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在讓孩子知道還不晚——學習究竟學什麼?

現在讓孩子知道還不晚——學習究竟學什麼?

喜歡記得關注哦~

大人總是說,「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但你們思考過沒有,學習究竟學什麼?

或許有人說,這難道還是個問題嗎?學習當然是學書本上的知識,學老師教的內容呀。但僅僅如此嗎?從牙牙學語到大學本科畢業,人生前22年基本都在學習當中度過,如果再算上研究生、博士生、在職學習、終身學習……我們一生當中學習的時長將超過生命的四分之一,如果我們沒有弄懂學習究竟學什麼,是不是人生有些浪費?

從人的智力發育階段來說,小學之前基本以家庭教育為主。這時候,父母扮演著老師的角色。孩子基本上聽爸爸媽媽告訴的事情。但是,一旦進入了學校,成了學生,認了更多的字,眼界就應該打開了。這時候,不僅要和老師學,向父母請教,還可以多看書,從書中學習感興趣的內容。

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老師說的就一定對嗎?家長說的就有道理嗎?書中說的就是唯一答案嗎?甚至是最權威的媒體當中發布的內容就不會假嗎?

學習究竟學什麼?

首先,要學的不僅是知識,更要學思維方法。這是因為「知識」無窮無盡,一輩子也學不完;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大部分知識都可以很容易地搜索到(例如孔子是哪年出生的),因此知識沒有思維重要。學習普通知識只能解決Question,就如同我們答卷一樣,要給出一個結果;但學習思維方法能夠解決更為複雜的Problem。解答Question往往只適用於考試;而解決Problem能夠很普遍地應用於生活。

什麼才是思維方法呢?是你得出答案的過程。也就是你如何尋找答案比獲得答案本身更重要。思維方法當然有很多,如常識思維、逆向思維、比較思維、因果思維、概率思維,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這些才是你在學習過程中要深入領會的內容。

舉個例子,一個人找到你,跟你說有個「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如中獎了,或者收益特別高的理財產品),現在讓你趕快選擇。這基本上可以確定就是騙子。因為根據常識,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有了這些思維,人就不容易被騙。但做到這一點,很難。

其二,要學的不僅是「是什麼」,更要了解「為什麼」。少年得到的數學課主理人林欣浩舉過這麼個例子:小學一年級題目1+1=()讓你填空,為什麼不能填「1+1」,而要填2?這個背後的道理就是:在數學上,就算是相等的量也分好與壞。同樣的數,寫出來越簡潔越容易被人理解,這個寫法就越「好」。所以,答「2」是對的,因為「2」比「1+1」更簡潔。這就是說,計算的本質就是把一個不容易理解的式子,變成一個能一目了然的式子。你想想看,學而思的那些所謂難題,是不是就是看上去無從下手,但其實一轉化就變成了簡單的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是什麼意思?牛頓最大的貢獻不是解決了當時已存在的問題,而是提出了新的問題——蘋果為什麼會落在地上而不是飛到天上?這些在常人看來不需要問的問題,牛頓提出來了,結果他成了經典力學的鼻祖。提出一個好問題,意味著可能打開一個新領域,這就是一直追尋「為什麼」的價值。千萬不要對身邊的事情熟視無睹。

其三,要學習「學習的能力」。學習的能力其實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一項你從沒有接觸過的任務,你能不能從容地接下任務,知道從何起步開始工作,並最終給出一個結果,這就是學習的能力。本質上來說,我們學習的是面對未來、面對未知的一種從容應對的能力。我給你出個題目:學校期末要每個班級上交一個主題為「我的三年級校園生活」的電子演示文檔,要學生自己做。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你,允許你調動全班的資源來完成這個任務。你會如何做?

提示一下,是不是要向老師或者父母請教一下:什麼是調動全班的資源?如何分配任務?你要做的部分是什麼?電子演示文檔怎麼做?你能想到這些嗎?

其四,學習如何與外面打交道,如何與自己相處。這是情商,是心理按摩。每個人都要找到一個能夠自洽的方法。所謂自洽,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能說服自己積極面對明天的能力,即便是遭遇了最大的打擊,經受了最多的痛苦和磨難。和外界打交道是個大學問,可以終其一生學習。不僅僅是與人打交道,還有與你生活的社區、城市、國家打交道。我們是不是家裡一個樣子,出門了又一個樣子,還是表裡如一?我們面對別人的時候,是不是心中有愛、有包容、有同理心,還是只有自己?

我曾經說過,應該從小學開始普及哲學思維。哲學其實就是一整套思考世界和人生的價值體系;不同的哲學思想,有不同的價值體系,但這些體系內部都能夠自洽。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哲學思想中進行選擇、組合,然後形成適合我們自己的價值觀。

說了這麼多,你們可能要問,那是不是上學就沒有意義了?當然不是。上學學習最基礎的知識,這些知識是你學習其他能力的必備條件。不懂語文,你就看不懂深刻的書籍;不懂數學,你就無法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不懂英語,你就無法面對更為廣闊的世界……還有更加重要的:你從小學到大學,不僅僅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與同學,與老師,與親屬,與陌生人……你更學到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如何堅持做完一件不喜歡的事情,如何面對挫折和榮譽,如何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想要回報必須付出……

學校的價值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但記住,學校不是你學習的全部。生活中處處都能學習,只要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保持懷疑、保持對人的寬容。

感覺不錯就點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個誰誰誰 的精彩文章:

關於「新零售」的透徹解讀,看這一篇就足夠
告訴你一個物理學家之外的史蒂芬·霍金

TAG:內個誰誰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