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心光明 亦復何言——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此心光明 亦復何言——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轉眼間已是人間四月天。

天氣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四月本應該是屬於林徽因的,但是這個四月有些特別。第一次,聽書聽到入迷的狀態,是聽《五百年來王陽明》,聽到連看書的時間也佔用了去。

正在想要如何交代這一周讀書任務的時候,忽然想起書櫃里放著一本擱置了許久的《傳習錄》,趕快翻出來,很薄的一本小冊子,打開來看,才發現能看進去了。最起碼,知道了徐愛、陸澄、薛侃是他的三個弟子。再看裡面的內容,好像也能試著理解幾分。

《傳習錄》放在家裡的書櫃半年了吧。第一次翻開看,說實話有種看不進去的感覺,然後擱置到書櫃里,打算珍藏。這一次,聽《五百年來王陽明》,好像有了一些基礎,重新翻開,覺得和這本書的緣分似乎是到了。

這種經典的書籍,沒有辦法快讀,沒有辦法像之前的那幾本書讀完就可以「束之高閣」,它需要慢慢咀嚼,慢慢消化,就像一劑中藥,身體和思想都需要去慢慢地吸收。讀《論語》,孔子的一句話也能琢磨上半天。讀《傳習錄》,單書名就能想上一陣,「致良知」三個字能琢磨好幾日也仍然感覺摸不到筋骨,還僅在表層徘徊。這就是讀書要讀經典的原因。不過,無論如何,這也算是今年讀書的一大進步吧。

三年前初接觸國學,第一次知道《傳習錄》這本書。那個時候,剛剛把頭探進國學的大門,驚覺裡面浩瀚如海,深不可測,有我這一生也學之不盡的知識。在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面前,我汗顏、愧疚,深深地覺得自己無知、膚淺,甚至遠不如一個古代私塾里的蒙童。於是開始像補課的小學生一樣重新從《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讀起,到《詩經》、《論語》、《大學》、《中庸》、《禮記》、《道德經》、《南華經》……

王陽明作為一代大儒,想要把《傳習錄》讀進去,是必須有一些儒家經典文化基礎的,最起碼你要讀過《大學》和《中庸》,最起碼對儒家思想要有一定的概念。

我對傳統文化的喜愛是一種天生的親近。對王陽明的那種感覺,也是如此。它總是有某種吸引我並且觸動到我內心的東西,讓我看到指向內心光明的一點點星光。

所以,2018年我的第五本好書想試著和大家分享王陽明的《傳習錄》。深知自己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有理解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留言,我們共同探討。我的主要目的也是拋磚引玉,希望借王陽明對我的啟發來讓大家走近這位傳奇人物,也希望可以借這篇文章喚醒大家對經典國學的一絲久違的溫情。

《傳習錄》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國學大師錢穆說過:「王陽明的《傳習錄》是中國人所必讀的書之一。」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篇。按照一般的翻譯「傳不習乎」的意思是師長教授的道理有沒有去複習呢?僅僅如此嗎?當我認真去品味這個書名時,越品越有味道,覺得真是妙極了。

用《傳習錄》作為書名,是王陽明和他的弟子們一方面希望他的思想和學說可以讓大家學習流傳下去,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他又和孔子的《論語》相呼應,表明了對儒家思想的繼承。但這種繼承更多的意義在於是進行批判、懷疑後的繼承,最終他創立了自己的思想:陽明心學。第三點是從中可以看出王陽明對曾子的喜愛。他在《傳習錄》中曾經和學生徐愛探討時說:「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於心,安可狃於舊聞,不求是當?」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的弟子,但是子夏就百分之百相信聖人所說的話,曾子則不同。他選擇相信自己,所以他日省三身。所以王陽明說,相信聖人固然不錯,但遠不如自己反省探求來得深入。王陽明是反求諸己的實踐者和傳承者。

