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人去世,你在緬懷還是跟風?

名人去世,你在緬懷還是跟風?

2018年3月14日,由法新社,BBC等多家外媒報道確認,著名物理學家、作家斯蒂芬·威廉·霍金於家中病逝。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

◇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和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並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1965年,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霍金的成就主要集中在黑洞理論和科普著作上,他身體的殘疾也是他備受尊敬和關注的原因之一。

霍金大概是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世界級科學家了。據報載,3月14日霍金去世消息傳出當天,中國網民點擊瀏覽霍金逝世消息至少5億次。

朋友圈裡更不用說,從消息傳來幾分鐘後開始,先是一波個人的震驚和緬懷以及無數「小蠟燭」點起來,然後是手快的新媒體發布去世消息的集納和生平,再往後就是其他新媒體又一波另闢蹊徑的悼念,將霍金的方方面面都挖掘到了……那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充斥著哀傷和科學的味道?似乎所有的朋友都成了這位物理學家的追隨者

霍金在中國能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是有原因的。他生前曾三次訪華,坐纜車登上過長城,還在人民大會堂講述《宇宙的起源》,甚至與流量明星王俊凱在網上交流過,他所著的《時間簡史》中文版要比這本書其他語言版本都暢銷的多。一個物理學家在中國擁有這麼多關注者,這對科學的傳播無疑是一件幸事,畢竟高冷的科學和普通人的對接點往往很難尋找。而霍金,這位物理學界堪稱頂級的科學家,卻一直致力於將艱難晦澀的基礎物理學理論通俗化,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物理學的魅力。從《時間簡史》到《果殼裡的宇宙》,從《霍金講演錄》到《未來的魅力》,他堪稱影響力最大的當代科普作家。他的逝世受到如此之多的中國網友悼念也是情理之中。

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波對霍金的熱切悼念,也許僅僅停留在朋友圈裡,就像每一個曾經傳遍朋友圈的「爆款」一樣,過幾天就被忘個一乾二淨。著名演員金星曾吐槽:「不少人在朋友圈轉發霍金,說白了就是附庸風雅,裝文化人而已。甚至好多人連霍金的英文全拼都不知道。」這一說法立即引起了無數人的聲討。

下面列舉一些人們對霍金去世的感想看法。

@y

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但算不上頂尖)。霍金死訊轉發熱度之大是霍金社會影響力的體現。霍金致力於科普,在學術圈外享有巨大的聲譽是應當的。雖然有跟風的嫌疑,但不能否認普羅大眾真實的哀悼之情。大眾有尊重科學,重視智慧的意願,是好事

@p

我覺得霍金在我們心裡的地位很高,但是真正了解他或者了解他的智慧所在的人並不是很多,有的人是跟風,或者單純表達一下敬意,也有一部分是真的很敬佩他,對他的研究很有興趣,很熱愛。我的話,對他了解不是很多,也沒有轉發關於他的動態。

@s

死了還那麼多人炒熱度,好像死亡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一樣

@l

他說的我不懂,離百姓生活太遠。

@x

霍金偉大的科學家啊。

@w

霍金……看過時間簡史,但是大部分沒看懂,感覺雖然已經很是通俗,但是畢竟學術高度在那裡(也可能是我太愚鈍),真正能夠完全理解的人並不多吧……以前還看過他的第一任夫人為他寫的傳記。不知道你需不需要對他本人感情上的看法?

@x

反正我就不會去轉,那些轉發的人真的都熱愛物理嗎?看過時間簡史嗎?了解過霍金的成就貢獻嗎?我覺得大多數都不是的。我覺得我根本不了解霍金,也沒有資格去說自己多麼緬懷他。並且,以前也有很多人轉那張很多物理學家的合照,配文是轉發保佑多考幾十分,或者一輛火車駛來物理課本可以薄一半,那只是調侃,倒無可厚非,但我不相信那些人真的懷念霍金。在朋友都紛紛轉發的時候,自己不轉發似乎顯得不尊重偉人,道德修養不夠。所以感覺有時跟風轉發也來自圈子的壓力。

@r

且不說他研究的成果,單是抗擊病魔,活了這麼久,就是傳奇。

霍金去世,大家不斷地討論他的離去,或跟風或發自真心地以各種方法悼念他,這當然無可非議。

但是,某些消費死者的行為,只能說,令人作嘔!

△像這種

確實,每個人都擁有緬懷的權利,並不是只有聽多了物理課或者對物理精通的人才有資格對霍金的去世表達悼念。不過,但願這悼念也不是僅僅存在朋友圈裡,而是變成一本手頭的《時間簡史》,讓我們慢慢品味霍金的思想。

排版:李文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文zhe 的精彩文章:

TAG:圖文z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