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河下戲對半副聯

河下戲對半副聯

許國華

隨文友組團赴歷史名城揚州、淮安遊覽。在淮安河下古鎮文樓旁,我見其右柱刻有半副對聯:

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東西

而左柱卻空無一字。我便用手機拍了照發在此次臨時組建的微信群里,讓感興趣的文友嘗試對個下聯,好讓大俠大展身手。

有部淮劇《半副對聯》,講述的便是這半副對聯的來歷。據傳清朝河下古鎮有家文樓酒店,老闆之女美貌聰穎,頗有才情,便出此上聯,以聯招親,結果無人能對出滿意的下聯。幾百年來,多少文人雅士幕名而來,一試高低,卻無人能對出上佳的下聯,故而左柱上面至今不署一字。

照片一經發出,立即引起了文友們的圍觀,大家躍躍欲試。綜觀此聯,語言雖然平白,但「大」與「小」、「上」與「下」字意相反,東南西北為方向,且東西又特指食物,故有不少難度。

一文友捷足先登,迅速地對出了一聯:

前後生,關總開,化整為零拆離合

聯中「總開」為總開關,「離合」為離合器,熟悉此人工作的文友告訴大家,此「後生」原先在汽車4S店從事過維修管理,怪不得會想出此聯。

又一文友才思敏捷,亮出了他的對聯:

老少爺,息焦作,歷夏經冬讀春秋

聯中「焦作」為河南焦作市,且「息」與「作」字意相反,「春夏秋冬」為四季,與「東南西北」恰好相對,此處「春秋」又特指《春秋》典籍。

此時,忽有一文友出來「冒泡」。他說,出聯尾字為「西」,系平聲,依據對聯上下聯尾字「仄起平收」的要求,嚴格意義上說,所出之聯應為下聯,應徵之聯當為上聯。「春秋」之「秋」為平聲,故不合對聯要求。

我從丑角的演戲角度也戲對了一聯:

俊丑角,記備忘,避涼附炎話冷暖

一醫生文友從醫療角度對了一聯:

動靜脈,通血塞,化險為夷慮安危

一番「拋磚引玉」後,眾文友紛紛亮出了自己的對聯,摘錄部分如下:

其一:

陰陽人,鬧泰安,說黑道白惹是非

其二:

文武將,開潼關,遠交近攻保鄰里

其三:

天地客,去悅來,呼前擁後喚左右

據說當年乾隆帝南巡途經河下,曾攜大才子紀曉嵐前來應對,百思不得其「聯」,只好抱憾離去。

綜觀大家所對,均有不同程度的「牽強附會」,無論從詞性、詞意上,皆有詞不達意之嫌,若有對出絕佳之聯,恐非易事。

也許正是這半副對聯,成了如今河下古鎮的絕妙廣告,幾百年的懸念,一代代的傳說,引來了人們的無限遐思,紛紛前來一探究竟。

若是感興趣,您也不妨去河下古鎮對上一聯,說不定那空著的柱子上會刻上您的絕妙好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沙灣會展中心爆破 10秒終結21年老地標 130.2萬人通過封面直播和老會展告別
李敖:泥沙俱下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