《傳習錄》這本書和《論語》的形式很像。《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他和他弟子的言行。而《傳習錄》是由王陽明弟子們記錄的先生平時上課的講義,另有一些陽明先生與學生、友人之間的來往信件。這本小冊子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是王陽明講學的語錄,分為三個部分:《徐愛錄》,《陸澄錄》、《薛侃錄》。這三個人是他的三個學生,以學生提問,他回答的形式記錄下來的。中卷主要是王陽明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答顧東橋書》、《答周道通書》、《答陸原靜書》、《答德洪跋》、《答歐陽崇一》、《答羅整庵少宰書》、《答聶文蔚》,還有一篇南大吉錄,是社會教條。下卷共有6篇講學語錄:《陳九川錄》、《黃直錄》、《黃修易錄》、《黃省曾錄》、《錢德洪錄》、《黃以方錄》,還有一篇《錢德洪跋》。

就像了解儒家思想,了解孔子必須要讀《論語》一樣,想要了解王陽明的心學,就必須要讀這本《傳習錄》。

我的體驗是,讀起來確實不難。

王陽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對《傳習錄》這本書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之後,我們來看這本書的主人公:王陽明。

余秋雨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三國時代曹操、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綜合創建上畢竟未能俯視歷史;身為文化大師而又善於領兵打仗的有誰呢?宋代的辛棄疾算得上一個,但總還不能說他是傑出的軍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 」

讀過王陽明的人或者說讀懂王陽明的人,會說王陽明是奇蹟,是傳奇。可是,對於沒讀過的人,不了解他的人來說,就會問一個問題:王陽明到底有什麼傳奇的地方?

公元1472年,王陽明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和他同時代的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叫唐寅,就是《唐伯虎點秋香》里的唐伯虎。也許是受電影的影響,也許是後人更願意茶餘飯後討論風流才子的往事,人們對唐伯虎的了解遠大於王陽明。

所謂「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如果從歷史地位來看,王陽明是划過長夜的耀眼彗星,那唐伯虎頂多是黑夜草叢中的螢火蟲。

這兩個人在公元1499年同時參加了會試考試。王陽明進了殿試賜二甲進士第七,唐伯虎在那一場會試中被牽連進「泄題案」,深陷科場大獄,後來被削除仕籍,終身不得再參加考試為官,發充縣衙小吏。兩個人都是天才式的人物,王陽明看似順暢,後來卻被太監劉瑾陷害,發配到貴州龍場做了驛丞。

同樣遭遇人生的大起大落,兩個人的選擇卻截然不同,以至於最後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條人生之路。唐伯虎因為一顆驕傲的心,築「桃花塢」,從此玩世不恭,遊戲人生,賣畫為生,晚年窮困潦倒。而王陽明到了貴州以後,憑著一顆強勁的心,在龍場悟道,從此淬火成鋼,最終成為一代聖人。

由此可見,心靈的力量對一個人人生的影響有多大。內心有多強,人生就會有多堅挺。

人們習慣稱王陽明,其實他本名叫王守仁,陽明是他的別號。王陽明的父親叫王華,曾經中過狀元。王華一生正直,可以說是王陽明心中的一座高山,被王陽明景仰一生。王陽明13歲讀私塾的時候就和老師討論什麼是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小小年紀就已經露出不同凡響的志向:「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才是天下最要緊的事。」

父親王華教訓他,孔子是何等聖人,你不要白日做夢了。王陽明卻說:「孔子是人,我也是人,為何孔子能做聖人,而我不能?」父親被問的啞口無言。王陽明也曾在年少時迷茫過,尋找人生的方向,遊歷四方,可是最終還是被父親的話點醒:只有做了官,才有平台給你施展。

王陽明思想的第一個質變的點是在遇到了婁諒。婁諒師承程朱理學,和他講述「格物致知」。於是他遍讀朱熹的著作,用七天七夜來「格竹致知」,最後病倒,沒有格出任何東西,從此他再也不信「格物致知」。

我想,知行合一的思想其實從這一刻就已經孕育出來了。他不是全盤接受,而是要去親身實踐,實踐完再決定。這種學習的態度其實又何嘗不是我們如今學習國學經典的一種應該持有的態度呢?

