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雪漫漫尋武當

清雪漫漫尋武當

這裡是男人最多的地方!

一鍵即加入

I just want to do a good job before I get old.

| 高凡丁『AI凡丁的世界』|

- IYOU -

文字:Challenger

圖片:Challenger

景點介紹(文中紅字部分)

來自攜程旅行及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簡介:Challenger,70後,愛好旅行、攝影、戶外、健身,崇尚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喜歡挑戰,熱衷自駕游,經常利用假期,帶上家人,說走就走。年少時夢想仗劍走天涯,如今依然嚮往遠方。

文章很長,就像武當山的路,需要耐心的攀爬與體會……

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也是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景區面積古稱「方圓八百里」,現有312平方千米。東接歷史名城襄陽市,西靠車城十堰市城區,南依原 始森林神農架林區,北臨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相傳上古時真武大帝在此得道飛升,所以,武當山香火旺盛,道教建築遍及全山。

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武當武術,是中華武術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開創武當派,並影響至今。

2017年11月19日,星期日,我們本次自駕鄂西的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出發了,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武當問道」。

第一次聽到武當的名號源於八十年代的一部武打片《武當》,現在的80後、90後年輕人別說看過,聽說過的估計都不多,由當年的全國武術十連冠趙長軍擔任主演,故事情節在我的記憶中已面目全非,反正武打片嘛自然打的熱鬧,只留下了個印象,就是武當老道身懷絕技,功夫高深莫測,武當山在我的印象中自然也是隱藏著世外高人的神秘之地,多年來自然也是無比嚮往,很多次策劃前往,都因為種種原因失之交臂,這次終於成行,也算是圓了多年來的願望。

由於我們去的時候正值冬季,而且這一天又剛好下起了小雪,台階上比較滑,加上很多長距離的陡坡台階,給我們的登山增加了好些難度,好幾次我都滑倒了,幸虧及時抓住兩邊的欄杆,不至於摔在地上爬不起來。但由於抓欄杆的動作太突然,拉扯的我胸口隱隱作痛,第二天開車的時候都用不上勁,後來貼了塊膏藥才緩解。爬過很多比這險的山都沒覺得這樣,看來是我低估了武當山的難度。途中遇到當地人告訴我們,我們走的是明代的道路,比較險,應該走清代道路,比這好多了,但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少了些險路,風景是不是也打了折扣?

武當山最著名的就數那古色古香的道教建築,對於武當山本身的自然景色,這次倒沒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說實在的,如果把這些古建築都去掉,個人感覺武當山還真沒什麼特別的,當然這次來我的關注點並不在這兒。也許是因為冬季,感覺山上的植被色彩比較單一,到處灰濛濛的一片,加上天氣原因,我們的精力都用在了克服山勢的險峻上了。然而,當一座座雄偉的道教宮殿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還是很令人驚嘆的。目前武當山現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我我有你間,猶如我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

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武當山適合玩個2-3天,而我們因為時間關係只玩了大半天,可能並沒充分感受武當山的美。我們的瀏覽路線是,乘觀光車到達終點站瓊台,再乘索道直接上到太和宮,再步行10分鐘即可上到金頂,再從金頂下行瀏覽。

我們一行人驅車到達遊客服務中心,再換乘景區觀光車到達瓊台,幾乎未作任何停留,直奔索道站。

瓊台中觀

位於武當山天柱峰東南的瓊台上原來有三座道觀,依地勢高低分別是上觀、中觀和下觀,這裡也被稱為瓊台三觀,其中上觀叫「白玉龜台」,中觀叫「紫岳瓊台」,下觀叫「玉樂霄台」。這裡也是武當山客運索道(瓊台-金殿)的起始點,是山中重要的遊客集散中心。

歷史上,上、中、下三觀之間藉助山勢的起伏,修建了24座道院,道院之間都有亭橋相連接,當時有在三觀之間走動「出門不見天,下雨不濕鞋」的說法,可見當時瓊台三觀的建築是多麼的宏大。

