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市場座次排定,動力電池行業梯隊陣容形成

2017年市場座次排定,動力電池行業梯隊陣容形成

來自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車型公告目錄重審等因素影響下,2017年,動力電池市場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總體來看依舊實現了較高增長。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裝載動力電池量達37.06GWh,同比增長21.5%。

分企業看,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目前已經形成三個梯隊。

其中,寧德時代超過比亞迪成為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霸主,比亞迪正在由自給自足模式轉變為向其他整車企業供貨,以上兩家企業構成了行業「第一梯隊」;

「第二梯隊」由沃特瑪和國軒高科兩家企業構成,是行業的重要參與者;

「第三梯隊」則由比克、力神等一眾企業構成,這類企業在行業激烈的競爭中,面臨優勝劣汰的壓力。

Top1

寧德時代

裝機量:10.57GWh

同比增幅:57.24%

2017年,寧德時代一舉超過動力電池行業曾經的「老大」比亞迪,躍居總裝機量排行榜榜首,此外還打敗松下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冠軍,並成為國內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製造商之一。

去年,寧德時代相繼在法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成立分公司,同時與上汽合資合作,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目前,寧德時代主要業務包括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和鋰電池材料回收三項。其中,動力電池系統包括電芯、模組及電池包,產品以方形電池為主,應用領域涵蓋電動乘用車、電動客車及電動物流車等車型。目前,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可達到270Wh/kg以上,2020年將力爭實現350Wh/kg,同時固態電池技術也正在研發中。

Top2

比亞迪

裝機量:5.66GWh

同比增幅:-26.21%

由於建立了自己的電動乘用車、商用車業務板塊,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一直採用自產自用的發展模式。去年,在動力電池行業一直位居第一的比亞迪被寧德時代趕超,這種局面在一季度就已顯現;下半年,寧德時代與比亞迪進一步拉開了距離。

自給自足的封閉模式被認為不利於比亞迪長足發展,尤其是寧德時代與國內外多家車企形成緊密合作關係後,比亞迪似乎面臨更大挑戰。去年,比亞迪開始醞釀拆分電池業務,而其他零部件、車載軟體、模具等部門,未來也都有獨立運營的可能。

不過,在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比亞迪已提前布局原材料市場,價格優勢凸顯,因此其動力電池依然具備明顯優勢。此外,雲軌和儲能兩塊新業務,比亞迪也正在布局中。

Top3

沃特瑪

裝機量:2.41GWh

同比增幅:-2.93%

2017年,為新能源專用車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有73家,沃特瑪是其中惟一一家裝機量超1GWh的廠商。

成立於2002年的沃特瑪,是國內最早研發動力電池並率先實施批量化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其產品在快充、低溫、成組、安全監控技術等方面,都處於領先水平。不同於寧德時代與大型車企合作、比亞迪自給自足,沃特瑪選擇了以建立產業創新聯盟的形式擴大「朋友圈」。截至2017年底,已有8萬餘輛配備沃特瑪動力電池系統的新能源汽車運行於國內34個省市,其產品還銷售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

Top4

國軒高科

裝機量:2.05GWh

同比增幅:9.93%

國軒高科與北汽新能源、北汽常州、安凱客車、江淮汽車、成都大運、奇瑞汽車、南京金龍等多家車企合作密切。2017年,國軒高科已具備3GWh三元電芯、7GWh磷酸鐵鋰電芯的生產能力,今年規劃在原有產能基礎上新增10GWh,到2020年年底計劃達到30GWh產能水平。

據悉,國軒高科承接國家科技部「300Wh/kg」高能量密度重大科技專項,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軟包電芯能量密度已達302Wh/kg,未來還將繼續圍繞該重大科技專項進行布局,並計劃在今年推進相關產品的產業化建設。

Top5

比克

裝機量:1.66GWh

同比增幅:138.13%

比克不僅是中興、惠普、聯想、三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供應商,同時與大眾、一汽、寶馬、奇瑞等整車企業關係緊密。2017年,比克電池配套總數為3.44萬輛,其中江南汽車配套裝機數量最多,為2萬輛。此外,比克還在去年與雲度、奇點等新造車企業簽下訂單。