王陽明20歲時步入仕途,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他病逝於江西南安府,謚號文成,後又追封為新建侯。

龍場悟道,平定叛亂,立院講學,王陽明這一生也是在起起伏伏中才最終成就了自己。他確實也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最終成為了一代聖人,能夠和孔孟並稱,在「孔、孟、朱、王」四大人物中佔有一席之地。

中國歷史上還有一種說法,縱觀上下五千年,中國所出現的聖人(又叫完人)也才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備受大家推崇的曾國藩也才算半個完人,而王陽明是另一個和孔子並肩的完人。可想而知,我們對王陽明的了解太少。

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這三不朽也是對於聖人的一個評判標準。北宋理學大儒張載有過這樣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的這番話點出了中國讀書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聖人。

成為聖人,是王陽明的追求,而他用一生去實現了自己畢生的追求。

從立功來說,王陽明多次替朝廷平復叛亂,從無敗績,是明代傑出的軍事家;

從立德來說,他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創辦學堂,桃李滿天下;

從立言來說,他創立了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心學,成為一代大儒。他的確可以稱為「三不朽」的完人。

關於王陽明的人生經歷,有很多書大家可以去看,比如《王陽明大傳》,也有很多人講過王陽明,讓我聽的入迷的就是酈波教授在《百家講壇》講的《五百年來王陽明》,很精彩,推薦給大家。

了解了王陽明的故事以後,我就心生感嘆:任何一個偉大的人,他的成功也必定是一步一步在黑暗和挫折中摸索前行,然後靠著自己的堅持走出來的。

《傳習錄》讓我學到了什麼

這樣一位奇蹟人物的故事也好,還是讀他的《傳習錄》也好,到底是什麼觸動了我,讓我覺得學有所獲呢?我梳理了一下他的思想,覺得收穫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心即是理」:學會與自己握手言和

聽王陽明的故事,讀《傳習錄》,想起了三毛作詞的一首歌《夢田》:

每個人心裡一畝田

每個人心裡一個夢

一顆呀一顆種子

是我心裡的一畝田

用它來種什麼 用它來種什麼

種桃種李種春風

開盡梨花春又來

那是我心裡一畝田

那是我心裡一個不醒的夢

王陽明的學說,不說天,不說地,不說世間紅塵,只說我們每一個人心裡的這畝田。

季羨林在《做人與處世》中提到:「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我們常常說,一個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就是季老說的第一種關係,你如何與大自然相處,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人生觀則是第二種關係,你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如何與人打交道。這兩種關係其實好處理,真正難處理的是第三種關係,就是你的價值觀。你如何處理自己與自己內心的關係,你如何能夠與自己握手言和。

很多人終其一生,走不出的是自己心中的那道坎,讓他不幸福的根源其實是自己的「心魔」。

而王陽明的心學主要講什麼?就是教你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看清自己的那顆心,如何向內去尋找力量。

你的心是一塊田,你用它來種仇恨,收穫的就是仇恨,你用它來種桃、種李、種春風,收穫的也必將是桃李和春風。

所以,他在《傳習錄》中提到「心即是理"。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就是理,難道天下還有什麼事物和道理是在人心之外的嗎?

「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心就是理,當人心還沒有被個人私慾所蒙蔽,就不需要從外面添加一絲一毫,人的內心就是天理。憑著這種合乎天理的心,用心侍奉父親便是孝,用心輔佐君王便是忠,用心交友、治民便是信和仁,只需要用功去除心中的私慾、存養天理就行了。

我們常常說,要用心去看,去聽,去做,結果重點放在了看什麼,聽什麼,做什麼,其實錯了。真正的重點是在「用心」二字。比如孝敬父母這件事,孔子在《論語》中說到了「敬」,說到「色難」,王陽明以下就點到了那個真正的關鍵點上:說什麼,做什麼,最後到底怎樣才算孝順父母,其實是講求的你那份心,那份孝心是不是從人那顆虔誠孝敬的心發出來的,這是關鍵,你沒有任何的私心、雜念摻在其中。

