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國內首個帕金森「活力操」發布!符合6種癥狀的人注意了

國內首個帕金森「活力操」發布!符合6種癥狀的人注意了




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感覺離自己很遙遠。




你也許不知道,如今帕金森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殺手」,且年齡越大,患病風險越高。



2017年發布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超九成受訪者對帕金森病認識不足。







4月11日為世界帕金森病日,《生命時報》

(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

邀請權威專家,給出帕金森病的防治指導,並教你一套活力健康操來對抗疾病。




受訪專家


解放軍總醫院老年神經科主任 王振福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 胡永生




帕金森病的6個典型癥狀




帕金森病是由大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病變,引起多巴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減少導致的。




王振福教授介紹說,中國帕金森病患者共有300多萬,此病有6個典型癥狀:






  • 面具臉,即雙眼凝視、眨眼減少;






  • 姿勢前傾,行走時手臂不擺動,下肢僵硬,肌肉僵直;





  • 震顫,多為首發癥狀,安靜時出現,緊張時加劇,入睡後消失,拇指和食指有「搓丸樣」動作;






  • 小寫症,即寫字越寫越小;






  • 髖膝關節屈曲;






  • 慌張步態,彎腰駝背、下肢拖曳、小碎步。




由於帕金森病的癥狀常被誤認為是人老後的正常現象,加上與很多疾病臨床癥狀相似,造成了就診不及時、誤診率高、治療率低的現狀。






調查顯示,帕金森病的就診率僅有40%,能夠接受藥物治療者則不足40%。




王振福說,帕金森病目前病因不明確,其發病與遺傳(佔10%)、年齡、環境(如農民接觸某些農藥、殺蟲劑,電焊工接觸錳化合物)等有關。




雖然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種致命疾病,一般不影響壽命,但它不可根治,切勿輕信虛假廣告宣傳。沒有明確研究證實,幹細胞對帕金森病有效。




胡永生表示,早期發現,科學診斷,根據年齡、癥狀類型、嚴重程度等選擇藥物及時開始治療,才是康復的關鍵。早期進行適當的藥物治療,可以控制震顫癥狀。




但當疾病進展到4年左右時,伴隨藥物療效下降、副作用增大,患者可能出現「開關現象」

(「關」表現為突然出現肢體僵直,不能運動,就像斷電一樣;「開」時儘管未用任何相關治療,卻突然活動正常,肢體僵硬消失)

,以及嚴重的異動癥狀。



此時可以進行腦起搏器(腦深部電刺激,DBS)手術治療,明顯降低藥物副作用。


        


一套「活力操」對抗帕金森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功能障礙專業委員會發布了首款活力健康操。



鼓勵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通過積極運動對抗疾病,同時倡導中老年人參加鍛煉,提高生活質量。具體如下:






第一節,雙臂伸展





原地踏步,雙臂向上、向兩側伸展,然後單臂前伸,反向握拳,動動手指,做8~10次。













第二節,擴胸運動




單臂分別前伸,反向握拳後,順勢向兩側打開,完成擴胸動作。











第三節,肩部繞轉




單臂分別前伸,反向握拳後,從胸前交叉上抬,繞轉肩膀。











第四節,對側伸展




原地踏步走,手臂分別向兩側打開。











第五節,踏步伸展




伸展之前保持踏步,雙手先向兩側打開,然後舉過頭頂。







需要提醒的是,第二到五節分別重複6~8次。建議患者穿著運動服和帶有支撐保護功能的運動鞋,根據自身情況循序漸進地練習。▲




本期編輯:王曉晴  動作示範:趙紀恩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張傑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近期熱門文章

3道題自測大腦退化程度,全錯請自覺入院


醫生才知道的50個健康常識,看完打敗朋友圈90%的人


一張珍貴的「感冒用藥表」,比藥店老闆推薦的還准


吃米和吃面到底哪個更營養?是時候告訴你真相了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食欲不振 or 吃啥都香,你大概是患上了一種「胃口病」
鳥兒在枝頭輕唱,喚醒沉睡一冬的身體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