歷史上瓊台三觀的建築物都利用了地形的特徵,採用了中軸線對稱布局,如今三觀的大部分建築已經被毀。上觀,除了石雕玄武像和明代雕塑,就只剩下遺址;而中觀,還保存了石殿、正殿、配房等建築;下觀存有正殿和配殿等建築。

如今這裡能夠參觀的只有中觀,這裡有修繕一新的祖師殿,供奉著祖師爺。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在中觀還可以遠眺到金頂的建築,非常壯觀。

瓊台三觀雖然只剩下遺址和部分建築,但周圍群山環抱,有成片的松樹和竹林,也是觀景的好地方。周邊有瓊台賓館可以住宿,住在這裡方便早晨登頂看日出。從這裡步行到金頂約5公里,耗時約2小時。

索道站建的古色古香的

這要是步行上來肯定累的夠嗆

從瓊台乘坐覽車很快到達太和宮,我們沒有先瀏覽太和宮,而是先登頂直奔金殿。據說到武當山不去金殿等於沒來武當山,所以雖然金殿另外收費,但還是值得一去。

金殿

金殿,位於武當山的最高峰——天柱峰的絕頂上,由明成祖朱棣親自下令敕建,這座皇家建築採用了當時中國建築最高等級規制——重檐廡殿頂,與北京紫禁城內的太和殿是同一級別。金殿是武當山的象徵,也是武當道教在明代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標誌。

金殿高約5米,整體為銅鑄,外飾鎏金,結構殿身的立柱、梁枋以及門檻等結構齊全,殿頂翼角飛舉,上飾龍鳳、海馬、仙人等吉祥之物生。各鑄件之間嚴絲合縫,渾然天成。據記載:金殿由20萬斤銅和300公斤黃金在北京鑄造而成,然後再送往武當山拼裝。

金殿內供奉著「真武祖師大帝」的鎦金銅像,重達十噸。後面是父母殿,供奉著真武大帝的父母。在金殿的前面還有金鐘、玉磬兩座保存完好的銅鑄亭子,兩側有朝山進香的信士抽籤、蓋神印的簽房和印房。

金殿最為奇特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是良導體,每逢電閃雷鳴的時候,光球在金殿四周滾動,但雷電卻擊不到金殿,這一奇觀被稱為「雷火煉殿」。

在金殿前,極目遠望,武當山的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四周眾峰拱擁,八方朝拜的景觀渲染著神權的威嚴和皇權的至高無上。

特別提示

徒步上金殿,有明、清代兩條路,在岔口會有指示牌提示。明代路1.4公里,較短,但路比較險峻;清代路1.8公里,較長,但路比較平緩。

總感覺象個大鵬展翅

霧蒙蒙的一片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教祖師

獨特的建築

索道站在底下

其實仔細品一品,景色還是不錯的。

金殿由20萬斤銅和300公斤黃金在北京鑄造而成,然後再送往武當山拼裝,在沒有機械設備的古代真是個大工程。

我們這次從金殿下山走的就是明道,路途是險了點兒,但是景色應該比清道要好吧,當然清道沒走過。

太和宮

與金殿一牆之隔的太和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位於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的頂端,是武當山的最高勝境。這裡也是去金殿的必經之路,到了太和宮,才算是真正意義上來過了武當山。太和宮及周邊建築群被稱為武當山的金頂景區。

太和宮的整體建築依居山中的天險、隨山就勢,利用了山形的自然起伏,紅牆綠瓦,肅穆莊嚴,有著神權至高無上的威嚴。太和宮歷史上規模龐大,但現僅存正殿、朝拜殿、鐘鼓樓、銅殿、轉運殿等。在太和宮的正殿朝聖殿(即太和殿)內,保存有真武大帝的銅像,周邊是道教四大元帥、水火二將、金童玉女等塑像,在殿門的兩側,各有碑一座,都是明代的遺物。