理在哪裡?朱子說在物上,王陽明說在心中。

也許我們也做過格竹子的事情,無數次想要從外面抓住一些什麼,可是最終發現,一切的一切還得回到自己內心去尋找。過去的、此刻的、以後的,你都會在自己的心裡找到答案。

《傳習錄》中,王陽明在《顧東橋書》中說:「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達之處。此告子「義外」之說,孟子所以謂之不知義也。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 ,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在心外尋求萬物之理,實際上是告子的「義外」觀點,會有偏頗不通的地方,孟子也因此批判告子不懂義。心,唯有一個,就它對所有人的惻隱而言就是「仁」,就它合理而言就是「義」,就它的條理清晰而言就是「理」。不能在心外求仁,也不能在心外求義,難道就獨獨可以在心外求理嗎?在心外求理,是把知行當作兩件事了。在我們的心裡尋求理,這才是聖學知行合一的教誨,你還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呢?

在王陽明看來,從心裡求,求仁得仁,求義得義,求理得理。所以,我們最要緊的事情真的不是學會和這個世界如何相處,和周圍的人如何相處,最要緊的是你要學會與自己內心的那個光的小孩相處,給它陽光,給它雨露,給它滋養,它回饋你無窮的力量,讓你去無所畏懼地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只有懂得了如何面對自己的脆弱,與自己握手言和,我們才有望將過去拋在腦後,過好活好現在的這一刻。

我想,這才是真正地愛自己吧。

2、「致良知」:守護住內心的光明。

如果說,「心即是理」是王陽明心學的基礎,那麼「致良知」便是王陽明的心學主旨。

按照我們平常的思維理解,「良知」就是一個人的良心。其實,王陽明所指的「致良知」意義要更豐富,並不是這麼簡單。王陽明認為,良知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先天存在的理性自覺,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中,比如孝順的心,就是與身俱來。「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鍊上,去除私心雜念,去除不良的人為經驗意識,回歸到人的天理、本性之中,也就是應該「去人慾、存天理」。

再說的簡單明了些,「致良知」就是「去私慾」。

王陽明還有一句很經典的語錄,叫:「破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所以,由此看來,致良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致良知,需要我們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內心,走的快了就停下來,時常給自己獨處的時間,不忘記自己內心最初的堅守,只有這樣才能守護住我們內心的光明。

《傳習錄》中在《薛侃錄》這一篇中,記錄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學者患了眼病,憂慮難當,王陽明說:「爾乃貴目賤心。」意思就是你這是珍視眼睛,輕視本心。眼睛的疾病和內心的光明相比,在王陽明看來無論受到什麼樣的病痛、折磨,都要保持內心的光明。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可是真正能認識到自己那顆心有多珍貴的人並不多。但是,這樣一顆看似普通的心,在王陽明這裡得到了最大的珍視。

在《傳習錄》的下卷《錢德洪錄》中有一篇里,錢德洪和王汝中討論了王陽明教誨的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可以說是王陽明一生所堅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他的方法論。

從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話,這四句話很好理解。如果再形象做一個比喻,可能會更好理解。

你有一把菜刀:無善無噁心之體;

這把菜刀既可以用來切菜,也可以用來砍人,全由你的意念操控: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道菜刀用來切菜是善,用來砍人是惡,這種判斷來自於我們內心的良知:知善知惡是良知;

你把菜刀用來切菜而不砍人:為善去惡是格物。

讓自己保持內心的「巋然不動」,如何守護自己內心的良知,讓內心的光明之光照耀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這是王陽明的「致良知」。

《傳習錄》中在《黃以方錄》這一篇中,有一個這樣的對話:

一友自嘆:「私意萌時,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先生曰:「你萌時,這一知便是你的命根,當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私慾萌發的時候,你能感覺到,就是你立命的功夫,而當下就能立刻把私慾消磨掉,這就是致良知的功夫。

七情六慾是人之本能,致良知是讓我們去惡從善,是讓我們保持初心不變,讓我們珍視自己那顆心不被污染。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守護住內心的光明,也是讓自己一生都能活在坦蕩之中。

