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一個喜歡原始質感的獨立設計師:拙與精緻,其實並不衝突

一個喜歡原始質感的獨立設計師:拙與精緻,其實並不衝突

獨立設計師品牌Digest Design Workshop(消化設計)在2018秋冬上海時裝周期間,參加了慶祝原創精神的平台XCOMMONS(諸色會)舉辦的名為「Fashion Acoustic(此時此聲)」的獨立發布活動。

「消化設計」這個品牌在2011年推出了第一個系列2011春夏,經過多年發展,這次發布2018秋冬系列竟然是它第一次以走秀形式發布。這個低調的設計師品牌,很沉得住氣,一點也不張揚。這跟品牌創始人Dooling的個人脾性很像。

Dooling是一位80後設計師,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回國後2010年在北京成立了工作室。她創立的「消化設計」,分為兩條線,「消」是成衣系列,「化」是概念系列,兩支線的作品不一樣,但又是高度統一,內核是一樣的,「成衣是product;概念系列是art work,是做展覽的,不賣的」。

2018秋冬系列,她以「大隱於器」為主題,推出了80多件成衣,4件概念系列,從1月確定要做,到3月正式推出,只花了2個多月時間,而之前「消化」都不會按「國際時裝慣例」,提前半年做發布。通常都是等系列研發到位,才做發布。這樣保證了在品牌發展的初級階段,「消化設計」確立自己十分鮮明的風格。

大隱於器

對於「大隱於器」這個主題詞的解釋,Dooling說,「宏大(Grand)的東西,並不一定是靠大體量來呈現,而更可能是隱於小的器物之中。如同人,並不恢弘龐大的血肉之軀,卻可以在短短几千年,閃現那麼多開創人類文明的偉人。而衣服,作為依託人的身體而存在的』器』,在日常生活里,有它既定的尺度,卻能承載和呈現巨大的能量」。

發布會當天,Dooling還邀請到了Chui Wan樂隊主創成員之一閆玉龍合作秀場音樂,並現場演奏。以極簡音樂為架構,將實驗、迷幻、民族音樂中的古典元素加入其中,整場音樂分為四個章節,以弦樂、打擊樂以及電子音色來詮釋,與XCOMMONS的「Fashion Acoustic(此時此聲)」時裝、音樂跨界主題相呼應。

(音樂人閆玉龍在「消化設計」秀場的現場演奏)

他們兩人第一次見面就聊了12個小時,「從下午5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聊通透了所有的事情,儘管那時候我們的衣服只出了不到十件」。

「消化設計」的2018秋冬系列,Dooling用到了她們所積累下來的經典版型,包括以藏袍為原型的長短外套;彝族大褲改良的外套和裙子,以及傣族的筒裙、黎族的貫首衣、民國的立領褂子等等,布料還是棉麻毛料為主。

Dooling說她們對版型非常挑剔,會為了調好一個服裝的「基礎版」,調二三十遍,每個季度再根據新的面料,衍生出新的「基礎版」,「我們版一旦定了,通過它可以做出100款甚至是更多的衣服,它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基礎,我們之前七年都在做這個部分」。

這幾年,常常會有獨立設計師因為作品被大品牌、網紅抄襲而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消化設計」也有被抄襲過,Dooling說這是一個商業現象,不需要去阻攔,「無所謂,我們的核心版型是沒法抄走的,我們看重的是『核』,不是外面那層『果肉』」。

喜歡有原始質感的東西

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是Dooling喜歡的設計師,「我喜歡的可能是他對待設計的狀態,因為他會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身份。Yohji 的版型也很有得看,他以自己對衣服的鑽研,獲得了世人對他是master(大師)的認可」。初看「消化設計」的服裝,有人會聯想到山本耀司。如果有人說她的設計有Yohji 的影子,她說還挺開心的,「因為Yohji 是好的,他的衣服是好衣服,那麼他的那個審美也是好審美。我只是在接近一個好的衣服和好的審美,而且我們又都是東方人,我覺得這個很正常」。

關於設計,Dooling說,「其實好的東西都是一樣的,不好的,各有各的不好」。

「消化設計」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風格,可以很中國,很當代,但又不局限於中國元素。Dooling喜歡有原始質感的東西,「我要做有根源的東西,當你去探索根源性的設計,就不會天馬行空,想一出是一出」。但她所說的原始質感,並不是越老越好,「當代也有非常多具有原始質感的東西,我覺得所有具備『原始質感』的東西,都是純粹的,同時具備實驗性——純粹和實驗的共性是,都沒有、也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發布秀當天的秀場鋪滿了黃沙,在沙面上呈現的是一幅沙堆浮雕圖案,它來自非洲的樹皮布,「我們用這種方法,儘可能去還原原始圖案里的意象,粗糙並極致」。

