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冷感症讓人苦不堪言,這樣調節比吃藥簡單,還不會有副作用

冷感症讓人苦不堪言,這樣調節比吃藥簡單,還不會有副作用

冷感症多屬於中醫陽氣虧虛證,實際上是一種病態的體質,如果持續存在,易誘發或加重關節炎、子宮肌瘤、不孕症、支氣管炎、鼻炎、消化不良、萎縮性胃炎、消瘦或肥胖等。學醫的人大都知道:心衰、甲狀腺機能減退、糖尿病壞疽等器質性疾病會引起身體發涼。對於冷感症,西醫無法診斷與治療,而中醫則擅長改善這種體質。

37攝氏度的體溫是人體的核心溫度手足和皮膚等外殼溫度均低於體溫。通常,核心溫度除發燒或休克外基本不變,外殼溫度隨環境溫度而變化,體質好的人在冬天適當喝冷飲或吃冷食並無不適,而有冷感症的人如果過食冷超過溫食能力,受涼或因產熱不夠導致消化道處於低溫狀態,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現腹瀉腹脹及便溏,這種狀況中醫叫脾陽虛。

中醫認為,陽氣虧虛有幾種不同的情況。有的人吃得很少或消化吸收不良導致燃料供應不足;有的人吃得不少,吸收也好,但因代謝障礙,燃燒不足也會引起。吸收不好的多消瘦,燃燒不好的多肥胖,這都屬脾陽虛。

其中激素水平調節障礙而導致產熱嚴重不足的屬腎陽虛,嚴重的血行不暢屬心陽虛,這些人都表現為四肢發涼並畏寒怕冷。還有一種因精神緊張導致血管痙攣,繼而引起上半身熱而下半身寒,這種人雙腳雖涼但不畏寒,屬肝鬱氣滯。

比較明顯的冷感症,宜服溫補的中藥製劑調整體質,如果癥狀較輕,自我調養便可得到改善。在日常中要採取適合自己的保養方式,例如:消除精神緊張,盡量少熬夜,保證充足睡眠,按時進食,多吃溫熱飲食,避免過食生冷,適當增加肉、蛋、魚等高熱量食物和溫性佐料;合理運動以提高身體的產熱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臨安康 的精彩文章:

突然性情大變,焦慮急躁,這些原由有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不要忽視!

TAG:福臨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