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拍賣價格最高的藝術品

中國拍賣價格最高的藝術品

中國拍賣價格最高的藝術品(多圖)

2017年12月17日晚,在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拍賣,在夜間進行的「震古爍今——從北宋到當代的中國書畫」專場拍賣中,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以8.1億元落槌價,加傭金以9.315億元成交,刷新了中國書畫最高成交記錄跟我國藝術品最高成交紀錄。

01

《山水十二條屏》的藝術價值

在十二條屏中,可以見到齊白石筆下的美好家園情景--長天照日、桂林山水、浮萍山影、小橋流水,是中國人世代相守的、文人內心裡無限嚮往的精神家園。該畫作承載著歷代文人山水家園的情懷,畫法是以石濤、徐渭的筆法為主,寫湖南家鄉和桂林的真山真水,其眷眷之心完全是沉浸在東方式的美好家園中,與觀者內心共鳴。齊白石研究專家郎紹君先生曾言:"這十二條屏,把遠遊印象、寫生畫稿、前人模式(如金農畫遠景荷花)和居北京後的創作經驗熔於一爐,構圖簡潔,境界新奇,有濃郁的現實生活氣息;畫法則集勾勒與潑墨為一,間有鮮艷的著色。可以說,這套條屏具有總結性,很大程度上標誌了齊白石山水畫的成熟。

齊白石的創作題材里,花鳥魚蟲、人物、果蔬占多數,山水畫最少,物以稀為貴。特別是一整套的山水十二條屏,存世僅有兩組。其中之一就是在重慶三峽博物館館藏,由齊白石送給川軍抗日名將王纘緒的禮物,「建國後,王瓚緒把這套作品捐贈給了西南博物院,也就是三峽博物館的前身。」三峽博物館館藏的這一套作品,是齊白石最後創作的一套山水十二條屏,也是齊白石藝術價值的最高體現。博物館藏品一般情況下不會進入買賣市場。據說齊白石還畫過第三組山水十二條屏,但目前下落不明。所以保利拍賣的這組《山水十二條屏》就成了可流通的孤品。孤品自然價高。

02

《山水十二條屏》的收藏價值

收藏界有個詞,叫「流傳有序」,意思就是藏品流傳過程清晰,有證可考、有據可查。藏品流傳有序,說明這東西的真實性大大增加。這次拍賣的這組《山水十二條屏》在各類巡展跟著錄中出現過不少於29次,算是真正的「流傳有序」。早在去年3月20日,此次拍賣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在北京保利的一次展覽中亮相,那也是這套作品近60年來的首次公開展出。同樣在去年的6月5日,晚上11點40分左右,北京保利十年春拍等來了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但拍賣師並沒有進行拍賣,而是宣布暫不拍賣,買家將繼續與北京保利洽談,當時拍賣師宣布了這件作品的估價高達人民幣10億元。今年秋拍再次上拍,這套作品當然是備受關注了。

當然,《山水十二條屏》只是齊白石老爺子的諸多作品的一部分,他的很多作品也是非常的有名氣。這些成就的本身其實就代表了一種態度,對人生的態度。其實小編更想跟大家通過十二條屏的引子,一起走進齊白石老先生的故事。

1

「芝木匠」苦學技藝

1864年1月1日,齊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杏子塢,小名阿芝。8歲開始入蒙館讀書。齊白石出身寒門,讀書不到一年,便輟學在家,砍柴放牛。因他身體孱弱,幹不了田裡的重活,家裡就想讓他學一門手藝,以備將來養家糊口。恰巧,齊白石有一位本家叔祖是大器作木匠。大器作木匠,就是專門蓋房子,做桌椅板凳和種田工具這類粗活的木匠。這年年初,父親就提出來讓齊白石跟他學木匠手藝。

大器作是個苦力活。瘦弱的齊白石扛不動大檁條。時間不長,師傅見他干不動重活,就把他打發回家了。這時,有人說閑話:「阿芝哪能學得成手藝?」自尊心很強的齊白石聽見後暗下決心,一定要干出個樣兒來。