在太和宮中朝拜殿前,還有鐘鼓樓,其中在鐘樓內懸掛著明代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所鑄造的銅鐘一口,在殿前的一塊岩石上,還保留有李宗仁的題詞碑刻。在岩石頂部還有一座高約3米的小銅殿,鑄造於元代,距今也有七百年歷史了。

太和宮附近的皇經堂,又名誦經堂,是道人們誦經習課的場所。每日清晨和黃昏時誦頌經文,是武當山出家道人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課,稱為「早壇」和「晚壇」功課,被視為升仙者的階梯。每次誦唱時間約一個小時,目的是虔誠其心,以做到一心向道。

在太和宮的轉運殿遊覽,你會發現殿內供奉的龕與牆壁之間僅容一人側身通過,走入其中,不僅空間狹小,而且一片漆黑。據說走到這裡的時候只能向前,不可倒退,否則將帶來霉運,走過去就時來運轉。

萬聖閣

太和宮

皇經堂

太和宮出來下行依次經過朝聖門、三天門、二天門、會仙橋、一天門,到達朝天宮,如果是上山可能感覺會順一點兒,當然可能會更累。

朝聖門

迎客松嗎

二天門

又長又陡的下山神道,看著就腿軟,我就是在這樣的坡上摔了兩次,因為下著小雪路滑,險此把走我前面的兄弟踹下去。

一口氣走下去是不容易的 ,主要是膝蓋受不了,下這樣的台階最遭罪的就是膝蓋。

一路艱辛,忍受著膝蓋的疼痛,終於到達朝天宮。

朝天宮

朝天宮建於武當神道上,上拱天柱峰,下瞰南岩宮。相傳,朝天宮被視為「天界」,是天庭與人間的分界線。古時朝武當的信士到此,就相當於進入了天宮的大門,因此,他們都要在這兒先禮拜後,再繼續登金頂。

朝天宮主殿內供奉玉皇、真武等神像。現在,宮內設有「歷代皇帝與武當山」的專題展覽,薈萃了歷代皇帝為武當山所下的聖旨、題字等文物。此外,朝天宮還有供奉真武神系中其它神仙的東配殿和西配殿的殿堂,以及朝天宮主要神靈區廟堂的朝天宮道院等。

宮後峭壁高聳。雨時,瀑布飛瀉,勢若天河開閘;冬季,冰瀑高懸,如掛白絹,極為壯觀。

朝天宮正對大門的正殿,懸掛「靈應昭然」匾額

東殿懸掛「光耀乾坤」匾額

西殿則懸掛「靈應三界」匾額

從朝天宮出來繼續下山,會經過一個黃龍洞,我們都沒興趣就沒進,旅行要善於做減法。

黃龍洞

黃龍洞實際上是一個天然的岩屋,經歷代修建,這裡有了黃龍殿、真武閣、藥王殿、神泉亭等建築。洞內空氣干而不燥,潤而不濕,四季清幽涼爽,是歷代修鍊之士嚮往之地,認為能進入黃龍洞,就是「三生有緣」。

黃龍洞里有一泓泉水,四季不竭。傳說有一條黃龍在此得道升天,黃龍為謝此地的養育之恩,留下一顆仙丹。仙丹使這裡的水清洌甘甜,能治癒百病。

黃龍洞中最大的特色是「洞中有洞」,在洞中有泉水四季常流,清冽甘甜。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到武當山採藥時曾在此居住,他還在黃龍洞中修改《本草綱目》,並將武當山名貴藥草800多種載入書中。

黃龍洞是和武當醫藥聯繫在一起的。武當山歷來有「十道九醫」之說,這和他們長期探尋長生之術有關。在黃龍洞下方的神道上,有一木結構亭子,一路攀登上來,人們一般都要在此地休息。在此歇息的人只要一抬頭,就會看到亭子上方的四塊匾額。其中兩塊上書「天下馳名」四個大字,而另兩塊則寫著黃龍洞的葯如何服用、治什麼病等等。有專家認為,這是一塊明代的草藥廣告牌。

