沖點蜂蜜水給寶寶喝。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寶寶1歲內不能吃蜂蜜!

為什麼?

蜂蜜是一種很容易被肉毒桿菌污染的食物,1歲內寶寶食用很容易會引起「肉毒桿菌中毒」。1歲以下的寶寶體內還沒有形成完好的腸道微生態屏障,用來抵抗肉毒桿菌芽孢的侵襲。寶寶吃了有污染的蜂蜜後,就很可能會中毒,出現持續便秘,嚴重時甚至會神經麻痹、哭泣微弱、呼吸困難等,非常危險!

另外,蜂蜜中還有一種很需要擔心的成分--糖。蜂蜜中80%的成分都是糖,1歲內寶寶基本不需要靠攝入糖分來提供能量,因此,攝入糖分就很容易對身體超成負面影響,並且也會破壞寶寶的飲食習慣,容易造成剛開始不斷嘗試食物的寶寶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5. 帶殼的海鮮

可以吃,6個月後加輔食了就可以吃,少量添加觀察即可。

如果相信1歲前不該給吃帶殼海鮮,我建議你最好所有海鮮都別給寶寶嘗試,帶沒帶殼都是有可能過敏的。

避開劑量或放大概率的言語來談危害的小編,簡直就是赤裸裸的炫耀自己又「拯救人類」啦!現在世界上把謠言最大化的組織,可能就屬我們國內微信朋友圈的內容了。

他們還會告訴你很多大人也常常過敏,何況寶寶。我就想問問有很多人都對這個、那個過敏的小編。你們是聽說的很多人到底是有幾多人?是不是把吃不幹凈或沒煮熟的海鮮而腹瀉的都算進去了。

6.豆製品

可以喝,充分煮熟即可,別當飯吃就行。沒煮熟的不要喝。建議,只喝自製豆漿,大豆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和B族維生素,其實是很好的營養食材,就是被現在各種跟風貶低豆漿,又覺得似乎便宜就沒營養,導致好多人誤解更深而不喜歡豆漿甚至豆製品。

為什麼?

1、生豆漿中的含有皂素、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製劑,這幾種物質攝入過多時可能使人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甚至導致人發生中毒。不過,令人慶幸的是,只要經過充分加熱,把豆漿煮熟,就可以使這項物質失去作用,也就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所以,給寶寶喝豆漿,一定要充分煮熟。豆漿經過充分加熱,可以消除這兩種物質,才能放心飲用。

需要提醒的是,生豆漿煮到 80℃~90℃ 的時候,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這時,很多人會誤以為豆漿已經煮熟。實際上,這是一種「假沸」現象,此時還不能有效破壞豆漿中的有害物質,而應該繼續加熱 3-5 分鐘,泡沫完全消失後,再停止加熱才比較放心。這一點需要大家都記住,平時煮豆漿的時候一定主要注意充分煮熟。

2、豆漿等豆類食品確實讓寶寶出現腹脹不適,這其實很正常。其實,在給寶寶添加任何一種新的食物時,寶寶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是寶寶在適應新食物的過程。

實際上,豆漿中含有一些低聚糖和抗營養因子,有些寶寶可能對它們比較敏感,容易出現腹脹和產氣反應。就跟有些人喝牛奶會腸胃不舒服一樣。但這都不是什麼有毒有害的。

而且,只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輕微反應對健康並無明顯危害,可先控制數量,逐漸增加,待寶寶腸道適應之後即可消除。

當然,如果寶寶對豆漿等豆製品有特別嚴重的過敏,那就不要吃了。但這個也不是豆漿獨有的問題,所有的食物都可能導致人的過敏。

7. 芹菜

特意來在本文也說明一下關於一些鹽分較高的蔬菜,確實也的蔬菜鹽分較高,比如、芹菜、菠菜等等。但是,沒必要擔心每日攝入蔬菜類食物會導致鹽分過多除非你的寶寶一天能吃大約5-10斤的蔬菜

8. 調味品

寶媽們都知道1歲內的寶寶不能吃鹽和糖,但花生醬、醬油、番茄醬、沙茶醬等調味料,也不要給小寶寶吃,因為這幾種調味品里都含有大量的鹽。寶寶長大一點了,也不建議給寶寶的輔食里放鹽和糖。

為什麼?

1、增加腎臟、心臟負擔

未滿1歲的寶寶吃鹽,會嚴重增加腎臟、心臟的負擔,影響對鈣和鋅的吸收;

2、導致寶寶挑食

長期吃含鹽類食物還會使寶寶在口味上有所挑剔,日後養成挑食的毛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小兒推拿李波:小兒推拿不是「神葯」!確是寶寶成長必備「良藥」
寶寶哭鬧?不知所措?新手爸媽看過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