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Nike花2000萬投放「跳一跳」,小程序是風口還是被高估了?

Nike花2000萬投放「跳一跳」,小程序是風口還是被高估了?

剛剛過去的2017年在互聯網人的眼中是屬於小程序的。

小程序依靠獨有的六大優勢:無需安裝、用完即走、觸手可及、無需註冊、無需登錄、社交營銷裂變在互聯網掀起一番浪潮。

尤其,2017年12月上線的「跳一跳」更是把小程序遊戲品類推向了「風口」浪尖。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小程序會迎來下一個流量紅利期。

2017年跳一跳風靡整個網路,可以說是2017年互聯網行業「跳」出來的一匹黑馬。從去年12月底廣州微信公開課時的正式亮相亮相,再到到正式植入品牌廣告開始商業化變現,微信小遊戲「跳一跳」只用了短短3個月時間。在關於跳一跳招商加盟這件事情上,反應最快的的廣告主就是「耐克」。2018年3月,「跳一跳」上線了耐克鞋盒廣告,模式就是用戶跳到耐克鞋盒上去,鞋盒會出現NikeReact的字樣。NikeReact是耐克一項自主創新的專利泡棉科技,即將推出運用這項技術的跑鞋產品上。據傳,耐克為此花費了2000萬。

隨著小程序的熱情升高,也有人持相反態度

1、認為微信小程序被高估了

小程序的入口仍然牢牢把握在騰訊手中,眾多第三方開發者望眼欲穿的小遊戲對外開放審核,仍然遙遙無期;其次,小程序相對原生app來講,體驗並不夠好;用完即走的用戶體驗缺乏喚醒機制,用戶使用後就走,對開發者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2、小程序解決的痛點不痛

手機市場正往2個方向迅猛發展,硬體高度發達:如今的手機市場,街機的准入門檻都已經是32G了,更別說蘋果已經有256G的ROM容量,之後128G很快就會全民普及。所以我們越來越不擔心內存容量的問題。APP輕量化:常規APP的大小通常在30M左右甚至更小,我們無需擔心內存不夠。即便是卡頓吐槽較多的安卓系統,也從2.1升級到如今的6.0,手機順暢度可謂直線式上升。

3、用完即走是誤解

關於小程序的「用完即走」,是誤解,哪一個APP不是用完即走?這是一句廢話!有人指皂為白地理解為低頻應用適合小程序,錯!摩拜這種高頻的也很適合!於是又有人說是工具性應用用的時間短的適合小程序,錯!騰訊新聞這種閱讀類的,可以看好久的也適合啊!包括小龍分享的朋友圈音樂小程序啊!所以,如果小程序既可以高頻,又可以單次持久,那麼它到底和APP什麼區別?

我稱之為「單任務完美體驗」,朋友印象之所以開發了五六款小程序而不是把整個APP的名字和功能放入,就是看透了這一點,甚至匿名群聊和匿名單聊這兩個功能目前看其實都應該分開。只要目的單純,你可以高頻,也可以單次持久。

估計90%的APP,做了乞丐版放在小程序,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原因簡單透明:一,讓APP用戶覺得不舒適太簡陋,轉回APP(數據也顯示用過乞丐版的用戶只有11%的人繼續用小程序);二,沒用過APP,而第一次就用了這個品牌的乞丐版的小程序的新用戶直接反應就是,你怎麼這麼low從而產生了對品牌和產品的巨大不信任,估計連APP都不打算下了!

所以,奉勸所有小程序開發者,或者選擇就像「騰訊視頻」那樣,做到接近和APP完全一致的用戶感受和體驗,或者選擇先把不同的功能,分拆成不同的名稱,既可以利用小程序流量紅利(自己不能傳播,學習喜馬拉雅的增長黑客手段被搜到也是幸福),也可以把單個功能體驗做到極致讓用戶喜歡,從而達到為APP或者本名小程序引流的作用。

絕大多數小程序的次日留存都在10%左右徘徊,小程序爆款感染用戶下載APP的比例比行業均值幾乎高十倍並且留存也更好,秘籍就是,你好不容易在傳播的時候擊中了大家的六大心理需求模型。

千萬別像小龍說的讓用戶「嗨完即走」,而是一定要讓他們留下內容,而且是他們自己用心創造的內容,這些內容帶來的情感投入,可以讓他們從嗨一次,變成反覆回來!

