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火了,它背後的機器人競技產業有多大想像空間?

火了,它背後的機器人競技產業有多大想像空間?

機器人競技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繼《熱血街舞團》後,愛奇藝今年另一檔S+超級網綜《機器人爭霸》於3月29日首播,截止發稿時,其兩集點播量合計達 3.2 億次。

在電鋸、鎚子、衝擊鑽、噴火器的激烈對抗背後,機器人競技有多大的商業想像空間?這會是個一次性的娛樂生意?還是有可能打造持久的賽事 IP?國內又有哪些初創團隊正探索這一領域?這三點將是本文的核心討論點。

Robotwars里的主場機器人

事實上,以機器人為題材的綜藝節目,《機器人爭霸》並非首創。

早在 1998 年,《Robotwars》(機器人大擂台)就在英國 TNN 電視台迎來首播,節目播出後,連續 6 年獲得同類節目收視率第一,並在包括中國等 27 個國家播出。毫不誇張地說,那些年,90 後追的電視節目中,Robatwars 必佔一席。

但包括《Robotwars》、《機器人爭霸》、《鐵甲雄心》等具備視覺衝擊力的格鬥賽事僅為機器人競技中的細小分支,其商業模式主要依靠贊助費、廣告費與直轉播授權。

以《Robotwars》為例,該節目嚴重依賴贊助商的支持,經常出現今年有贊助即開賽,下一年招商失敗就停擺的尷尬境地。

36氪所理解的「機器人競技」,是如 RoboMaster (機甲大師), 通過一整套賽事體系去培養優秀的工程人才,並促進機器人工藝的研發迭代,最終推動整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為了讓讀者能更好理解「機器人競技」,我們可以簡單類比 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在 F1 賽事中,各家大型車廠都擁有擁有自己的車隊,他們會將最新的工藝和技術應用在賽車上,通過競速等嚴苛環境來驗證其可靠性,最後通過收集到的比賽數據反補造車技藝與行駛安全等核心技術。在 F1 賽事中,除了賽車手互相比拼車技外,作為大腦的車隊後端團隊(高科技研發團隊和頂級風洞實驗室)比拼的則是整條供應鏈與技術研發能力。

機器人競技賽事同樣如此,只是比拼的不再是沖向黑白網格終點線的時間快慢,更不是比拼何種方式能更有效地令對方機器人失去機動能力,而是比拼電氣自動化、工業設計、軟體編程、模擬電路、機電設計、舵機、機器視覺、舵機、SLAM 甚至是語義理解的能力。

那麼,圍繞機器人競技所展開的賽事或商業活動,能否撐起一個數十億甚至是百億級人民幣的新興市場呢?


目前,國內走在行業前列的機器人競技賽事有《RoboMaster》、《RoboCup》、《RoboCom》與《RoboTech》。

以《RoboMaster》為例,該項賽事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大疆創新發起並承辦,每年投入超過2000萬人民幣。

該項賽事參賽隊伍為各個大學的學生團隊,對抗形式為機器人相互射擊,在每局限時7分鐘的比賽時間裡,雙方隊員需操作己方機器人,在複雜的「戰場環境」(沙盤)中尋找敵方進行射擊對抗。機器人所搭載的「皮膚系統」可感知彈丸的擊打數據,並通過「血量」形式呈現出來。當比賽時間耗盡,系統將根據雙方基地血量高低或尚且存活的機器人總血量高低判定勝負。

機器人函道吸彈

工程機器人登島

Robomaster前項目經理魏基棟告訴36氪,除了賽事前期投入的2000萬人民幣外,各個大學的機器人製造成本,賽事贊助,廣告植入等金額合計也近2000萬人民幣。

如果以單個賽事一年4000萬人民幣的市場規模做粗略計算,國內機器人競技市場一年的規模約在2億元左右,假設市場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長,5年後市場規模也不過5億人民幣。

36氪此前曾採訪過一家以公平競技角度切入機器人格鬥賽事的團隊「極戰」,他們近期剛完成了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微影資本與北極光創投合投。