繼續下山就到了榔梅祠。

榔梅祠

榔梅祠,全稱「榔梅仙翁祠」,在南岩對面。明永樂十年敕建,是當年全山十六座祠廟中最大的一處。現存磚石結構正殿和配殿、廂房、山門、宮牆等。

相傳,靜樂國太子修鍊時曾灰心下山,經紫元君點化後,返山復修。經過此處,折梅枝寄予榔樹,仰天誓曰:「予若道成,花開結果。」後果如其言。榔梅果被稱為榔梅仙果,為武當山稀有植物,明時曾被列為貢果。後榔梅樹絕跡,成為千古之謎。

現在,榔梅祠殿內供奉著武當拳的創始人真武、玉皇大帝、文武靈官等神像。

榔梅仙祠

掛著「道法自然」匾額的殿堂 。

現在都想不起來當初南岩宮去沒去,反正手頭一張照片都沒有,看看介紹吧。

南岩宮

南岩宮始建於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明代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整個南岩宮鑲嵌於懸崖峭壁上,依山而建,就險峻程度和著名的恆山的懸空寺可以相提並論。乘坐景區內的觀光車,從紫霄宮到終點站烏鴉嶺後,再步行經過南天門,就可以到達南岩宮。南岩宮周邊樹木蒼翠,現存主要建築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大殿、兩儀殿、南天門等,還有飛升崖、龍頭香等武當山著名景點。傳說中,這裡也是真武大帝得道飛升的地方。

當你從陡峭曲折的古道經過南天門,來到南岩宮大殿(玄帝殿)時,會覺眼前豁然開朗,腳下是深不可測的黑虎澗,向前方望去,武當山的主峰——天柱峰在眾山環擁中,滿目青山,雲霧繚繞,會產生飄飄欲仙的感覺。

南岩宮內的天乙真慶宮,始建於元代,是一座「石殿」,建築中所有的構件,如:樑柱、門窗、匾額等,都是由青石雕鑿成,然後榫卯拼裝而成,是中國的大型石雕藝術珍品。天乙真慶宮建於懸崖之上,工程之大,難度之高,超乎想像。

借用網上照片一張,看到這張照片感覺好象去過,實在不能確定。

龍頭香

在天乙真慶宮的右側是兩儀殿,殿外崖前有一個雕龍石柱,橫出欄外2.9米,寬僅30多厘米,上面雕著盤龍,傳說是玄武大帝的御騎,玄武大帝經常騎著它到處巡視。龍頭上放著一個小香爐,這就是著名的「龍頭香」。這裡三面都是萬丈深淵,古時很多善男信女們為表示虔誠,每次來武當山都要燒「龍頭香」,不少人因不慎,摔下萬丈懸崖絕壁而粉身碎骨。清康熙年間,川湖部院總督下令禁燒龍頭香,並設欄門加鎖,立碑 告誡。碑文說,神是仁慈的,心誠則靈,不一定非要登到懸崖絕壁上燒香才算是對神的崇敬;所以不要復蹈前轍,毀掉寶貴的生命。如今為了安全,已經不允許遊客親身去冒死敬香了。 如今人們在此依欄俯視,仍倍感奇險。

這張同樣來自網路 ,敢爬上去的絕對不是一般的有膽。

飛升岩

南岩宮附近的飛升崖(岩)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這裡三面是絕壁,一條小路可以到達峰頂,在這裡眺望遠方,山中美景盡收眼底。傳說中,真武大帝年輕時就在這裡修鍊幾十年後飛升成仙。在飛升崖上有一塊伸出岩壁的巨石,叫「試心石」,相傳真武就是從這塊巨石上跳下而升天的。巨石下臨萬丈深淵,十分危險,如果你來這裡遊玩,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去涉足這塊巨石。