16歲時,齊白石投師到周之美門下,改學雕花木藝。雕花木藝比大器作更加精細。齊白石看著生動的花樣子,打心眼裡喜歡。他學得很有興緻。師傅見徒弟聰明好學,也教得格外認真。

轉眼三年過去了,從齊白石手裡出來的花樣子越來越生動精緻,刀法運用自如。他還特別將平日里自己所畫的花卉果實加入到代代相傳、一成不變的傳統圖案中,又根據鄉里人喜聞樂見的吉慶詞兒勾摹出許多人物故事,創造了許多有意思的新花樣,很受人們的喜歡。漸漸地,他成了方圓百里內有了小有名氣的「芝木匠」。

2

一本《芥子園畫譜》讓他踏入繪畫世界

20歲那年,齊白石隨師傅外出做活時,在一個主顧家裡無意間見到了一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芥子園畫譜》也就是當時的繪畫教科書。齊白石仔細翻閱之後,發現裡面的圖畫自己也能畫,如獲至寶,遂把書借回家。夜晚,齊白石不忍睡,伴著油燈,用薄竹紙一幅幅地勾影,如痴如醉。他將用過的薄竹紙釘在一起,半年過去了,一共攢了16大本。一頁頁翻看,紙上的花樣一點點逐漸生動、活泛起來。從那以後,齊白石做雕花木活,就用畫譜作依據,既能花樣出新,畫法又合規則。這為他後來繪畫打下了良好基礎。

3

27歲拜師開始正式學畫

齊白石正式學畫時,已是27歲了。這時,齊白石家裡的境況很不好。人口一天天增多,年景不是旱就是澇,田裡莊稼收不了多少,賦稅又重,全家人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過著十分凄苦的日子。

這一年,齊白石拜胡沁園、陳少蕃為師。拜師後,他就住在胡家。胡家安適、優越的生活,不但沒有拉開他同家庭的距離,反而加深了他對家庭的關切和懷念。每當夜深人靜,妻子愁苦的面容,父親彎腰駝背扶犁耕作的情景,母親骨瘦如柴,風吹欲倒的身影……一一浮現在他的眼前。

齊白石意識到,自己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學畫,只有爭取一切時間加緊學習。自己必須快馬加鞭,一天當兩天;甚至當三天四天,他不顧疲勞,不顧身體,一個勁兒拚命學。

齊白石跟陳少蕃讀《唐詩三百首》,因為有小時候的基礎,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把詩文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接著,齊白石又讀了《孟子》、唐宋八家古文、《聊齋志異》等。他一邊讀書,一邊跟胡沁園學畫。胡沁園向他傳授了許多作畫的理論,還把自己收藏的古今名人字畫拿出來,讓齊白石仔細臨摹,同時,又介紹齊白石向湘潭名畫家譚荔生學習畫山水。

在兩位老師的悉心教導下,齊白石的書畫大有長進。他很快就進入了文人雅士的社交圈子。讀書學畫,讓他眼界漸寬,畫藝漸長。他收起斧鋸鑽鑿,拿起畫筆,決定賣畫養家,向鄉間文人和畫師方向轉變。

4

57歲的「北漂」老人

從1864年到1901年,齊白石從沒有離開過故鄉。鄉間的事物成了他畫作中的常客。別的畫家不屑於理會的鋤頭、鏟子、小蟲、青蛙甚至老鼠都躍然於他的畫中。他的畫樸素自然,一見就彷彿聞到來自鄉村的氣息,聽到了孩童們稚嫩清脆的歌謠。

對於藝術的執著追求讓他40歲以後五進五齣,行遍天下。就在57歲那年春夏間,齊白石的家鄉發生了兵事,家鄉謠言四起,有碗飯吃的人,紛紛另謀避地之所。他迫不得已辭別了父母妻子,攜著簡單行李,獨自動身北上。

