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禁洋垃圾」其實真相併非大家想像的那樣 竟牽扯出印刷包裝行業領頭人

「禁洋垃圾」其實真相併非大家想像的那樣 竟牽扯出印刷包裝行業領頭人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禁止洋垃圾一度成為中美貿易戰當中的熱點話題,網友紛紛為「揚我國威」點贊。然而,令人一臉懵逼的是,中國當了幾十年的世界垃圾場,為何早沒有禁止呢?

其實,媒體情緒化地將一些進口再生資源蔑稱為污染環境的洋垃圾,確實是有些偏頗。事實上,由於中國是一個出口大國和消費大國,加上國內資源回收能力較弱,導致廢紙、廢塑料、廢金屬等可回收資源存在巨大的缺口,一直需從外部進口。而且這些進口回收資源,還有較為嚴格的准入,是經過國外挑選後通關的,希望大家不要將其一棍子打死。

對很多原材料企業來說,進口的「洋垃圾」通常是原生料生產的,質量優於國內多次回收的「土垃圾」,很多材料企業對它們寶貝著呢。而且,行業有很多靠回收資源成功創業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今天,我們要來說幾個關於我們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成功故事。

【玖龍當家人——張茵】

玖龍紙業,廢紙回收行業人都熟悉。這個龍頭紙業當家人張茵的故事,大家也聽了很多遍了。她只用了17年,就將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玖龍」打造成了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包裝用紙製造集團,但她卻依然強調:事業尚在征途,仍在繼續努力。

20多歲時,張茵在一家公司掌管會計和貿易部門。期間,她結識了一位年長的造紙廠廠長,他建議張茵到香港進入廢紙貿易行業。「去一個國際大都市以收破爛為生?」張茵心存疑慮。但這位老廠長說:「別小瞧這些廢紙,它們可是森林,將來造紙業肯定要從資源造紙向再生紙發展。」 帶著攢下的3萬元錢,27歲的張茵去了香港,她與兩位合作夥伴成立了一家公司,業務是將香港等地的廢紙運到中國的造紙廠。

2003年張茵第一次進入全國公眾的視線,以25億元的財富排在胡潤百富榜第17位。3年以後,張茵登頂財富榜,這個名字被全國知曉。如今,在每次廢紙價格漲跌中,大家都習慣問「玖龍漲/跌了嗎」?

【環嘉集團掌門人——王金平】

王金平是環嘉集團創始人,18歲超越獨自到大連闖蕩就一直跟廢品打交道,一步一個腳印,靠自己白手起家,經過30多年的辛勤努力,使得環嘉集團規模、技術、設備均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目前,環嘉集團已成為大連市再生資源行業的龍頭企業,是目前整個東北地區最大的再生物資回收、加工、利用、供應中心。擁有生產加工車間103個,分揀中心512個,分揀種類1000餘種,設備900餘台,年成交量1000萬噸。總投資100億元,現有職工3千餘人,市場從業人員5萬餘人,帶動就業10萬餘人。環嘉集團業務分布世界各地,旗下擁有多家分公司,有再生資源公司,再生資源市場,產業配套公司和河北環嘉靜脈產業園、安徽界首環嘉靜脈產業園,並設有環嘉美國分公司和英國分公司。

【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牛慶民】

牛慶民,江蘇紙聯創始人,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和江蘇省紙聯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廢紙行業影響力巨大。從事廢紙回收業務有7、8年了,參加過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很多國際廢紙會議,對國內和國際廢紙回收情況有著深入的了解。

江蘇紙聯成立於2004年,牛慶民致力於把國內廢紙進行整合,來取代進口廢紙,這一想法得到國家發改委的支持,也得到了省政府的支持,當時國家就給了一個100萬噸的造紙廢紙回收項目。這是解放以來唯一一個國家發改委唯一一個批准的廢紙回收項目。

通過十年的努力江蘇紙聯已經形成了社區網點,2500戶一個居民點,形成規範化。通過對辦公廢紙、超市廢紙這樣三個貨源建立了供貨渠道,同時有40家核心的打包企業,還有100家輸入管理和品牌的掛牌戰略的打包企業,涉及到上海、湖北、安徽、山東。通過十年的這種快速發展,江蘇紙聯2015年的產量回收達到了279萬噸,2004年成立的時候是4萬噸,也就是說10年增長了60倍。

玖龍紙業張茵、環嘉集團掌門人王金平、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牛慶民,他們只是再生資源行業中的佼佼者,他們的事業,對保護生態環境並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廢紙為例,自限制洋垃圾以來,纖維短小的國廢價格大約是進口外廢的兩倍,價格嚴重倒掛導致國內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投機之風盛行。這種令帝國主義惶惶不可終日的做法固然解氣,但最終也損害了終端用戶及消費者利益,代價不可謂不大。

--- THE END ---

本公眾號發布的部分文章來源於網路及其他平台,僅供參考,資料和信息並不代表印俠傳媒觀點。

來源:包裝地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俠傳媒 的精彩文章:

紙廠廢紙收購價上調,4月份紙價或成全年最低價格

TAG:印俠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