目前,比克電池批量生產的圓柱形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達220Wh/kg。2016年,比克電池深圳、鄭州兩個基地總產能為2.5GWh,2017年規劃值為8GWh。比克電池還在進一步擴充產能,預計2020年總產能將達到15GWh,預市場佔有率將在12%以上。

作為積極的三元電池產能擴張者,比克的前景被看好。今年2月,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以約100億元收購深圳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股份。

Top6

力神

裝機量:1.03GWh

同比增幅:-18.30%

去年10月,力神成為東風汽車與雷諾-日產聯盟成立的新能源合資車企——易捷特BBG項目動力電池惟一供應商,這是國內首例新能源汽車合資企業對外明確公布供應商。此外,力神在去年的另一個大動作是總投資21億元、年產4GWh 21700動力電池的項目開始投產,並推出了國內首家該產品定製生產線。南京金龍客車製造有限公司和北汽(常州)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兩款純電動廂式運輸車,未來將配裝該款三元鋰離子電池,這意味著21700電池在我國正式投入應用。

作為行業中較早成立的電池企業,力神已經具有10GWh鋰離子蓄電池產能,曾與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一起組成動力電池第一梯隊。不過,近一兩年來,隨著電池行業競爭角逐加劇,力神的行業地位有所下滑。

Top7

孚能科技

裝機量:1.02GWh

同比增幅:197.37%

在2016年尚未進入裝機量排名前20名的情況下,孚能科技在去年的表現可謂質的飛躍,一舉佔據行業排名第7位,成為2017年的一匹「黑馬」。

孚能科技在業內一直較為低調,但去年,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三方達成戰略合作,將在當地共同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研發與製造基地,形成年產8GWh電芯與電池包生產能力。其與北汽集團簽訂五年百萬組電池戰略採購協議,成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單筆採購數量最大的訂單。二者從2015年就開始合作,孚能科技的電池包已配套北汽新能源全系列車型,單車裡程最高已達數萬公里,未來5年還將配裝更多產品。

Top8

億緯鋰能

裝機量:0.94GWh

同比增幅:不詳

作為後進入者,億緯鋰能從2015年開始進入動力電池領域,在2016年時並未進入行業前10強。近兩年,該公司在動力儲能市場的投資達到50億,建成了廣東惠州、湖北荊門等多個生產基地,目前已形成7GWh產能,預計2018年可達9GWh。

目前,億緯鋰能在客車市場的合作車企主要有南京金龍、宇通客車、中通客車、中國中車等;在專用車市場的合作車企主要有成都雅駿、眾泰汽車、陸地方舟等;在乘用車市場的合作車企主要有華泰汽車、河北御捷、長安汽車等。

Top9

北京國能

裝機量:0.8GWh

同比增幅:100.25%

北京國能是繼孚能科技之後,又一家在2017年取得飛躍性發展的企業。作為我國最大的軟包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北京國能去年在動力電池行業中佔據較大市場份額,在2017年工信部發布的幾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國能參與配套的車型數量較多。

在產能方面,國能建立了北京、河南中牟、浙江海寧、湖北襄陽、江西南昌、福建龍岩等8大生產基地,產能達11GWh,並升級成為全球最大的軟包動力電池製造商,預計在2020年,產能可達25GWh。

Top10

珠海銀隆

裝機量:0.74GWh

同比增幅:60.70%

珠海銀隆的主要業務單元是鈦酸鋰電池,目前主要應用於純電動新能源客車領域。不過,由於鈦酸鋰電池技術備受爭議,其在乘用車市場一直未發展起來。鈦酸鋰電池的技術特性決定了珠海銀隆的電動汽車產品只能是在城市固定線路行駛的公交車,難以滿足家用電動轎車的需求,這也致使銀隆難以在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領域迅速打開局面。

此外,珠海銀隆還在儲能領域大力布局,這也是最為董明珠等投資者所看好的發展方向。

文:封華編輯:龐國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能源汽車新聞ev 的精彩文章:

造車新勢力 我真的可能是條鯰魚
3月,北京新能源車市變天了

TAG:新能源汽車新聞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