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不是BOSS,都該學學這個管理法

是不是BOSS,都該學學這個管理法

在上世紀建國之初的時候,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還停留在「人多力量大」。那一段時間,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空前的,「四世同堂」就是一種崇高的追求。這股風氣愈演愈烈,直到人口學家馬寅初一句「我們要控制人口!」,直到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我們的人口才開始比較健康地發展。

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財富的差距開始擴大,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繁衍成了一件需要「三思」的事情。另一個方面,隨著教育的普及,民眾的思想也有了巨大的改觀,不再以人多為榮。這些原因就導致了社會人口的老齡化,一個青年人不再是主力的社會,終究是要失去活力的。

當然,人口老齡化不僅僅是我國的問題,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就拿我們的近鄰日本來說,日本進入了人口驟減的時代,老年人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日本的行為學專家石田·淳就認為,「人口減少時代」會導致市場縮小,諸多企業、公司將要面臨人才缺失的困局。

說起這位石田·淳,就要說說他的「行為科學管理」。他是「行為科學管理」的開創者,也是最好的傳播者。他的理論中,還融入了心理學和行為分析學的知識,更容易為實踐者所接受。他的行為管理理論不僅適用於個人的實踐,對於企業也具有知道作用。我們所熟知的一些大公司,比如美國的國家航天局和波音公司,都採用過他的管理方法。

《使命必達:百分之百實現目標的行為科學管理法》這本書詳細介紹了石田·淳的行為科學管理法,可操作性強。如果大致瀏覽一下這本書,不難發現,這其實是為公司的管理者所寫的,書中揭露的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法都是很對公司而言的。那這本書就不值得個人讀嗎?

當然不是這樣,如果仔細研讀並且思考這本書中的每一個管理員工的方法,很容易在自己的身上發現相似的情況。比如說,做事喜歡拖延,對生活沒有熱情,一些好的習慣難以堅持,等等。這些問題,不僅在發生在企業之中,在每一個個體身上也很常見。因此,不管是不是BOSS,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啟迪。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不過七八萬字,但是對於問題地的剖析卻十分到位。

人才危機

正如我們開篇所說的那樣,諸多國家正在進入人口老齡化的階段,尤其是經濟發達、國民思想前衛的一些國家,那這是一件好事嗎?

對於環境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畢竟所承受的壓力變小了。但是對於市場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好兆頭。市場想要發展,自然離不開巨大的流量,一旦人越來越少,市場很快就會縮小,失去活力。對於公司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好事。人口的基數越來越小,這也就意味著人才越來越少。沒有了人才,企業有什麼競爭力。

對於那些管理者來講,市場縮小,人才不足,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

人才危機要到來了嗎?暫時還沒有,它還在路上。

公司要怎麼辦?石田·淳指出,多看看現有的員工,然後開發他們。

開發人才

可能這個社會一直以來對「開發」兩個字有什麼誤解,從小開始,我們就以為開發智力就是參加培訓班。不必擔心,不僅僅我國是這樣,這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誤解。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我們小時候要參加這種培訓班,等你成為了一名員工,可能還要接受這種培訓。

對於這樣的培訓方式,行為學大師石田·淳是一定也不提倡的。這樣不僅是在消磨公司的財力、時間,還是在抹殺員工的創造力,消磨員工的熱情。

那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參加這樣所謂的培訓班也要事先想清楚,不能一時衝動。

那如何去開發員工的能力呢?石田·淳用了一個具體的事例來說明。

日本有一個著名的品牌叫做「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在培訓員工方面就做得很好。無印良品的員工工作手冊多達兩千多頁,並且配有具體的檢索目錄。不僅涵蓋全面,使用起來也是很方便。同樣,制定詳細的員工手冊這一種方式也是在貫徹企業文化。每一個發現良好的企業都有其對應的企業文化,在這種氛圍之中的員工工作往往更加專註。

根據這個具體事例,作者石田·淳總結說,企業需要建立完整的機制,管理者對於員工的行為要給出具體的指導,最好實際制定出員工手冊,標記出具體的步驟。不僅如此,完整的機制還應該包括檢查制度。適時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視察,可以起到敦促作用。

做出行動

要想讓員工積極地行動起來,就要真實地了解員工的需要,然後對症下藥。

當然,很多人會說,員工想要的不是高薪嗎?提高待遇自然不會錯,但是除了這一點,有沒有別的途徑呢?有時候高薪酬並不能解決一切的問題。

本書作者石田·淳經過調查發現,比起高工資,員工同樣看重工作環境、社會保障、企業的文化氛圍以及工作時間。如果企業的管理者想要留住員工,不僅僅要適當地提高薪水,也可以選擇為員工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對員工的業績表示肯定。同時,領導者向員工下達命令時,要盡量地表述清楚,最好是列出步驟。

關於如何表揚員工,同樣值得注意。首先,表揚應該及時,在六十秒之內最好。這樣更容易給對方留下印象,也能夠體現出你的真誠。其次,表揚的內容不能只是泛泛而談,答應的要求一定要落實到實處,這樣便於樹立領導者的威信。

石田·淳的這本《使命必達》不僅僅對於領導者們具有指導意義,每一個習慣於拖延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一點啟發。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所提供的一些行為模式值得我們參考。

ABC模式

ABC是對我們行為的一種簡單概括。其中,A代表著先決條件,包括我們發起行為的契機,行為之前的環境;B代表著我們的行為,它可能是簡單的一個動作,也可能是發表的一些言論;C代表著行為的結果,對他人、對環境造成了什麼影響。

根據這個簡單的行為原理,我們通過改變C,也就是改變預期的結果,使我們對某一件事情充滿信心。同樣的,如果我們過多地看重結果,就會使堅持一件事情變得很難。

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並不是行為學的原創,這種方法最早用於治療心理疾病,通過施加與原來相對立的刺激,使精神患者漸漸消除焦慮、緊張的情緒。

石田·淳把這種治療方法應用於行為學中,是為了避免行動者對目標產生一種恐懼感。通過對最終目標的一步步分解,設立一系列子目標,使原本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這種方法可以用來養成一種習慣,比如想要養成寫作的習慣,可以規定第一個月每天寫500字,第二個月寫800字,然後依次累加,形成習慣。

其實,不管是統領公司的管理者,還是「獨善其身」的普通人,學會管理自己的行為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管理者也只有懂得了管理自己,才能夠領導一群人而不亂。拖延也好,不會堅持也罷,任何事情都是有解決方法的。如果感到束手無策,就來讀一讀這本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吐氣 的精彩文章:

TAG:楊吐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