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新讓蘋果承壓,為何依然是三星扛起Anroid機皇的大旗?

創新讓蘋果承壓,為何依然是三星扛起Anroid機皇的大旗?

文/王新喜

今年開年之後,Android陣營智能手機廠商均開始發布新機,但卻是一眾的齊劉海。從vivo X21、華為P20、到小米7、一加6、夏普Aquos?S3、LG G7、華碩Zenfone 5Z等,有媒體數據顯示,超過20家廠商拿出了劉海全面屏旗艦手機,這給整個手機市場帶來了同質化之風,也讓不少用戶迎來了審美疲勞。本質上,這是源於在智能手機發展到高度成熟的階段之時,要再創造革命性的迭代產品來吸引用戶換機已經難上加難,跟隨或者說模仿蘋果iPhone X則最保險的策略。

集體選擇跟隨,也相當於自認為無力抗衡,放棄抵抗。如果要從Android陣營找一家能夠堅守自身風格並且可以與iPhone X強力對決的手機廠商,無疑就剩下三星了。因為在主流陣營之中,唯有三星S9選擇了全視曲面屏設計來引領另一種潮流。而如果從綜合創新體驗以及產品品質、賣點來重新審視三星S9,它可能依然是上半年Android機皇的不二之選。

為何是三星重新定義相機?

可以說,從過去到現在,諸多廠商都在拍照上大做文章,目前華為引入徠卡鏡頭,vivo 主打自拍+美顏等。但如今三星S9則一舉突破了過去智能手機在拍照上的局限——在手機相機上實現了智能可變光圈設計,提供F1.5和F2.4兩檔可調,這也是從過去的「大光圈虛化」到真真正正的改變了物理光圈的一次躍進,在全球也是唯一。

而另一項頗具創新亮點的功能特性在於它實現了960幀/秒凝時拍攝功能,一般我們常見的慢動作拍攝大約在240幀/秒,三星在開啟該功能後拍攝出的視頻每秒可以捕捉960幀畫面,也就是說,它可實現比其他慢鏡頭科技產品慢4倍的速度錄製視頻,可以說重新定義了相機。

GIF

它不僅適用於文藝或有趣的生活拍攝,也適用於將一些魔性的音樂視頻拍的更有動感與好玩,還能簡化專業後期處理,將有趣的慢動作製作精美的MV,這極大增強了拍照的可玩性,而iPhone X最高的慢動作規格僅支持到240fps,而後置相機也是傳統的固定光圈式鏡頭,在功能和可玩性上遠遜於三星S9/S9+。這意味著在慢動作拍攝這個領域,三星已經建立了自身的門檻。在這背後,也部分歸功於三星藉助全新搭載的超疾速全雙核感測器以及拍攝專用的獨立動態存儲器,可以輕鬆實現對瞬間畫面的捕捉。

早前專業影像評測機構DxOMark公布了三星S9+的評測報告,並稱「這款手機在拍照方面沒有任何真正弱點」。而在靜態照片拍攝上,三星S9+超越了之前的所有機型,得到104分的最高分,超越了此前iPhone X的101分;而視頻拍攝環節同樣出色,最終三星S9+的綜合得分為99分。

在過去許多年,眾多國產手機廠商都在打拍照的牌,但目前三星S9一出,其他廠商可能要找其他的賣點了,但為何是三星在拍照綜合能力上達到了新的高度?因為強大拍照功能的實現,在底層上需要強大的硬體基礎和軟體演算法輔助相結合,並不只是加個濾鏡那樣簡單。而圖像信息獲取和成像質量的基礎源於手機鏡頭和感光元件的優劣。而三星在攝像頭、感光元件、屏幕等核心硬體上一體化布局構建了強大硬體供應鏈護城河,這卻是其他廠商難以逾越的短板。

三星S9拿出差異化全視曲面屏背後,娛樂性能也在大幅升級

前面說到,三星S9用的是全視曲面屏,我們知道,三星由於幾乎掌控了整個智能手機硬體供應鏈,尤其是iPhone X的劉海全面屏都是三星生產的,但三星為何不用呢?在這裡或許是源於三星自身的產業地位決定了它依然想開闢出一條與蘋果不一樣的潮流路線,而根據知名測試機構DisplayMate對該機的測試,這塊屏幕是目前智能手機行業最好的一塊屏幕,優於iPhone X。

其次是,三星S9全視曲面屏的設計背後,或許是基於升級其工業設計美觀度、娛樂性能體驗的考量,因為採用更窄上下邊框設計的全視曲面屏達到了業內最高屏佔比,使屏幕在息屏時能夠與邊框完全融為一體,強化了外觀工業設計的美觀度與觀看體驗。與此同時,S9|S9+在全視曲面屏中加入了自適應對比度增強功能,即便是在強光下,也可以欣賞生動而清晰的畫面內容,這是一項增強沉浸式體驗的設計,也打破了此前智能手機在強光條件下沉浸式體驗與視覺效果不足的短板。

與此同時,過去智能手機廠商專註手機拍照的體驗,但卻忽略了用戶在智能手機上聽歌、看劇等音效上的剛需體驗。而不容忽視的是,三星在Galaxy S9搭載了性能極其強大的由AKG專業調音的立體聲揚聲器,向真正的沉浸式音效體驗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使得手機無論音量大小,揚聲器輸出的聲音都顯得清晰響亮,聲線豐富均衡。AKG調校立體聲揚聲器帶來清晰、飽滿的音質細節、杜比全景聲音效帶來三維立體環繞感受,強化了用戶在看劇,聽歌上的體驗,某種程度上,這次三星也在智能手機比拼上挖掘出了一條新的賽道。

此外在性能升級層面,三星S9除了標配驍龍845處理器,6GB RAM,2220x1080屏幕解析度,安卓8.0系統,一切都是2018年頂級安卓旗艦的頂級配置,而在支付層面與生物識別體驗層面,三星均帶來了體驗上的新高度,無論是Samsung Pay的體驗優化、還是虹膜識別與人臉識別的融合帶來的更準確快速的智能掃描,均是娛樂體驗升級的表現,也創了安卓陣營人臉識別的新高度。

從AI拍照到AI增強現實與深度學習,差距有多大?

