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內,WeGame和Steam誰能成為贏家?
閑來無事,今天來想與各位老鐵討論下一個問題:在中國市場環境下,WeGame和Steam到底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開頭先簡要介紹下兩個遊戲平台的背景吧...
Steam是2003年09月12日發行的一款面向全球的綜合性數字遊戲社交平台,由Valve公司聘請
BitTorrent(BT下載)的發明者布拉姆·科恩開發設計,玩家可以在該平台購買、下載、討論、上傳和分享遊戲。
2017年4月,騰訊宣布將全面升級其遊戲平台TGP(Tencent GamesPlatform),並更名為WeGame。該平檯面向全球及國內玩家,直接將遊戲開發者與用戶連接起來,為兩者創造更多的溝通與互動。WeGame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遊戲的資訊、購買、下載、助手、直播和社區功能。Wegame提供優質本地化服務,包括優質的漢化、社交互動,以及更加穩定快速的國服。WeGame平台將會發掘海量的遊戲內容,創新玩法類型,並且還會考慮到核心玩家的鑒賞力量。
提到Valve公司(以下簡稱:V社),最耳熟能詳的可能就是《半條命》系列了,這款遊戲使得V社一躍成為了世界上聞名遐邇的遊戲開發商。
而騰訊公司,想必不用我多說,其在國內可以說是人盡皆知,甚至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遊戲大廠,近幾年騰訊動作頻頻,其通過收購、戰略合作等投資方式,不僅穩固了其在遊戲行業的龍頭地位,並且還成功進軍了其他行業!
兩個平台的母公司可以說都具備一定的實力,但個人認為騰訊的實力高於V社。
栗子:
今年3月份,SteamSpy創始人Sergey Galyonkin轉發了Daniel Ahmad的推特,Ahmad統計了2017年遊戲市場收入數據。他做了一個簡單的對比,騰訊遊戲2017收入為186億美元,而動視暴雪+EA+育碧+Take Two(俠盜獵車母公司)2017年合計收入為160億美元。
另外,騰訊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在中國家喻戶曉,而V社確是近兩三年才被國內部分遊戲愛好者所知。對於V社而言,Steam是他們的命根;而對於騰訊而言,WeGame只是他們其中的一個項目。
在中華大地上,WeGame作為本土遊戲公司騰訊的產物,其佔據了絕對有利的位置。首先,他是被國內有關部門所認可的存在!在國人心中也普遍對騰訊有了信任感!其次,作為本土遊戲公司所有作品都是經過漢化後才上市!最最重要的是,經過多次比對,WeGame遊戲的價格也比Steam低了許多。試問,如果你作為一名普通玩家,你會去捨近求遠嗎?
近年來,Steam通過一些國外PC大作成功進入了國人眼中,在國內玩家的眼中,Steam平台上承載了許多國外大作,玩家可以在Steam上下載種類豐富的國內外遊戲,甚至與國外玩家遊玩,非常方便。但Steam平台卻不受國內監管,其平台上許多遊戲都無法成功通過國內有關部門審核!另外,需要注意的是Steam平台雖然積極想往中國市場尋求發展,但其對於國人卻缺乏基本的尊重!
栗子:
香港和台灣竟然在地區劃分上不屬於中國?這是讓我無法接受的事情!而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並不會持續很久。
微信作為騰訊的主營產品,今年首次突破十億大關!
再來看看V社所引以為傲的Steam!在2017年11月,玩家數才達到1770萬,並且創下了當年新紀錄!
請問,10億和1770萬這兩個零的差距是可以同日而語的嗎?
中國有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約75億。中國佔全世界人口大概六分之一,龐大的市場環境吸引了許多外資企業前來!但中國有句老話: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更何況龍非龍,蛇非蛇!騰訊作為中國民營企業,在與外企的競爭中自然會受到更多國人的支持,畢竟他也是中國富強的體現。騰訊有中國這樣的後盾,我相信一定能夠走得更遠!
在於Steam的鬥爭中,WeGame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美中不足的是,WeGame的出生比Steam晚了10多年,可能在運營模式等方面還不如Steam成熟,遊戲種類也並不豐富!但我相信解決上面這些問題於騰訊而言只是時間問題!騰訊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
編輯丨社長
WeGame資訊~最具態度的遊戲自媒體!


※《Forts》官方中文版《進擊!要塞!》本月將上架WeGame!
TAG:WeGame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