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天,快到碗里來!野菜正當時,錯過了又要等一年

春天,快到碗里來!野菜正當時,錯過了又要等一年

(本文字數:1200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三四月間,春風撫岸,綠了大江南北的漫山遍野。幾場小雨過後,是野菜們肆意生長的最好時機。

野菜並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的東西,采于山野,食之春盤。清新自然的味道,齒頰留香,每個與其邂逅的食客都不會忘卻。

香椿:最金貴

每年穀雨前後,鮮活萌發的香椿葉芽如同綴滿高枝的瑪瑙翡翠,葉厚芽嫩,翠葉紅邊,被稱為「樹上蔬菜」。

香椿嫩芽可做成各式菜肴。香味以濃郁滋潤見長,含有充足的維生素E和蛋白質,營養之豐富遠高於其他蔬菜,價格頗高,為宴賓之名貴佳肴。


春來薺美忽忘歸」 「三春薺菜饒有味」,薺菜在江南水鄉被吃的理所當然。薺菜餃子,薺菜餛飩,薺菜春卷各種小吃簇擁在一起,有時會讓人忘卻它也是不可多得的早春時蔬。

薺菜的花期在4—6月,小巧水靈,星星點點,不僅看著清新宜人,還有著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的食療作用。


若是單論外形,蕨菜無疑是最特別的:根莖細長,嫩葉蜷曲,猶如龍頭。故有龍頭菜,拳頭菜別名。早有《詩經·陸璣疏》云:「蕨,山菜也。初生似蒜,紫莖黑色,可食如葵」。

野蕨菜千百年來都只是「野菜」,卻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和健體抗病作用。若是拋開功效,微妙清淡的香味和一絲絲回味悠長的清苦吃起來也令人念念不忘。

馬蘭頭可分紅梗青梗兩種,紅梗可入葯,日常食用以野生青梗最佳。

「洵美草木滋,可以廢粱肉」,馬蘭頭的翠嫩外形和清香味道是是很多食客作為前菜和開胃菜的不二選擇。切得細碎的馬蘭頭加香乾拌上鹽和香油,清涼了無數人的心。


驚蟄後,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挖這種大自然饋贈的山珍——春筍。驚雷初響,山林間的春筍開始冒尖,多,且嫩。白居易在《食筍》寫到:「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春筍的滋味是出了名的鮮美!清代李漁稱竹筍為「素食第一品」, 脆嫩可口。無論是炒食還是燉肉大都膾炙人口。


馬齒莧是莧類植物的一種——顧名思義,葉子是瓜子形狀,似厚厚的馬齒。平日里匍匐在田野,一抹綠色,普普通通。

說它普普通通,也不公平。《唐本草》、《開寶本草》均記載著它作為良藥的功能,治病救人。且作為葯食連用的植物很早就進入了人們的餐桌。吃法有多種:焯水後炒食、涼拌、做餡都是不錯的選擇,比如馬齒莧炒雞蛋、馬齒莧包子。

記憶中鬱鬱蔥蔥的艾草總是一竄一大片的。莖幹挺立,浮著薄薄的乳白色絨毛,少有多餘枝條,葉片似菊葉繚繞著濃郁香氣。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幾種野菜中,自認為艾草最像是那淡然又溫婉的女子,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艾草這種野菜,大抵是溫柔的,它的用處太多:或泡葯,或作飲品,或煙熏驅蟲。在江南一帶,清明節前後會製作一種叫作清明粿的小食,用艾葉煮過與糯米粉一和,包上鮮肉、臘肉筍等餡料,上鍋蒸煮後食用,品相極佳,口感香滑。

春夏時節的野菜還有很多,模樣和味道也獨一無二。初春的傍晚,一盤鮮嫩的野菜,可以讓你胃口大開,真是大自然的恩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肆在徽州 的精彩文章:

這種小動物還在隨意抓捕嗎?擔心被抓的是你自己!

TAG:小肆在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