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武鋼鐵陳德榮:大宗商品並沒有進入新周期 鋼價回落是必然

寶武鋼鐵陳德榮:大宗商品並沒有進入新周期 鋼價回落是必然

1、鋼價回落是必然,大宗商品並未進入新周期

去年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並不是由需求增長帶來的,而是因為中國堅決貫徹了去產能政策,重新整頓鋼鐵的產能秩序,主動削減落後產能,打掉了一億多噸地條鋼。整個的產能這個供給減少了兩億,按照我的估計2億7千萬噸,這樣一個大量的產能的去除。

從生產的角度,去年統計口徑是8億3千萬噸,其實這個當中有1億三四千萬噸,過去沒有納入統計口徑里的鋼材,所以從統計口徑來講還是8億三千萬噸,和2016年、2015年、2014年相差不大,但是實際上已經減少了1億4千萬噸。說明供給量已經在減少,社會的需求也已經在下降。

第二個,去年鋼鐵的價格上漲,但是並沒有傳導到上游對礦石的價格,去年1月份的時候,普氏指數礦石價格是76美元,到今年1月份同比現在的礦石的價格只有71美元。今天普氏指數只有60多美元,所以價格提高沒有影響上游礦石價格,說明需求沒有增長。另外就是下游的產品沒有增加,汽車行業為例,我們現在的狀況,希望大家不要誤判,就這個意思。

今年的鋼鐵價格在一季度末已經回落,像去年那樣單邊上行的鋼價並不可持續,它的回落是必然,所以短期內鋼價不會對中國下游的製造業產生很大的影響。

比如,中國的汽車工業,在去年並沒有因為鋼材價格的提高而有所提升。去年中國汽車行業銷售收入增長達到6%以上,但利潤總額只增長了3%以上,單車的利潤反而是下降的。汽車的銷售價格一直在下降,因為中國正處於一個比較充分競爭的發展階段,充分的競爭必然會導致價格的下降。因為中國現在進入到一個比較充分競爭的發展階段,所以必然帶來充分的競爭,沒有傳導下去,所以回過頭再談大宗商品,它並沒有進入到一個新的周期。

關於人民幣能否成為未來大宗商品的主要結算貨幣,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國,所以不以人民幣為主要結算貨幣也是過渡性措施。不能說未來人民幣何時可以取代美元,但在大宗商品的領域中,以更高比例的採用人民幣來計價是趨勢也是必然。特別在鐵礦石領域,最近中國在上海開通了原油期貨交易,其實中國在整個全球原油市場的份額遠沒有中國在鐵礦石領域的市場大,在世界的鐵礦石交易中,中國佔大份,將近70-80%的比例,所以鐵礦石用人民幣計價也是為期不遠的。

2、傳統工業化時代已過去,新能源新材料的後工業時代已到來

綠色環保方面,以油氣和鋼鐵為代表的傳統工業化時代已經過去,人類未來應該進入到一個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後工業化互聯網數碼經濟的時代,所以傳統鋼鐵產品生產的企業必須要適應這樣的變化,從企業的角度也將在未來更加追求綠色環保。

中國目前仍然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這在鋼鐵行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未來10-20年時間,中國的鋼鐵工業所消耗的煤炭將會減少50%以上。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整個鋼鐵產能長周期的回落,而短流程鋼廠將會興起,同時鋼鐵工藝技術本身的發展將更加低能耗;另一方面,中國未來的鋼鐵工業會更加追求在使用環節的綠色化,鋼鐵的強度會提高,強度會是現有鋼鐵的5-6倍。

以上是從自身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但這仍然阻止不了人類進入到一個新能源新材料的時代。新的一代材料,它支撐一代製造,它支撐一代人民,所以人類從石器時代是原始文明,到了青銅器時代就是農耕文明,到了鋼鐵時代就是工業文明,人類未來進入到互聯網文明後工業社會,它一定會出現以新材料為製造為支撐的相對應文明,包括能源也是一樣,會對未來的新文明做支撐,因此,寶武進入新材料及新能源領域也是必然選擇。

3、232特別關稅措施,對鋼鐵行業出口影響不大

美國針對中國的鋼和鋁323特別關稅的措施,我認為它是不正確的,因為這種採用差異化的、歧視性的針對中國為代表的少數國家的特別關稅措施,它是不符合世界貿易規則的。首先來說它在道義上也好,在法律上也好都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我們應該堅決的予以反對。

但反過來講,我覺得這項措施其實對我們中國也並不構成威脅,我們很有信心,它不會對我們構成大的威脅,因為中國鋼鐵產能主要是內向的,所以我們中國絕大多數的鋼材都是自身的國家的建設和製造業的發展消耗掉了,我們出口的鋼材只佔我們整個全國鋼鐵的產能只有10%左右,而出口到美國那就更微乎其微了。2017年,也就是去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鋼鐵的總量是118萬噸,而中國的鋼鐵的總量是8.3億噸,所以我們出口到美國的鋼鐵只佔我們總產量的0.14%,所以這麼低的比例根本不足以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充其量也就算撓個痒痒。

4、持續推進去產能和超低排放,有利於鋼鐵行業健康長遠發展

關於國家能否繼續推行鋼鐵的去產能,能否繼續推行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從長遠看,推行去產能和超低排放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綠色低碳,這是建設美麗中國,也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也有利於鋼鐵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中國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只有80%左右,所以如果再減產3000萬噸乃至1億噸,與未來長周期的鋼鐵總量需求的下行長周期趨勢相比,減少的產量在整個產能中所佔比例非常低,所以它不會對鋼鐵行業的供給和需求產生大幅影響。

同時,目前大多數的鋼鐵產能都已經在綠色和低排放方面做了大量的技術改造,所以政府營造的超低排放的市場環境只會有利於中國鋼鐵工業,特別是先進產能,能夠實現比較好的效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匯融基金 的精彩文章:

TAG:匯融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