前面說到,當前國產手機廠商都在打AI的概念並用在拍照上,各廠商智能美顏到人像補光等都拿出了AI的概念。但當諸多廠商還在用AI拍照美顏的時候,三星已經將其人工智慧平台Bixby搶先在S9上與攝像頭深度集成,並使用增強現實技術和深度學習技術,為用戶實時提供各種關於周遭世界的實用信息。

當前,Bixby視覺支持多種攝影模式,包括文字、美妝、紅酒掃描、購物、圖片搜索等,用戶只需在打開Bixby視覺,用攝像頭對準想了解的對象,相關信息便會迅速浮現在屏幕之上,甚至可以實時翻譯圖片上出現的內容,比市場上那些需要先拍照片後翻譯的翻譯軟體的體驗更為便捷方便,對於出門旅行、愛購物的用戶來說,實時翻譯以及搜索心儀物品時其實用便捷的體驗,痛點捕捉的非常准。

在這裡,攝像頭相當於一雙能夠智能識別的眼睛,快速接收識別、接收現實世界的各種信息,極大擴展了AI的移動化應用場景,比如說它在外文翻譯之外,還能進行貨幣匯率計算了,將AI應用到購物、拍照、街景識別等諸多方面。在這背後,則是三星Bixby針對相機的優化、硬體感測器和系統軟體的多方面的調試與融合的結果。

無論是亞馬遜的Alexa、微軟Cortana、蘋果Siri等,目前幾乎所有的巨頭推出的AI智能助理都主打的是語音,定位也傾向於智能AI工具,在與硬體結合的視覺場景擴展層面均相對局限。而蘋果若想要給三星S9系列強有力的反擊,如何將AI拓展到更多的場景之中、提升AI的智能化表現非常關鍵,因為蘋果Siri這些年來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一直是一個被調戲的語音助手。但類似國產手機當前的主流是將AI應用到拍照上的思路還相對局限,某種程度上,三星在這方面已經走得相對超前了。

創新表現讓iPhone承壓,當前依然是三星扛起Anroid機皇的大旗

從目前來看,三星S9無論是在重新定義相機層面還是Bixby在人工智慧技術上的推進,或是娛樂體驗的升級、高性能旗艦晶元與高規格屏幕使用、工業設計上的差異化等,各項指標均處於前列。而Android陣營的其他手機廠商均無此野心去從更高的層面來挑戰iPhone X,無論是主打AI拍照還是劉海全面屏,均是為保住市場份額,迎合主流、跟隨蘋果的一種保守策略,當前也僅有三星的創新表現一直讓iPhone承壓,並扛起了安卓陣營機皇的大旗。

在知乎上有玩機大神表示,拋卻各種偏見,三星S9的體驗上限很高,一流的配置與創新,不斷優化的軟硬體體驗,會玩的人可以把它變成現在最接近完美的手機。

面對蘋果半年前發布的iPhone X,三星S9依然是是安卓陣營中能找到的具備與之一戰的唯一選手,也只有三星在一直在不遺餘地的給予蘋果壓力。而作為蘋果主要的競爭對手,三星的研發費用一直很高,這倒逼蘋果也加大了研發投入。三星電子去年研發支出超155億美元,而凈利潤與研發支出成正比,達到了390億美元;而最新財年,蘋果投入140億美元超過了1998至2011年的總和。正因為如此,三星與蘋果的賽跑,對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有著重大意義。

換機周期越來越長,廠商跟風求穩妥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更重要

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中國手機用戶的換機周期平均為22個月,全球市場的換機周期是21個月,而日前根據市場研究公司凱度集團(Kantar)的調查,美國去年的換機周期延長到了25.3月。

整個行業面臨下降周期、用戶換機周期越來越長的背後是,頭部廠商爭奪存量市場變得空前激烈,未來可能有更激烈的價格戰和庫存戰來搶佔存量市場用戶,但這種過於追求銷量增長的背後,忽略的是如何加寬自身的護城河與核心壁壘,這導致創新能力變得不足。對於用戶來說,中高端產品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這或許是換機周期變長的重要原因。

在今天來看,由於強大的產業鏈布局能力與持續性的研發投入,三星在全球市場遙遙領先。此前華為余承東高調的表示,它最快1~2年內在市場份額上超越蘋果,而要超越三星則需要4~5年。這話背後雖然可能有自我營銷的成分,但從側面體現出,對許多手機廠商而言,三星在智能手機行業或許是比蘋果更不能忽視的勁敵。

它給Android 廠商的啟示是,在換機周期越來越長的後智能手機時代,想盡辦法製造概念、挖掘各種營銷噱頭模仿蘋果很難真正贏得用戶的認可,從消費者真實需求出發,挖掘智能手機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空間,打破當前的智能手機的體驗局限與短板,突破僵局並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或許更重要。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我的微信公眾號:redianweip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點微評 的精彩文章:

頭號玩家火了,「綠洲」會是區塊鏈遊戲的未來嗎?
越來越多廠商押寶5G,智能手機第二春還有多遠?

TAG:熱點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