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窯火千秋溯源頭——市陶瓷歷史文化研究會開始窯柴之路考察

窯火千秋溯源頭——市陶瓷歷史文化研究會開始窯柴之路考察

編者按:

享譽世界的瓷都景德鎮,窯火延續千年,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窯工與匠師們的辛苦歷程,從窯火源頭分別探尋、研究並搶救性地留存印記,是景德鎮市陶瓷歷史文化研究會迎合新時代特色的文化自信和自覺擔當。新課題「窯火千秋一一窯柴之路」探源的開始,已然帶給我們不小的驚喜…

4月9日,景德鎮市陶瓷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邵繼梅、副會長兼秘書長余少松、副秘書長余虹慧、常務理事熊瑤生一行四人在市民間民俗文化搶救委員會主席胡忠勝的陪同下,驅車浮梁縣蛟潭鎮梅湖村開展窯火千秋一一窯柴之路課題考察。

因洪源至蛟潭的206國道實施白加黑改建工程,為免顛簸之苦,考察小組改道溯昌江而行經浮梁石鼓、福港,路浯溪囗、穿蛟潭鎮老街直插梅湖鄉村公路。一路上山明水秀,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車至梅湖村略事休息,在胡忠勝引領下,考察組一行在一處河溝旁看到一塊刻有清道光六年文字的碑石遺存。眾人喜岀望外,急忙洗刷乾淨,研判誦讀。此碑石雖歷經一百餘年滄桑,但文字仍依稀可辯,而內容與窯柴息息相關。

碑中記載「特調浮梁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 為賞示通融 以廣懸澤事,賤生員王昭、胡景南、胡旺榜,子民 王士楊、胡旺俊、胡紹暘、王士鵠、王士波、王文浩、章興起、鄭景楊、程滿發呈稱:生柴上梅田都等處 山多田少,田苗資水灌溉,山柴藉水放運,山源水堰原以灌田放柴,因時利用。故放柴由坑頭至烏田經過二十餘堰,水小在烏田起堆,洪水至 建溪起堆。緣烏田水險流急 易於盪柴,不若建溪有大河水漾進 柴保無虞。嘉慶二十三年,李怒光等曾以天乾稟請劉前憲給示:嗣後,放柴均放至烏田堰上停止,今烏田舟民李文書、李有明等復請示禁,奈生處山柴頗多,若盡止烏田起堆 非盪即擱,蓋烏田岀柞甚廣,斷無舍柞不結而盡裝柴之理。柴柞並裝 必難銷運 洲柴被擱 山柴誰買?民無所資朋矣 生等與情 蕩平之水遵示烏田起堆,凡遇洪水田水盈溢,懇准建溪兩處堆州裝運,亦適商舟柞農皆無窒礙。為此,公吁賞示通融 勒石不朽等情到縣,據此,除批示外合行給予曉論,為此示仰上下梅田居民人等知悉。嗣後爾等運放柴木,如河水蕩平仍遵前示,由烏田起堆裝運,若長水之際田水盈溢,准將山柴放至建溪起堆裝運。爾等務答應看情形於柞農均無妨礙方為至當,不得故違禁令致千重咎各宜廩遵禁違。特示。

右仰知悉

道光六年十二月 日

道光七年二月 日昭等遵奉

惠示勒石並接中吳上達鄭日強、李林華、張起鳯等聲明敬立(斷句與標點系筆者所加,各位同仁可作進一步論證)。

大意是幾位生員與數位村民因窯柴放水之事產生磨擦,訴諸衙門後經數十次協商調解達成了共識,逐刻碑為證不得違約,成功化解了一次經濟矛盾糾紛,為窯柴的穩定可持續性發展立下了規矩。但令我們費解的是,這麼一塊獨特的、與千年陶瓷窯火緊密相連、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史料性石刻為何淪落為村婦的洗衣板,藏在深村無人識?(碑文待再研判後另文詳述)

離開碑石後,我們驅車往方坑深處前行,山嵐茵茵,樹木環抱,但松木已極為鮮見,昔日喧囂的伐柴場景已不復存在,倒是一幢已漸風化的干打壘房屋在青山的環抱下顯得是那麼的搶眼。