南岩宮附近的烏鴉嶺,是山上住宿比較集中的地方,很多遊客會選擇在這裡住宿。

借用網路上照片

南天門

南天門是武當山古建築巧妙運用空間環境的傑作之一。它是單檐歇山頂式建築,飾以紅牆綠瓦,建於明永樂十一年,是進入南岩宮的必經之路,同時連接著祈雨台、泰常觀和雷神洞等廟宇。

傳說中南天門是進入天宮的第一重大門,所以人們一提到南天門,馬上就能聯想到天宮仙境。武當山南天門利用地形巧妙布局,雖說小巧別緻,但充分體現了皇家建築的規格。緊連山門的是巨大的御碑亭,御碑亭是武當山明代建築特有的,象徵宮殿等級的標誌。亭中巨龜馱負御碑,不僅有長久保存之意,而且展示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只有巨龜才有資格向天下傳達重要命令的做法。

借用網路照片 ,沒找到照片。

在烏鴉嶺遊客中心乘觀光車直奔紫霄宮,這裡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也是我們此行的重頭戲。路邊的石碑上刻著「紫霄福地」四個大字。

紫霄宮

始建於宋代的紫霄宮,坐落在武當山展旗峰下,這裡群峰環繞,松柏幽深,歷來被視為「紫霄福地」。宋代紫霄宮在「金兵南下」時被毀,明朝永年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重建武當山,紫霄宮是重點修建宮殿之一,這裡也是明帝國皇室的家廟,是「國家祈福之地」。

紫霄宮主要建築有龍虎殿、紫霄殿和父母殿等,其中紫霄殿是紫霄宮的大殿(主殿),也是武當山唯一倖存下來的重檐歇山式木結構殿宇,它建在三層崇台之上,更顯的宏偉壯觀,當年這裡只供皇帝朝拜。

紫霄殿內,頂部有藻井,與故宮太和殿類似。殿中除了供奉玉皇大帝外,還有真武大帝老年、中年、青年時期的塑像和文武坐像,兩旁站立著金童玉女、君將等,神態各異,都是明代的藝術珍品。在大殿的左邊,還能看到一根數丈長的杉木,因為在一端輕輕扣擊,另一端可聽到清脆的響聲,所以稱為「響靈杉」,相傳這也是明代的遺物。

在這裡遊玩,你還可以多注意下自銷大殿的屋脊。屋脊中間有一個「寶瓶」,因為寶瓶沉重高大,由四根鐵索牽制,鐵索的另一頭系在四個小鐵人手中。因為所在的位置,比殿里供奉的主神還高,所以也叫他們「神上神」。

在紫霄宮附近的玉虛岩,是武當山規模最大的也是最險的岩廟。位於刀劈一般的萬仞絕壁之上的岩洞中。進入岩洞,隨處可見當年廟房的遺址、摩崖石刻和泥塑彩繪的神像。

皇家的氣勢

紅牆碧瓦

宋代創建

紫霄宮也是武當山道教協會所在地

風雪武當問道,這張很有感覺,這時候已經沒有勁再爬了,主要是膝蓋受不了,但是沒辦法,上吧!

紫霄殿

雪中登山,別有滋味

紫霄殿

雲外清都

文革時期的標語還留有痕迹

父母殿

結束紫霄宮瀏覽,準備乘車前往下一站。

下一站的逍遙谷我們沒停。

逍遙谷

逍遙谷俗稱獼猴谷,是武當山各大景區中唯一一個自然景觀。谷中動物種類繁多,時常出沒叢林,出現了「金猴跳澗」、「獼猴獻桃」等奇景,是武當山「動八景」中最有代表性的景點。這裡也是成龍的電影《功夫夢》的外景拍攝地。

逍遙谷每天10:30和15:30會上演精彩的武術表演。練武場對面即是龍泉觀,由古老的劍河橋連接在一起,這是武當山古神道上的重要通道。

在這裡,遊客若帶有事物,猴子們會毫不客氣的接過食物,然後有禮貌的拱手致謝;若沒帶吃的,有些頑皮的猴子還像小孩子似的攔住「索要」呢。遊客在喂猴時,還可與猴拉手拍照,真是「人猴同樂,樂在其中」。