所以,人生時時刻刻不是在修行,不是在「致良知」。

3、「知行合一」:人須在事上磨練。

以前說「知行合一」,我的理解是理論和實踐要結合。比如學習,學習的東西要用於指導實踐,要在生活中去能夠用到。但是,細讀王陽明,其實會發現他的「知行合一」並不是簡單的這個意思。

在《傳習錄》中,王陽明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能分開當作兩碼事。」

在王陽明看來,你認為你知道了,其實你並不知道,當你真正知道的時候,行動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這是他說的「知行合一」。

我想,如果說「致良知」是要我們發現內心,守護內心的光明,那麼「知行合一」就是告訴我們歷事才能練心,在事上磨練,內心才會擁有強大力量,個人才能真正成長。

《傳習錄》中在《陸澄錄》中,記錄了王陽明和學生陸澄錄的這樣一段對話:

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臨時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陸澄問:「靜來無事的時候也感覺自己的想法很清晰,可是遇到具體的事情就不能再依據自己的思路去做,為什麼?」

先生說:「這是你只懂得靜心修養,卻不下功夫來克制自己的原因。這樣的話,遇到具體的事情就會覺得思路不穩。人必須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磨礪自己,才能穩,才能『靜亦定,動亦定』。」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無事的時候能保持內心平靜,一旦遇到問題就內心慌亂。王陽明一生打仗從無敗績,為什麼?就是因為無論何時,他都能保持內心的定力,不被外界的事情所干擾,就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做到「心靜」。

在「知行合一」上,王陽明其實最推崇的就是中庸之道。

《傳習錄》中記錄了一件小事,王陽明的弟子陸澄在南京鴻臚寺的衙門裡居住的時候,突然接到兒子病危的家信,頓感憂慮,無法忍受。王陽明看到了,對他說:「這才正是你修身養性的好時機。如果此時不用功,平日里無事時講求學問有什麼用呢?這時候人就應該磨練自己。」如何磨練呢?就要做到「中正平和」。父親關愛兒子,是符合天理的最深切的情感,但是天理也要有中正的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成了私慾。大多數人在這時依照天理應當心有憂傷,於是一味悲傷痛苦,而不知自己已是「有所憂患不得其正」。

天理本身便有限度,凡事不能過分。什麼是中庸之道?我想,從這裡也可以理解了幾分,中庸之道絕不是碌碌無為,絕不是淡泊心性,而是把事情做到合乎天理的剛剛好,也就是恰如其分的合適,不偏執。一個人,不管有沒有東西,不管有多少,都不偏執,我想,這是修身養性的一個至高境界。而事實上一個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能夠做到恰如其分剛剛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就連孔子也說自己一生中難得幾次做到中庸。

讀完《傳習錄》,發現很多道理、學說是相通的。我想起了之前看的並且給大家分享過的那本書叫《正念的奇蹟》,那是屬於禪宗方面的一本書。其實,正念的奇蹟就是「知行合一」的奇蹟。知行合一就是告訴我們要做到「正念」。這種正念的奇蹟不是說你坐在這裡安安靜靜時的正念,而是你行走在大地上的時候,是否還能做到正念,這才是真正的奇蹟。知行合一亦是如此,你的腳步走在大地上,你的心是否和腳步在一起,只有真正合一了,那才是真正的在用心走路。

《傳習錄》雖是儒家思想經典,但又有道家、佛家的影子。它不僅是一本國學經典,更是一本哲學書籍,還是一本心理學書籍。

公元1592年1曰9日上午8時,在江西大余青龍埔的一艘船上,一位行將離世的老人,緩緩睜開眼睛,說:「吾去矣!」學生問老師,有何遺言。老人微微一笑:「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一代聖人,用這樣八個字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此心光明,此心亦坦蕩,此心亦珍重。

我想,這是王陽明讓我看到的星光,這星光會照耀著我一生,無畏前行。——2018年4月記

王陽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所有恐懼,源於未知——《第五人格》
鄉居 山中有才人

TAG:全球大搜羅 |