出得方坑,我們繼續驅車前往碑刻中所述的放柴源頭坑頭村探尋,這也是筆者當年下鄉插隊的地方。1971年2月20日,從峙灘中學畢業後與四位同班同學及一中五位同學一行十人被分配到這裡插隊務農,年僅16歲半。我們居住的是一幢全木質結構的二層小樓,岀門是溪水,注目是田畈,在二樓柵欄前能經常看到野豬在河邊山畔岀沒。因交通很不方便且經濟效益低,次年4月我就轉去了交通相對方便的西湖公社西湖村,直至1979年1月9日回城,在農村整整經歷了一個抗戰歲月。去年2月20日,我組織了三輛小車攜妻兒及兄弟姐妹和當年下鄉的同窗回訪了一下,因而今天並不感覺陌生。倒是邵、余兩位領導見到爬滿過山藤的陳年老屋有點興奮,爭相合影留念,也算是踏青留痕吧。

如今當年的二層小樓己被原居民買下改建了磚木平房(有點遺憾),村裡也因高速路的穿行有了較大改變。

當年插隊時候的小夥伴王一民(現村支書)在村前的林場接待了我們,我們大約是近11時臨時打的電話說要吃飯,沒想到僅一個多小時他就給我們端上來八個盤子,除皮蛋外都是原生態綠色食品,有剛岀水的河魚河蝦、自家腌的臘肉炒水筍、炒大蒜、羊心、水蕨、野苦菜等,且色香味俱全,既經濟又實惠,米飯也很香,非常的可口。席間我們還聊起了新農村建設,封山育林山上的樹木不能砍了,也就不能靠山吃山了。胡忠勝點子多,他建議由王一民牽頭,打知青文化的牌,在林場周邊的山坡上移幾幢老房子,打造一個集吃住玩為一體的休閑式農家樂知青家園,帶動村經濟的增長,他的建議得到我們的首肯。

告別王一民我們重回梅湖村,邀請了胡雙慶(83歲)胡家水(80歲)胡金龍(73歲)三位曾經參與過窯柴砍伐的老人進行了座談。三位老人談起當年砍窯柴的經歷亦很興奮,其中胡雙慶14歲就跟隨父輩們上山砍柴。他們不僅向我們介紹了砍柴、鋸柴、尺寸、碼柴、挑柴、放柴及砍柴的裝束、飲食等過程,而且還領我們到家中觀看了他們至今仍保存的工具家什。面對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彎刀、斧頭、弓鋸、鋸齒板子、鐵銼,我們彷彿回到了那個火紅的年代,正是有這樣一批勤勞的窯柴工,才使得景德鎮的千年窯火不息,成就了一個世界瓷都。我們與三位老人在梅湖的舊墩新橋前合影留念後返程回市區。

途經文殊書院時我們進去作了短暫逗留,又意外發現一塊2010年由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授予的「千年窯火·松木窯柴生產古基地」石制匾牌,這又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蛟潭梅湖作為昌江源頭,柴火之路的歷史地位。

文殊書院,坐落在「蛟潭鎮梅源村柏樹下村」,村中古木參天,數株超千年樹齡的橢木、紅豆杉匯聚成「福、祿、壽、財」吉星擁載的風水寶地。文殊書院對面的「筆架山」清晰宏偉,村中後山的「文殊廟址」與一棟飽經滄桑的徽派古宅,見證了古村落的悠遠歷史和佛教文化的真諦,自古就是皖贛儒商往來落腳歇息敬香禮佛的福地。

文殊書院常務院長包清旺先生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千年窯火·松木窯柴生產古基地」的來龍去脈(詳情另發)。這座書院不僅具有陶瓷文化特色,而且還具有紅色文化的基因,包先生之母彭雲意女士曾冒死收養了幾名紅軍孤兒為養子,被授予烈士家屬。她在該地搭起佛龕,供奉「文殊菩薩」教人愛心向善,深受村民尊敬,高齡善終。

本次考察活動從早上8.30分起程至晚上6.30分回家整整有十個小時,收穫頗豐。一是發現了具有很高文物價值的道光年間因窯柴糾紛而產生的碑刻,為研究窯柴的運輸方式提供了實物佐證。二是「千年窯火·松木窯柴生產古基地」的認定發現,為研究會下一步詳盡闡述窯柴生產的全過程提供了一條思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