極戰在去年設立了機器人格鬥世界盃、世界錦標賽與國內聯賽3項賽事,贊助商名單中包含了英特爾中國、英偉達和海南航空,其主要收入來源依然是廣告贊助。

極戰FMB現場

極戰CEO張宏飛告訴36氪,2018年的賽事贊助商名單中新添了一家功能型飲料與車廠,並且會聯合國內一線衛視推出賽事的直轉播,預計收入能實現翻番,達到5000萬人民幣。

綜合這兩類賽事,我們可以簡單把機器人競技的產業鏈做個簡單的分析:

其上游為機器人團隊,負責提供內容原材料;

中游為賽事,產出內容;

下游為媒介,做內容的加工與傳播。

與此同時,圍繞機器人競技產業還有人才培訓、場地運營和資本支持。

而從產業鏈角度分析,機器人競技的市場空間之所以不大,主要原因有兩點:

產業上游缺少過硬實力的機器人團隊,而缺少機器人團隊的原因在於其本身商業價值不高,如果失去科技企業或高校的支持,便難以維持日常經營。

非格鬥類的機器人競技賽事的觀賞性不強。

這樣看來, 機器人競技市場還遠沒有到爆發的時間點,也不符合大部分VC的投資邏輯,但這不代表行業沒有價值。


36氪認為,以 STEM 教育為核心,面向中學生開展的機器人競技比賽極具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

以美國的 FIRST 為例。

FIRST (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立於 1989 年,是個全球性的非盈利組織,它的目標是激勵學生在工程領域和科技領域方面的途徑不斷拓展。旗下有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機器人競賽、FTC(FIRST Tech Competition)科技挑戰賽與FLL樂高機器人競賽。

FRC

以FRC為例,參賽隊伍會被要求在六個星期內面對和克服各種挑戰,包括籌集資金、宣傳設計、團隊磨合、3D建模、零件加工、機械組裝和資料整合等難題,打造出一台符合規則的工業級別競賽機器人,並在特定場地內與來自全世界的團隊競技。

FIRST 選擇切入的用戶人群為 14~18 歲的高中生,高中生面臨的首要任務是考上理想的大學,而 FIRST 的核心優勢在於它的認證能夠為學生進入名校提供敲門磚甚至獲得獎學金,尤其是在留學市場,一個 FIRST 的認證比參加名企的實習分量要重上許多。

FIRST 的參賽隊伍每年可獲得總額約 2000 萬美元獎學金,如MIT、哥倫比亞大學、多倫多大學等都為其大開大門。

除了高等學府樂於為參與 FIRST 賽事的學生團隊提供獎學金外,全球知名企業也不例外。

FIRST的贊助商名單中涵蓋了高通、谷歌、NASA、SpaceX、英偉達、微軟等數十家科技公司,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也連續三年為FIRST全球總決賽致辭。

商業模式方面,FIRST除了接受贊助與廣告費外,所有報名參加的學校或個人團隊都需要向FIRST繳納一筆費用,主要用於購買零件套件以及其他項目,平均費用在8000~10000人民幣左右。每年數以萬計的團隊,光報名費保守估計就在千萬到億元人民幣之間。

回到機器人競技上,作為產業鏈上游的參賽團隊而言,FIRST類賽事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在工程與科技領域獲得實質性的成長,還能為將來申請高等學府加分,更為重要的是,為此付費買單的並非學生自己,而是家長與學校。無論是需求側還是購買力,都足以撐起機器人競技產業的上游供給。

如果 Robomaster 並非針對大學生,而是如 FIRST 一樣切入中學生市場,或許能夠與市場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一旦涉及教育,商業便不再那麼純粹。FIRST作為一家非營利組織也沒想到30年後的自己有如此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與商業價值。

對於機器人競技這條產業來說,人才的培養和工程文化的塑造才是核心。相比商業價值,其社會價值更值得被大眾所知曉,如果說FIRST已經成為美國未來工程師雲集的場所,那麼中國在這方面也絕不能落下,不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全球虛擬貨幣監管:政府也盯著你的暴富夢,投機盡頭是嚴酷政策
智慧出行,讓天下沒有難打的車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