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子有5.45,北約有5.56,為什麼95槍族選擇了5.8mm?原因沒那麼複雜

毛子有5.45,北約有5.56,為什麼95槍族選擇了5.8mm?原因沒那麼複雜

網上經常看到一些論調比如說我軍小口徑武器選擇5.8mm是充分糅合了7.62、5.56、5.45之類的優點啊,或者說在同樣小口徑的子彈中(5.56/5.45)相對口徑較大,質量也略重,更加適合穿透防彈衣之類的。但其實一開始選擇5.8的原因壓根沒那麼複雜,就是因為負責5.8mm子彈的那家廠拿出了比較靠譜的樣品....

就比如你丫乾隆叫了幾個廚子做早飯,一個負責煎餅果子、一個負責灌湯小籠、一個負責腸粉。結果呢,灌湯小籠被萬歲爺翻牌子了。這不代表灌湯小籠就一定最好吃,這也許是萬歲爺他喜歡灌湯小籠的味道,但更多是做灌湯小籠這廚子手藝好。5.8mm被翻牌子也是差不多道理,接下來我說下當年這個小口徑彈藥的事兒。

早在1970年,咱們解放軍這邊就看到下一代步槍小口徑化的趨勢了。當然這得益於美帝揍猴子時候M16用的5.56口徑確實好使(所以什麼參考毛子的5.45不存在的,那會毛子自己也剛開始研製),於是在1971年3月開了個會,確定了下一代小口徑子彈的研製。但是和美帝毛子研發子彈不同的是...人家都是從口徑,彈頭,質量,初速,彈頭長徑比之類的性能優化方案里去定口徑的......

而我們則是,訂好要求,然後把的方案丟給25個廠子自己研究。當時對口徑的要求是不大於6mm,然後0.2mm一個台階分任務。於是一些廠子挑了6mm任務,有些挑5.8mm,有些是5.6mm。5.4mm以下的沒人選...然後研發過程中,負責5.6mm的可能因為廠子設備和能力太渣(槍管深孔鑽不行)而先出局。最後又在6mm和5.8mm之間斗。

1974年,基本確定下一代步槍彈是5.8和6mm口徑。上面那表看到沒,791廠還很馬屁的用了5.81口徑,予以象徵建軍節。然並卵馬屁拍在馬腿上,直接因為含ZZ意義而踢出局。

1978年,軍械部綜合考慮了下彈道、侵徹力、穿透、彈頭重之類的性能元素後,確定5.8mm為我軍下一代制式步槍子彈口徑,並且和彈和槍同時開始研製。然而後來又因為猴子在邊境鬧事兒,忙著揍他擱置了。最終到 1987年才成功把87式小口徑步槍和DBP-87小口徑步槍彈造出來。試驗之後可行,並衍生了95式家族。

綜上,5.8mm小口徑步槍彈的確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口徑化的過程當中負責5.8口徑研發的廠子交出了滿意的卷子。網傳還有什麼研發5.8是為了和別國區分口徑,省的在打仗的時候敵軍撿我們子彈用...我就在這裡吐你們一臉。就算是同口徑,你的彈藥筒長度不一樣,彈肩的斜度不一樣。就算能發射也是個打一發卡一殼的局好嗎。彈匣也不兼容,你是讓美帝拿著M4當單發裝填步槍用是伐。下面三,5.56 5.8和5.45

最後,5.8在三大小口徑裡邊穿透的確不錯,但高穿透也帶來了空腔不足。總之魚和熊掌大多情況下總是不能一起吃的...以上,關於這篇彈的文,其實我知道沒有講的很細,尤其當年還有5.98口徑之類的。還有幾大廠子的論述。但我又不是寫論文是不,懶得去查資料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狗的武器狂想 的精彩文章:

國產手槍也能玩洋氣馬甲,我說92,這還是你嗎?
非正常霰彈研究中心,霰彈中的那些骨骼清奇的泥石流

TAG:瘋狗的武器狂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