小程序爭議不斷,但2018或許是重大轉折點,小程序必將是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

1、開發者和用戶角度看待APP困境:

開發者角度:APP開發成本高、APP開發周期長、驗證商業模式周期長、推廣下載成本高。

用戶角度:APP佔用流量高、佔用手機內存大;移動端使用場景服務路徑長。隨著近幾年微信成為10億月活APP,超級流量入口正用穩步增長的數據,證明了微信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基礎設施之一。

從開發者和用戶的角度來看的話,開發新的App 和 使用新App的熱情並不高,而小程序無需下載安裝,用完即走、無需卸載以及社交營銷裂變等,都是革命性的降低了移動應用的開發成本,也迎合了目前用戶使用需求。

2、APP現在面臨的困境:

流量問題

去年羅振宇提到一個詞「國民總時間」,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現在的移動互聯網紅利已經過了,互聯網用戶的增速放緩了,用戶能夠花在app的時間就這麼多了,但是app卻無休止在瘋漲,用戶同樣的時間被分割到更多的app裡面,所以就會導致用戶在每個app的停留時間變短了。最明顯的就是公眾號的打開率越來越低。

所以,每個創業者都會面臨的問題就是流量上不去,特別是你殺入一個已經有很多競品的領域,如果你的團隊僅僅模仿對手做了一個app,那生存下來的機會幾乎為零,因為先來者佔有用戶認知和時間上的優勢,所以很難有突破。

用戶流失

隨著 App數量的增多和應用商店入口的集中,當下單個App在獲取用戶的難度越來越大,同時,在獲得用戶的成本上也越來越高。

比如,曾經一個APP通過市場首發,能獲得大量用戶的機會下。現在首發獲取的用戶數量也是一降再降。在當今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中,很多APP不斷地開拓新的渠道資源,引進新的入口流量,可見這種資源馬上將要被耗盡了。從線下廣告、電視廣告、公交車身等,App的推廣所見的範圍越來越多,App的廣告無處不在,這些都說明了App的中心入口效應正在遞減。

政策收緊

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展催生了APP應用程序行業的興起和迅速發展,但APP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面對行業亂象,相關部分也是出台了很多政策來管理這些亂象,最明顯的就是最近的微信、微博的整理,還有直播行業的大清查等等。

市場飽和

真正的用戶剛性需求是有限的,而滿足用戶需求的工具卻是多種多樣的。就拿聽歌的工具APP來說,我們可以選擇的有:酷狗、QQ、酷我、網易雲、蝦米等等。在如今APP肆虐的時代,根本不缺可以滿足我們需求的產品。我可以今天用QQ音樂聽歌,但是經朋友介紹,說網易雲不錯,明天我也可能用網易雲聽歌。

用經濟學的角度解釋,就是供大於求,完全處在買方市場。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今天用什麼工具,你們這些工具的賣方乖乖地給我服務,我看你們哪家的服務態度好、功能強大我就用哪家。

所以,就目前來看,如果你要創業做一個app,你都要三思,特別是在你切入一個已經存在市場巨頭的領域,能夠在巨頭包圍底下突破重圍的少之又少,面對這樣的困境,還有沒有出路呢?

如此看來,被標榜小程序爆發之年的2018,依然像一個待解之謎,這也是小程序最引人遐想的部分。

打通虛擬交易是微信小程序接下來的艱巨任務,而在這個超級流量入口平台開放生態為背景的大環境下,微信小程序又會帶來怎樣一波浪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過某隻戀家的貓 的精彩文章:

TAG:愛過某隻戀家的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