自此,齊白石在57歲的年紀,成了一名「北漂」。也正是由於這次北上,齊白石走上了藝術人生的重要轉折。

5

成為「海國都知」的老畫家

齊白石到了北京,住在法源寺廟內。遠離故鄉的夜更加難熬。齊白石想起父母妻子、親戚朋友,遠隔千里,不能聚首一處,輾側枕上,往往通宵睡不著覺。剛到北京的時候,他沒有名氣,也不被社會接受。平日里賣畫刻印,生活過得並不好,再加上那時物價低廉,只可以勉強維持生計。

正在齊白石孤單地飄零在外鄉時,他遇到了平生的知己陳師曾。「我那時的畫,學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為北京人所喜愛,除了陳師曾之外,懂得我的畫的人,簡直是絕無僅有。」齊白石在自述中說道。陳師曾與齊白石的相遇純屬偶然。有一天,陳師曾去琉璃廠閑逛,不經意間見到齊白石的印章,大為讚賞,便特意趕到法源寺拜訪。沒想到,兩人一見如故,成為莫逆之交。

此後,陳師曾應邀去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攜帶齊白石花卉、山水數幅,供展覽出售。沒想到,畫一掛出來,便銷售一空,花卉每幅賣了100銀幣,二尺紙山水更是賣到了250銀幣。不僅如此,法國人也拿了齊白石和陳師曾的畫,準備參加巴黎展覽會。日本人還專門為他們拍攝了紀錄片,在東京藝術院放映,轟動一時。

消息傳來時,齊白石大喜過望,乘興賦詩一首:曾點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紙眾爭誇。平生羞殺傳名姓,海國都知老畫家。

從此,齊白石的藝術漸入佳境。琉璃廠那些嗅覺敏銳的古董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時間洛陽紙貴。雖然他會有「一身畫績終難了,晨起揮毫夜睡遲」的煩惱,但日常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再也不用過那種寄人籬下的清寒日子了。

6

10年謝客閉門變法

不幸的是,不到一年,陳師曾就在去南京為母親奔喪的途中得痢疾病逝了。齊白石失掉一個知己,心裡頭覺得異常空虛,眼淚也就止不住地流下來。齊白石曾有「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兩句詩來形容陳時曾。痛苦之中,齊白石開始了他長達10年的變法之路。

在齊白石這個歲數,其他的畫家早已急於守成,作品少有,更別說是改變畫風,追求陌生的藝境,唯有他。他發誓言說:「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乃余或可自問快心時也。」

「掃除凡格總難能,十載關門始變更」正是他在1920年到1929年之間以超出常人的毅志和精力,用10年時間關門杜客、潛心研究的寫照。齊白石不斷摸索適應自己才秉、氣質和學養的藝術道路。從原來刻意追求和摹仿前輩大師,到信手拈來任意發揮;從疏朗冷逸,到熱烈厚重,齊白石的變法經歷了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到1928年,「十載關門」的齊白石在花鳥畫上變法的新風格已經成熟,他的藝術在這一刻破繭而出,大放異彩,他從此進入了一個「一花一葉掃凡胎,墨海靈光五色開」的自由境地,帶有強烈齊白石個人符號的「紅花墨葉」派畫風開始獨步畫壇。 師法自然,匠心獨具,融入自我,齊白石的變法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變,而是一場蕩氣迴腸、轟轟烈烈的「核裂變」。

他曾說:「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正是這樣一個不欺世媚俗、執著追求的藝術大師,才給後人留下了一件件和諧奇趣、寓意無窮的傳世佳作。

山水十二條屏高清賞析

柏樹森森

板橋孤帆

板塘荷香

紅樹白泉

江上人家

山中春雨

杉樹樓台

石岩雙影

松樹白屋

杏花草堂

煙深帆影

遠岸餘霞

小知識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點藝術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些音樂會讓你感動?

TAG:壹點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