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島嶼經濟走進合作新時代

島嶼經濟走進合作新時代

4月9日,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上,海內外與會嘉賓圍繞「合作的新時代:島嶼經濟的包容性發展」的主題交流觀點、激蕩思想。本次分論壇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島嶼研究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委員會共同舉辦。與會嘉賓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島嶼經濟體融入世界經濟、擴大對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重要機遇。

互聯互通,島嶼經濟體命運緊緊相連

海南省省長沈曉明指出,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省份島嶼,建省辦特區30年以來,海南已從一個邊陲落後的海島,發展成為一個比較現代化的經濟特區。30年以前,海南是一個農耕島嶼,基礎設施落後,連紅綠燈都沒有。但是今天的海南正全面邁向現代化,海陸空交通體系連通世界,海南已與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聯繫。

「15世紀,鄭和率船隊就到了泰國,與泰國建立了貿易聯繫,從此,中國的文化對泰國的藝術和建築產生了深刻影響。」泰國文化部部長威拉·洛普乍納拉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把泰國和世界連接在一起。「泰國不久前提出打造東部經濟走廊,今後也要與中國『一帶一路』對接。」

菲律賓巴拉望省省長何塞·阿爾瓦萊茲表示,我們有志於推動南海之內和南海之外的合作,加強巴拉望省與中國特別是海南的合作,因為我們共享著同一片海洋。海南在諸多合作方面,已經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馬爾他駐華大使約翰·阿奎利納指出,馬爾他資源有限,要想創造更好的經濟增長,「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創造一個機會。不久前,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要在馬爾他投資1600萬歐元建風電廠,像馬爾他這樣的小島國,能夠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受益,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擴大開放,實現島嶼經濟包容性發展

沈曉明指出,如果看中國地圖,海南偏居一隅;如果看南海的地圖,海南僅僅是南海的一個角落;如果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海南是在世界的中央。因此,海南要打南海牌,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作貢獻;更要放眼世界,在全球經濟格局中找准海南的位置。

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認為,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的初心。中國已經和很多島嶼經濟體合作了一大批承建項目,使當地民眾享受更加便捷舒適的公共服務。比如,中國在東帝汶開展的民生項目,提高了民生技能,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水平。中國和島嶼經濟體合作中,將實施更多當地民眾看得見、用得上的民生項目,讓更多的人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島嶼經濟體發展最重要的理念是開放,不開放就沒有活力,不開放就沒有市場。我們提倡島嶼經濟體一體化,就是要堅持開放。海南的發展很大程度源於開放,尤其是旅遊業帶動了其他方面的開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島嶼研究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委員會聯合執行主席戈佛里·巴爾達奇諾表示,海洋不應把人類分開,反而能將人類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互聯互通為島嶼經濟體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各國需要採取正確的措施,把這些良好的機會變成實實在在的成果。

本次論壇上,《全球島嶼發展年度報告(2017)》也同時發布。海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王勝表示,希望通過這份研究報告,為全球島嶼研究者和決策者提供參考,為共同推動島嶼經濟體發展進步、攜手構建島嶼命運共同體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本報海口4月9日電 本報記者 劉江偉 張斐曄 王曉櫻 劉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古特雷斯:保護大型貓科動物就是保護物種的多樣性
美國總統特朗普解除蒂勒森美國國務卿職務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