特別提示

逍遙谷看錶演前兩排需另付費,第一排110元,第二排90元,第三、四排免費。表演時間為20分鐘,遊客可視個人需要決定是否買票觀看。

太子坡可以說是此行的最後一個景點了,又是長長的陡坡。

太子坡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位於武當山獅子峰60度的陡坡上,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年間三度重修,現基本保持了當年的規模,是武當建築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傳說中凈樂國太子(真武大帝成仙前的身份)15歲時入山修道之初,就住在這山坡上。

太子坡(復真觀)建築群包括復真橋、九曲黃河牆、龍虎殿、祖師殿、太子殿、五雲樓等主要建築。乘坐景區大巴到達太子坡的停車場後,迎面就是「復真橋」,過橋後的山門門楣上,磚雕的匾額刻著「太子坡」三個大字,這是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駙馬都尉沐昕親筆題寫的。

走進山門,就是著名的武當山「九曲黃河牆」。在古道上,依山勢起伏,建有七十多米長的紅色夾牆,迴轉起伏,曲曲彎彎,猶如波浪起伏,彎曲高大的紅牆,配上綠色琉璃瓦頂,無論從什麼角度欣賞,都美感十足,體現出皇家建築的氣派和豪華。這裡也是山中攝影迷們駐足流連的地方。

在祖師殿(復真觀大殿)中,你能欣賞到供奉的真武神像和侍從金童玉女。這一組巨大的塑像是武當山全山最大的彩繪木雕像,約有600年的歷史。而在太子坡(復真觀)建築群的最高處,是明代建造的太子殿。殿內有真武大帝少年(太子時代)讀書的壁畫、石案、筆墨、古籍等,所營造的刻苦讀書的氛圍,讓人聯想到當年太子生活學習的艱辛。殿內還供奉有銅鑄太子讀書像,這裡也是武當山唯一求學祈福之地,每年都有考生或父母來這裡敬香祈福。

如果你是古建迷,那麼你在太子坡一定不能錯過五雲樓。太子坡的五雲樓,也叫五層樓,高約15米,是現存武當山最高的木構建築。五雲樓採用了傳統的營造工藝,牆體、隔間、門窗都是木質結構。五雲樓最值得看的是頂層的「一柱十二梁」:在一根主體立柱上,有十二根梁枋穿鑿在上,這種構架,是古代木結構建築的傑作。

在太子坡遊玩,你還能看到紅軍時期遺留下來的痕迹,如在觀內照壁上寫的「實行土地革命」、「紅軍是工農貧民的軍隊」等革命標語。

九曲黃河牆

九曲黃河牆

福祿壽

龍虎殿,「復真觀」匾額

復真觀大殿 ——祖師殿

匾額「雲岩初步」

下了山後,顧不上沉重的腳步,我們馬不停蹄地往下一個目的地趕,下午15:10從武當山出發前往木魚鎮,一半高速一半山路,一路上演著頭文字D,經十回首(十道彎)行程218km,於19:10到達木魚鎮途家斯維登度假公寓,用時4小時整,山路開起來確實過癮,還不覺得累。晚上我們一行人在賓館旁邊的木魚味道好好的犒勞了一下,緩解這趟爬山帶來的酸痛。考慮到隊伍中有兩個人不是太年輕了,所以我們很自覺的選擇了索道上山,一來節省時間,更重要的是節省了體力,如果選擇步行上下山,估計早就都累趴下了,第二天能不能繼續前行就難說了,所以說知難而退也算是顧全大局。

明天我們的節目是神農架探秘,會碰上野人嗎?資料我正在整理,繼續關注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凡丁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相親約會除了吃飯看電影,還能幹點啥?

TAG:AI凡丁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