這個場景,與服裝的大地色、暗草綠、墨灰、卡其、雨露麻等自然色視覺統一。

模特身上的腰飾以及徽章,則來自於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陶鷹鼎。她找了平面設計師朋友侯穎將立體的陶鷹鼎圖案提煉成了平面化的樣子,接近陶鷹鼎渾厚、質樸的狀態。

在她看來,陶鷹鼎是一個又拙又極度精緻的代表,「它是6000年前的東西,人們沒有精良的工具,只能靠製作者非常良好的審美和高超的手藝,才能把一個東西做得那麼精巧,以『笨拙』的方式」。

在當下的中國,大多數人對於時尚的理解,都是渴望精緻,但Dooling說,拙與精緻並不衝突、不矛盾。

發布會最後呈現的4個概念系列作品,以「匹條」為主材料拼接,最重的一件服裝可能有10公斤,每個模特都抱著一個黑陶罐亮相,很有意思的是,這些陶罐都是Dooling從淘寶買來的。她並不排斥任何」當下「的東西,是淘寶的第一批使用者。淘寶是現代生活的工具,她在這家賣黑陶的商鋪買了三四年的生活用品。

「人總要恢復到清醒的樣子」

這兩年躥起來的潮牌文化、網紅文化對獨立設計師也是有影響的。

Dooling說她們的服裝在2014年之前都有非常好的市場,但近3年因為服裝的流量都在潮牌,所以市場沒有像以前年年遞增的效果,她說,「這只是一個風潮,很快就會過去,因為人總要恢復到清醒的樣子」。

這次與XCOMMONS合作,時裝周期間「消化設計」的作品都在NOT showroom中展示,長居北京的Dooling第一次來到上海參加時裝發布,她的印象是「上海的服務更好,showroom會很在乎買手的感受。北京那邊會更放鬆」。「消化設計」的工作室在北京,之前合作的買手店,都比較有自己的方向和風格,更願意直接去工作室與設計師交流。「消化設計」目前主要在Triple-Major、尤倫斯藝術商店等平台售賣,都是更偏概念和藝術的商店,希望在品牌逐漸成熟的階段,可以接觸到更多對「設計」有認知的服裝店。

Dooling曾在中央美院當老師,教過一年的服裝設計,後來辭職了。她屬於自帶學院派的氣質,不是一個很商業的人,「消化設計」也不是一個很商業的品牌,即便發展8年,「消化設計」也還沒有商業策略,「我們就是先做好衣服,做好產品。風格的確立是靠自己的產品標準來保護的,維持一個高標準出品」。

對外的推廣,她一點也不急,之前很多平台找她合作,她都拒絕過。經過幾年沉澱,之所以決定選擇與XCOMMONS合作,也是互相品性相投,「XCOMMONS與NOT showroom的創始人是同一個人,我們都有海外留學背景,都是80後,對藝術設計都有相近的要求」。

服裝跟一本書是一樣的,讀不懂就是讀不懂

很多人談到獨立創業、自己做品牌的設計師,都會稱之為「獨立設計師」與更多依託品牌集團的商業設計師相區分,Dooling對「獨立設計師」的理解,是個體精神層面的,「會獨立地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受別人影響,它跟金錢沒有關係。之所以會強調獨立設計師,是因為現在大多數國內設計師是商業設計師。他們的『設計』也是有效的,但方式不同。他們會考慮怎麼用同一塊布料,設計出更多的衣服,做到產能更大化」。

作為一個獨立設計師品牌,發展至今,Dooling說她所面臨的挑戰,有部分來自於買手,「現在興起的買手有很多很多,但他們可能有些還是讀不懂衣服,有些能讀懂的買手就非常懂,一來挑,可能半個系列全挑走了。服裝跟一本書是一樣的,讀不懂就是讀不懂,我也有看不懂的書,可能並不是不喜歡,都不是審美層面的東西。」

在Dooling十八九歲求學的時候,她的一位英國導師就曾跟她說,「你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你只要在那講故事,不用走出自己的圈,身邊的人就會走過來」。

她對「消化設計」的思考也很沉靜,品牌自帶的磁場,吸引的是那些願意被吸引的人。對於品牌能做多久,她說這是時代使然,不能強求,「與時代是不是能夠有契合的點,就像很多時候在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英雄,出來了就出來了,很簡單」。

多了解一些,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她也會急躁,她會因為一件衣服沒有掛好,連環催團隊成員,「我也會心浮氣躁,也是一種順其自然,做不到不食人間煙火」。

她不太像大家所想像的那種光鮮的時裝設計師,她質樸的樣子,就像她欣賞的山本耀司一樣,讓人想到的是「做衣服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style精美 的精彩文章:

劉雯成為 PUMA 全球品牌代言人;貝嫂服裝品牌 Victoria Beckham 大裁員
原來城野醫生除了毛孔收斂水,還有這款平價美白神器!造型顧問李化強推

TAG:Jstyle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